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言和礼仪(佛教常用名词三德)(1)

三德

智者在众中,不说自功德,

若人所称赞,愧心无取着。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佛陀的“三德”是智德、恩德、断德。三德具有佛陀的深广功德,法宝的无尽的秘藏。

一、智德:佛陀是大智慧者,所说法宝可以破除一切无知。在时间方面,佛陀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方面,佛陀可以照见此界他方;在众生方面,佛陀可以看清形形色色。佛陀是真理的体现者,亲证般若,如大光明聚。在佛陀之前,没有愚昧、没有无知,佛陀是大觉的智者。

二、恩德:佛陀是大慈悲者,所说法宝是为救济一切众生,在五趣来说,天堂地狱的众生,无一不是佛陀救度的对象;在人间来说胎卵湿化的有情,无一不是佛陀慈济的子弟;在三界来说,无色无想的行者,无一不是佛陀化导的目标。佛陀是三界的大导师,广施慈悲,如苦海救星。在佛陀之前,无论是谁,都能得救,都能离苦,都能得乐,佛陀是慈悲的恩人。

三、断德:佛陀是大解脱者,所说法宝可以断除一切烦恼。对修持上来讲,佛陀已完成各种行门,所作已办;对断障上来讲已无余习,已无烦恼;对证果上来讲,佛陀已亲证法身,功圆果满。佛陀是宇宙间的解脱人,证知实相理体,如虚空广大无边。在佛陀面前,无论是谁,都能断障,都能离恼,都能脱苦,佛陀是无畏的勇者。

佛陀的智德是般若,属于理智;佛陀的恩德是慈悲,属于情感;佛陀的断德是解脱,属于意志。

佛陀证悟了理智,净化了情感,升华了意志,完成了人生最高的德行,所以成为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