近日,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引起多方关注。其中,网友在微博上反映,福建某县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告》,错将“鲅鱼圈”写成了“鱿鱼圈”。
据澎湃新闻,上述落款为“XX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通告原本写道,“截至5月14日17时,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陈屯镇杨店村,鱿鱼圈区熊岳镇宜城社区、和平社区等9地疫情风险等级定为中风险地区。”5月17日,相关错误已经修正。
鲅鱼圈区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中部、辽东湾东岸,是营口市的四个区之一,距离营口市市区南52公里。鲅鱼圈这个特色地名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鲅鱼圈地区一直归盖县(今盖州市)管辖。1984年1月,为建设鲅鱼圈港,经国务院批准,鲅鱼圈从盖县成建制划出,设立了营口市鲅鱼圈区。
《辽宁日报》早前报道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个黑龙江人给刚到鲅鱼圈做生意的家人写信,他只是大致听说“鲅鱼圈”,却不知道是哪三个字,于是根据读音展开联想,猜测是国家建设的某个农垦区的名字,便写成“八一”,把圈字画个“○”,于是信封上出现了“营口市八一○区”字样,幸亏营口市的邮递员解读能力强,将信顺利送到。倒是收信人对“八一○”百思不解,直到跟朋友通了电话才明白个中原委。
报道称,更多的外地人把鲅鱼误写成“鱿鱼”。营口开发区报社的一名记者收到一个邮包,细看之下放声大笑,原来邮件地址被写成了“鱿鱼圈”。还有根据当地人方言发音写成“八鱼圈”的也不在少数。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辽宁省地图上,把鲅鱼圈标注为“巴鱼圈”。
另外,鲅鱼圈的“圈”字是多音字,如果不是听本地人念出来,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会读作“juàn”,认为是养殖鲅鱼的地方。
鲅鱼好理解,但“圈”字来源说法不一。
上述报道提到,营口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白旭钻研地方史多年,曾在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为什么叫鲅鱼圈?这是我听过最全的答案》一文。他称,盖州市档案馆保留有1980年至1982年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其中有关于鲅鱼圈的记录:“清康熙年间有打鱼船来此打鲅鱼,因港湾似弧形而得名。”这是解释鲅鱼圈地名由来的最早的官方文件。
不过,鲅鱼圈区已退休多年的文化馆原副馆长范垂鹏对此说法不认同。他认为,清朝时,鲅鱼圈人口少,只是一个很小的渔村,因地貌上三面环山围成一个圈的形状,中间类似一个小盆地,故而称之为鲅鱼圈。“这一说法也有根据,如今,当地仍把原海星村一带称为圈里。”
葛成良退休前是鲅鱼圈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地名研究。据他介绍,鲅鱼圈原本是交通不便的荒滩,只是海边上有几间茅草窝棚供打鱼人暂栖。150多年前,分别有6省13县的渔民来此谋生,遂变成村落。每年的5月槐花盛开时,也是这里的黄花鱼盛产期,以望海寨(今鲅鱼圈区望海办事处望海渔业村)为交易中心堆满了黄花鱼,待价而沽。因为当地人排斥外来渔船,所以外来户只能寻别处落脚。
“五月节”“八月节”是鲅鱼盛产期,外来渔船骤增,都集聚在望海寨南5公里的西关屯一带海边落脚,并以此为中心交易鲅鱼。久而久之,此地就以交易鲅鱼而远近闻名,形成了以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杂居的大屯落。由于本地人与外地人互相排斥,因此,这6省来的外地人自行抱团,他们称自己人和居住处为圈内,称本地人为圈外。而本地人常来买他们的鲅鱼,故习惯称其为“鲅鱼圈”。
1955年,当年的屯子改名为海星村,1958年成立公社时因“鲅鱼圈”正好居中间,南9公里,北8公里,且无重名,故改称鲅鱼圈公社。由此白旭得出结论,鲅鱼圈这一名字应该是从外省来此打鱼的渔民口中叫出来的。
“‘鲅鱼圈’这三个字确实土里土气,曾想过改名字。”白旭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报社曾发起民间征集地名活动。从来稿的情况看,与“港”“海”“湾”有关的名称占大多数:如海明区、新港区、金湾区、海星区。后来因为改地名程序繁杂、成本太高等原因搁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鲅鱼圈的名字因独具特色而广为传播,成为一个标识,深受当地百姓的喜欢,成为省内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
知多一点:
六安的“六”,读6还是“陆”
近日,关于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字究竟读lù,还是读li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实,这一话题早在2016年就因同样的争议上过“热搜”,多年来始终令人争论不休。
六安已有2000多年历史,原本是一个郡国名,始置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并入庐江郡,北宋置六安县,明清时置六安州,1912年改为六安县。1978年设六安市(县级),1999年升设六安地级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人包括当地电视台都将六安读成lù’ān,但在全国性的新闻播报中,“六安”却被读成了liù’ān,成为争论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根据普通话的读音规则及最新字典,“六”已经只有liù这一个读音了,所以读liù才符合标准;有人则认为lù这个读音是当地方言一直传承下来的读音,地名读音应该“名从主人”读lù;还有人认为这是古音的遗留,代表古地名“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跟数字“六”读音和意义不同,所以还是应该保留地名特殊性,读lù。这个字究竟该怎么读?理性探讨,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
-
“六”这个字为什么会有两个读音?
有人认为,“六”这个字读lù,是六安这个地名在安徽六安方言中的特殊读法。其实并非如此。据刘祥柏考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方言遗存现象,“六”字在古代为入声字(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古入声后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故现代普通话中无入声字),而后“六”的入声演变为lù和liù两个读音。
也就是说,普通话“六”本就有两个读音,而这两个读音都源于古入声。这两个读音在《中原音韵》记载为文白异读(指部分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文读lù,白读liù。
所以,不论是在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中,还是属于江淮官话方言的安徽六安话中,lù本就是“六”的合法读音。只不过,按照安徽六安方言发音规则,这个字应该是入声读法。
-
“六”的读音lù只适用于地名吗?
根据普通话读音演变规则,现在“六”的文读音lù已经消失了,人们只使用白读音 liù 。有人认为,“六安”的“六”为地名,与数字“六”不同,故应该采用特殊读音lù。这个问题应该从字音和字义两个方面来回答。根据上文考证,从语音角度,“六”本身就有读音lù,与地名还是数字无关。
有南京网友表示,南京市六合区的“六”也是读lù,这确实与“六安”属于同一情况,都是采用了“六”的文读音。与此类似,江苏也有一个地名“六合”,这个名称源于六合山,为“六峰环合”之意,也是文读音lù,而这一地名中的“六”,就是数字的意思。实际上,在过去,“六合”这个词的读音就有文读法 lù hé,只不过现在也不沿用了。
-
安徽六安地名的来源是什么?
“六安”的“六”字,与“六合”一样,是数字六的含义吗?并不是。“六安”的前身为“六”,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早在先秦文献《春秋》及《春秋左传》中,就记载了“六”这个地名(《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据《史记》记载,“六”属于皋陶后人的封地,历史十分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刘庆以胶东王之子的身份被封为六安王,为第一代六安王,“六安”始闻名于世。
“六安”的“六”,当地人一直读lù而非liù。当地人的读法,正如这个地方的悠久历史一般,源自“六”这个字的古代读音,而不是同大陆的“陆”。
-
什么是“名从主人”原则?
在关于“六安”读音的争论中,经常会看到一个说法——“名从主人”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对于汉语中人名或地名多音字的读音取舍及翻译,要遵照“主人”即名称拥有者的习惯。
然而,这一规则的使用也有一定范围,也就是必须针对是已收入字典的多音字。换言之,人名和地名的读音须以现行字典为权威依据和唯一规范。
在过去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六”一直保留着lù这一读音,并收有“六安”词条。但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及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最新版)中,均没有收录“六安”词条,也没有收录“六”的读音lù。在第12版《新华字典》中,“六”也只有一个读音li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六”的条目,其中没有“六安”这一项,而“六合”标注为liù hé。
也就是说,如果以《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为标准,“六”现在不是一个被收录在通用字典中的多音字了,所以并不适用于“名从主人”原则,在普通话朗读时,不能按照当地方言读法。
-
现在“六安”的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
在“六”的读音演变史上,确实存在lù这一读音,而且也被旧版辞典收录。如今,在部分新版辞典中,依然保留了 “六安”(lù’ān)这一读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现行媒体及出版标准,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仍然是最权威的辞典,媒体及出版从业者优先以这两部书为标准。如严格按照语言学读音演变过程及现行标准,目前,六已经没有“lù”这一读音,“六安”的读音确实应为liù’ān。
(原标题:鲅鱼圈被写成“鱿鱼圈”,六安读法有争议,特色地名怎么来?)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记者 白杏珏)、澎湃新闻(作者 钟煜豪)
监制:张力
编辑:李怡
流程编辑:u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