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三首 杜甫:昭君冤昭君怨昭君愿(1)

[原诗]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①, 生长明妃②尚有村③。 一去紫台连朔漠④, 独留青冢⑤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⑥,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⑧, 分明怨恨曲中论⑨。

[注释]

①荆门:古属荆州,今为荆门市。

②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赏析] 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怀∕讽今)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杜甫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是就这两个特点说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讲一个背景。1961年,周总理曾经建议曹禺写一写王昭君。写王昭君的文艺作品不少啊,元曲剧作家马致远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元杂剧《汉宫秋》,就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名作,为什么还要再写呢?原来,旧时代文人以汉族为中心,认为昭君出塞是一件屈辱的事情。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就笼罩在凄凉伤感的情绪中,她被迫出嫁匈奴,一路留下她的泪水和哀婉的歌声,走到黑水,她投江而死了。

到了明朝,才有人开始一反凄凉的情调来写昭君出塞。但是,只有到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新时代,才能重新认识王昭君的历史贡献。历史学家翦伯赞明确指出:王昭君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出塞的和亲带来了边境50余年的和平,远比战争政策好得多。他赞颂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响箭)无声五十年。”曹禺的《王昭君》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

比较了这样相反的历史观,我们再来读杜甫的这首诗。

杜甫诗的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进而定格在昭君村。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为描写昭君做了很好的铺垫。

颔联用极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概括了王昭君的悲剧一生。“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诗人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昭君之前有江都王女远嫁于西域乌孙王,就传说曾借琵琶抒发忧伤。后人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咏怀古迹三首 杜甫:昭君冤昭君怨昭君愿(2)

在封建时代,深宫中的妃嫔无论有着怎样的美貌和才气,都只能充作帝王的玩物;而一旦要需要有人去充当投降异族的贡品时,她们往往被毫不留情地扔出去。杜甫着眼于昭君怨,是有道理的;而且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也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那么可以说昭君冤吗?不对,她并非被迫出塞,也没有在即将越过边界时投江而死。她深明大义,勇于牺牲,自愿作为民族和亲的代表,走向那遥远的异国他乡。说她“冤”就把这种行为说成受到了不应该的惩罚。这是不合实际的。

那么能否说昭君怨呢?杜甫就是着眼于此的。但是这只能说是他持有传统文人的观点而没有突破。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历史观时代内涵,但不必亦步亦趋。

至于有人说昭君愿,恐怕也还得有更深入的分析来说明。但是她远嫁异域,促进民族友好是自觉的行为。今天她应该受到历史的纪念。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重写《王昭君》的历史必要。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