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综艺节目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文化复兴”。

《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诗歌的浸润下感受着文字和韵律之美;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让各种国宝轮番血洗b站。

新年刚过,央视又出了一档开分9.0的神仙综艺。

这次,他们把目光对准了一种特殊的国宝——典籍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

提起典籍,很多人都觉得那是放在书架上积灰的“老古董”,只有书本里出现“全文背诵”时才会勉强拿出来一看。

而这次,策划组决定让“典籍”动起来,彻底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人之间的交流壁垒。

这部综艺就是——

《典籍里的中国》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2)

如果你看过上面提到的那几部综艺,一定会为央视爸爸的高逼格竖起大拇指,这部综艺也不例外。

首先,阵容就称得上是强强联合

导演卢小波 和左兴曾操刀过豆瓣8.6分的综艺《故事里的中国》。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严格把关舞台效果;典籍解说天团,也都是研究界的大拿。

表演嘉宾上,更是有主持人撒贝宁以及倪大红、吴樾、宋佳伦等实力演员担任“护书人”。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3)

其次,节目在呈现方式和舞台设计上也别具一格。

“戏剧 影视 文化访谈”三位一体的模式,让现代读书人穿越时空,对话先古代贤,以舞台剧的方式讲述典籍里的精彩故事。

三个空间组成的270度全景式舞台,更是为艺术表达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4)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5)

所选的典籍也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的文化底蕴。

第一部要讲的,就是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这部由孔子晚年编纂而成的著作,按照时间编纂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五十八篇。

作为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元典”。

书中第一次出现了“礼”这个词,第一次提及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第一次记载制定历法的过程……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6)

它的时间跨度超越了千年,涉猎的内容也相当广泛。

但节目并没有沉迷于对典籍的全面却枯燥的解读,而是围绕着《尚书》的“外”和“内”,选取了几个最有感染力的故事。

以人物为中心,探访典籍的前世今生。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7)

表演嘉宾围读剧本

典籍之“外”的故事,与《尚书》多舛的身世有关。

在《尚书》流传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伏生(倪大红 饰)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8)

布满书卷的舞台上,钟鼓相击的袅袅乐音中,伏生的故事拉开了帷幕。

这个生于周朝末年的老人,见证了大秦帝国的诞生,亦经历了秦末的楚汉之争。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许多珍贵的典籍都消失殆尽,伏生也流离失所,带着家人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难之路。

他们所携带一车书简,就是仅存于世的《尚书》孤本。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9)

然而秦朝末年,饿殍遍野。

一同逃难的流民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之下,竟要焚烧书简取暖。

为了护住这书简,伏生一家不惜以命相搏。

爱子和发妻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伏生辗转多地,才将《尚书》孤本藏于老家的墙壁之中。

但墙外战火纷飞,墙内的书页也经历了腐朽虫蛀,最终只余下二十八篇。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0)

伏生失书,伏案痛哭,此举亦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在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早已进入了博物馆的今天,华夏文明却能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雨仍旧屹立不倒。

汗牛充栋的盛景背后,是无数伏生一样的守护者九死一生、命悬一线的传承。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能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1)

典籍不仅仅是存放于书架上的历史,更是锚定华夏民族精神的路标。

若说典籍之“外”的故事,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的薪火相传的赞颂。

那么典籍之“内”的故事,则讲述了《尚书》值得被世代传承的价值。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2)

第一个故事,来自《尚书》中的《禹贡》篇

大幕缓缓拉开,宋佳伦饰演的大禹在众人的拥簇下铿锵有力地道出了自己的生平。

帝尧命大禹父亲治水,九年未见其功。

后大禹迎难受命,三过家门而不入,以疏通之法治水,纳百川为支流,为黄河流域的水利奠定了基础。

以支流为界,九州初分,华夏土地皆因此而受益。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3)

寥寥数语,配上绚丽的舞台效果,道尽大禹治水的功绩。

不少观众都在评论里留言:

先前只知道大禹的故事,这次才是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他的情怀。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4)

时光流转,看罢先秦,又来到了商周。

牧野之上,武王即将起兵攻打商朝,恰逢谋士来报,说此时伐纣有违天道,劝诫武王(吴樾 饰)鸣金收兵。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5)

然纣王无道,视人命如草芥。为君者岂能袖手旁观?

在商地百姓的声泪俱下的控诉之中,武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伐纣。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6)

这才有了牧野誓师一事。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舞台上,武王的掷地有声的宣誓配上气势磅礴的音乐,历史感扑面而来,让观众也不禁泣泪。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7)

《禹贡》中的大禹治水,《牧誓》中的武王宣誓。

节目组选择了这两个发生在不同朝代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都表达了一个主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8)

这个最初就来自于《尚书》的概念,在节目中以一种鲜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大禹治水,疏黄河,定九州,为的是国泰民安。

周武王牧野誓师,背水一战也要讨伐纣王,念的是黎民之苦。

正如节目一开场提出的问题:《尚书》究竟好在哪里?这两个故事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它好在让我们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民本,亘古不变。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19)

也正是这种思想令伏生深受感召,让他九十岁高龄之时仍在传授《尚书》之义。

伏生护书,护的也是“民本”。

典籍代代传承,像火把一样点亮过去,也照亮未来。

最后,节目组再次打破了戏剧中的“第四堵墙”,让舞台上的伏生穿越时空到千年之后,在《尚书》的展览上和小朋友们共读《禹贡》。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20)

追本溯源,是为了继往开来。

华夏典籍就这样不绝如缕,薪火相传。

跟随着节目组一起重读《尚书》,不少观众都为其中的故事动容。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21)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22)

这恰恰是阅读古籍时最美妙的时刻,你读到了某个触动自己的地方,激动地发现作者与你产生了共鸣,然而你们素未谋面,他也可能早已过世。

幸运的是,他曾在书本中留下了一只手。

那只手会穿过层层叠叠的书页,穿过浩浩荡荡的时光,在千年后与你紧紧相握。

哪部综艺豆瓣评分9.3(豆瓣9.0的神仙综艺)(23)

典籍的一“内”一“外”之中,既有古老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亦有珍视先人智慧的优良传统。

在遗失典籍无迹可寻,留存典籍被束之高阁的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它让我们这些既对古老典籍里的文明画卷好奇不已,又苦于先秦文字太过晦涩的现代人,有了新的途径去了解尘封的往事。

毕竟,死亡不是真正的终点,遗忘才是。

只有被了解、被知晓,典籍才能永葆活力。

Ps:爱奇艺、腾讯、央视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