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头无两的共享经济,如今却成了众人吐糟的对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共享单车涨价看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共享单车涨价看法(共享充电宝也涨价)

共享单车涨价看法

曾经风头无两的共享经济,如今却成了众人吐糟的对象!

近日,因为突如其来的涨价,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备受网友口诛笔伐,其中共享单车多种畅销卡无折扣价涨幅四五成,共享充电宝则因为不清晰的标价和“刺人”的要价,被网友大呼“坑人”。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涨价,以共享单车和充电宝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早已不复当年火爆,渐渐失去光环,承受着盈利能力和市场认可的炙烤。

贵了! 共享单车提价没商量

曾经备受欢迎的共享单车,如今成了网友吐槽的焦点。

美团单车日前宣布骑行卡全线涨价,7天卡无折扣价由10元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由25元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由60元调整为90元。粗略算一下,涨幅高达四五成。

导报记者登录美团发现,美团骑行卡在厦门的折扣已经调整,幅度同上,不过消费者可以通过惊喜红包等方式享受优惠,比如7天卡优惠后价格约6.8元。

此次美团涨价后,已与哈啰定价持平。今年年初,哈啰7天、30天、90天骑行卡的价格调整,无折扣价分别上涨至15元、35元、90元。滴滴青桔的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75元。

而在补贴大战进入尾声的2019年,小蓝单车、摩拜单车、哈啰、青桔单车等纷纷提价,共享单车由原来最低0.5元/半小时,全面进入1.5元/半小时的骑行时代。但如今,骑一个小时单车动辄要四元或以上,和当初相比几年翻了好几番。

让网友反感的是,共享单车不仅不断提价挑战消费者底线,而且似乎早已失去了“共享”初衷。

“现在共享单车体验越来越不好,价格贵、服务差。”在湖里创新园上班的小张吐槽,共享单车不仅经常定位不准、停车区域模糊,而且他还遇到过还车耽误时间、肆意收取调度费的情况。

涨了!“用不起”的共享充电宝

就在大家为共享单车涨价愤愤不平的同时,共享充电宝也因租借费涨至每小时4元冲上热搜。

共享充电宝早已告别1元时代,自2020年起就奔向3元时代。2020年下半年,在厦门,街电、小电、怪兽充电、美团充电宝等平台收费标准平均在3元/小时。而从去年开始,充电宝在厦门更是普涨至一小时四五元,令不少消费者大呼“用不起”。

在江头一家餐饮店内,和朋友聚会的小贺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其计费规则是半小时内2元,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费,每24小时封顶40元。而不远处另一家餐厅里,充电宝半小时2元,每24小时封顶28元。

导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高档商场、热门景点,共享充电宝的费用还要更高一些。仙岳路一家商场里,租借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普遍集中在4元/小时。而在中山路一家门店里写,共享充电宝每半小时就要3元,充满一部手机得要十几元。

“共享充电宝虽然是救急,但如果因为救急就可以漫天要价,那和抢钱有什么分别。”小贺直言,有几次借充电宝,机器上没有价格明细,手机上也没有明显提示,还的时候才被价格“刺到”,有一次还碰到封顶99元的价格,体验太差了。

除了价格,共享充电宝充电慢、电量不足、归还难等问题,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甚至因超时无法归还,被迫“租变买”,很多人认为被平台“坑”了。

追问,共享经济还能走多远?

除了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备受诟病,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曾经如火如荼“共享经济”,如今似乎“冷”了不少。

曾经叫好声一片的共享按摩椅,如今却是“上座率”不低,按摩率不高。在吕岭路一家商场内,按摩椅上坐满了人,但七八台机器无一运行,大家都是来蹭座位的。

一位按摩椅经销商透露,共享按摩椅刚开始确实因为新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现在大量椅子闲置没人消费,经营额跌去八九成,躺在赚钱真的仅仅成了概念。

还有共享雨伞,如今也鲜有人问津。嘉禾路一家便利店内,押金20元一把的共享雨伞,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服务人员表示,如果36个小时内按时归还,免租赁费;如果超过36个小时,一天5元钱。如果用户在使用期间丢失共享雨伞,将被扣除全部押金。“刚开始会有一些顾客租借,大多是住在附近的邻居,来买东西没带伞,用一下很快归还,但过了那一阵,这个伞基本上没人问。”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推出共同雨伞的主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便利,多数顾客都能在36小时内归还,很少人为共享雨伞付费。

不难看出,曾经备受青睐的资源共享模式在逐利心的驱动下,渐渐失去了耐心,向市场伸出了索要回报的双手。

比如共享单车,新车时运营还算容易,但越往后挑战非常大。短期的投车密度和速度取决于资本投入,但长远来看,行业真正的壁垒在于精细化运营,运营方要进行大数据监管、人工调度车辆以及区域化分配维修师傅进行统一修缮,期间费用涉及零配件置换修理费、人力成本、运输调度费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成本的重头戏。如今,共享经济似乎已过“风口”,企业盈利压力与日俱增。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