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喜欢讲“宿命”,并且把如何看待命运,当作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

比如:“五十知天命”这句话,为什么不是二十知天命、三十四十知天命?因为“知天命”这种事,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的。

大傻的人生哲学(一位憨憨的独白)(1)

有些人把“顺天应命”这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上纲上线,说这是封建社会奴役老百姓的产物,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充当被压迫阶级的麻醉剂和安慰剂,这种话乍一看听起来很热血,很有点左派的意味,但仔细想想,一听到“压迫、封建、命运”这样的词汇就情绪激动、全身亢奋、红着眼睛、爆着青筋地嚷嚷“打倒封建迷信、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的人,本质上跟神经病没什么区别。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全怪社会,全是因为万恶的资本家剥削才导致了他们的贫穷,但事实上,导致穷人一直循环在贫穷的怪圈里的,不是社会、不是资本家,是自己思维模式的问题-----《贫穷的本质》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

我们说回“宿命”这个事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话在很多人词典里变成了贬义词,甚至成了众矢之的,成了猛兽毒蛇,人们对这句话唯恐避之不及,怕一单接触到了就会被扣上“历史的渣子、独裁者、失败的loser”之类的帽子,“理解命运=认命=被奴役被压迫”这样的逻辑思路让他们觉得自己站在了左派的巅峰,站在了伟大和正义的一方,批判这句话就能让自己的精神站起来,成为一个不被奴役的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大傻的人生哲学(一位憨憨的独白)(2)

但真的是这样吗?越害怕什么,就越是什么,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将增广贤文里那句话批判的一无是处的人,精神上又何尝站起来了?

当我们说“认命”的时候,其实我们应该是在努力了之后,学会接受失败、承认失败,并最终改正失败的地方,让我们能真正的站起来,而不是爆红着眼睛、唾沫横飞地咒骂“命运”和理解命运的人。

错看命运本质的人,其实关键还是把命运作用的范围放的太窄了,如果把眼光拉长一点,从上帝视角看命运这件事,你就会发现“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真正含义,比如,我们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是因为塞翁的马失而复得之后我们没有继续去观察这件事的发展,如果我告诉你,塞翁的马失而复得之后,他儿子因为骑马摔断了腿,你还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而我再告诉你,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而不用服兵役,最终躲过战火,免遭劫难,你还认为摔断腿是一件坏事吗?我们认为一件事是好事是坏事,是好命还是坏命,都只是眼光放的不够长远,如果我们能跳出来,或者多年后回望当时的“命运”,可能也只有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吧。

大傻的人生哲学(一位憨憨的独白)(3)

#​我要上# #情感#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