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5年8月4日和2017年9月9日高陵区和鄠邑区“撤县设区”的正式挂牌,西安市目前形成了11个市辖区(未央、新城、碑林、莲湖、灞桥、雁塔、阎良、临潼、长安、高陵、鄠邑)和2个县(蓝田县、周至县)的整体布局。

在此基础上,自90年代开始西安市陆续设立了部分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如: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西咸新区、国家港务区和航空基地等。

因为开发区定位精准、政策扶持以及税收减免等多种利好,近年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以高新区为首的开发区在GDP以及增速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我们衡量西安市地区经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1)

对比2011-2018年以来西安市各辖区的经济数据,我们发现雁塔区一直处于领跑位置,长安区经济发展强劲,但对比其他省会级城市,西安市存在县域经济长久发展落后的情况。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2)

2011年西安市各辖区经济排名依次为:1、雁塔区731.29亿元;2、未央区471.55亿元;3、莲湖区437.18亿元;4、碑林区436.71亿元;5、新城区379.89亿元;6、长安区324.92亿元;7、灞桥区207.07亿元;8、高陵县188.30亿元;9、临潼区184.75亿元;10、户县129.13亿元;11、阎良区119.77亿元;12、蓝田县81.94亿元;13、周至县66.27亿元。

来到2018年,以上地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全市排名都发生了变化。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3)

其中雁塔区因为高新区的高速发展,依旧占据全市第一位,经济总量也是西安所有辖区内唯一过千亿的城区(1757.98亿元)。

之前排名第四的碑林区跃升至全市第二,经济总量达到965.26亿元;未央区紧随其后,以微弱差距排名第三,但增速高于碑林区。

值得关注的是长安区,经济排名从2011年的第六名上升至第四名,且经济增速位列全市第二(14.93%)。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4)

如果这个增速对比还不明显,我们可以回到长安区撤县设区以前,长安区2002年正式获批撤县设区。

2000年长安县GDP仅有31.06亿元,2000年户县GDP为26.89亿元,两者相差约4亿元;而来到2018年,长安区的GDP已经拉开鄠邑区约692亿元,这一差额相当于高陵区 鄠邑区2018年全年GDP的总和。

而且不出意外,2019年长安区GDP将过千亿,站稳西安市经济发展第二梯队。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5)

虽然西安各城区发展成绩不俗,呈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碑林区虽然2018年位居全市第二,但是未央区与之差距非常微小,且增速高于碑林区,身后的长安区增速更加强劲,有超越以上两区的发展态势),但是西安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截止到2018年底,蓝田县GDP151.67亿元,增速仅为5.7%,全市倒数第二;周至县GDP146.27亿元,增速8.95%。与2011年相对比,7年发展,蓝田县GDP只增长了约69.73亿元、周至县增长了约80亿元。

西安各区县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西安各辖区GDP对比)(6)

而邻省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截止到2018年下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和一个县。5个县级市(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GDP分列全市2-6名,合计约3780.46亿元,约占全市GDP的37.3%,高于城六区经济占比(城六区GDP约3191.66亿元,占比31.5%),全部入选中国百强县。另外一个中牟县2018年实现GDP349.93亿元,高于城六区中的高新区、惠济区和上街区。

周至与蓝田因为背靠秦岭,出于环境生态保护,很难发展作为经济支撑的第二产业。2019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表现方面,周至县为 -37.7%,下滑严重。而蓝田县也仅为8.2%,低于其他下辖区。

对比临近省会成都和郑州,西安市并无代管的县级市(成都代管5个县级市,郑州代管6个县级市)。根据《大西安发展规划(2017—2021)》,将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的发展战略,西安向南已无工业、高端制造业发展空间,加上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的实施,西安未来或将重点实施“北跨”战略,重点发展经开区、高陵区,将渭河变成西安市城中河。随着三原县的撤县设市,如果能进一步代管三原这个县级市,填补西安市无代管县级市的空白,将有助于西安城市骨架的延伸,并助推西安经济发展,尤其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