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媛媛

荷花渐老水初凉的诗词(更待菊黄家酝熟)(1)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少年时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这首诗诗题为“闲饮”,表面上抒写解囊沽酒、豪爽痛饮的旷达与闲适,深藏的却是闲而不适、醉而不能忘忧的复杂情感。蕴藏了诗人对人生愁苦、世事艰难的深刻感受和体验,表现了这两位有着相同命运的诗人的深厚友情。此诗蕴藉深厚,句外有意,将深情以清语出之,把内心的痛苦忧烦用闲适语道出,加强了抒情效果。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不平板呆滞,表现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荷花渐老水初凉的诗词(更待菊黄家酝熟)(2)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荷花渐老水初凉的诗词(更待菊黄家酝熟)(3)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荷花渐老水初凉的诗词(更待菊黄家酝熟)(4)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乡村景色像极了我的家乡!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荷花渐老水初凉的诗词(更待菊黄家酝熟)(5)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

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

尽借篱落看秋风。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乡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诗句清新淡雅、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菊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编  辑:付 羽

音频制作:媛 媛

审  核:张 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