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军师谈到有蔬菜大基地要转让的事情,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还有一些朋友单独留言给军师,说他们也有蔬菜基地,也有转让的心思,如果有人需要的话,帮忙搭个桥。

说实话,拜托军师收集信息的,还有两个是军师认识多年的前辈,从事蔬菜种植行业已经十多年了,以前在行业之中也算江湖大佬,生意做得可谓顺风顺水,真想不到,几年光景,也萌生了退意,看来现在做大农场这一块,确实不容易。

顺着这个思路,军师细想了一下,就以广州江南市场的蔬菜品牌为例,如果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的话,之前曾经风光无限的一些大基地、大品牌,依然保持辉煌的似乎真的剩下不多,虽然大多数还活着,但普遍是日薄西山,今昔非比了。

想到此军师不禁有了莫名的伤感,都说现在中国的农业要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些操作大基地大农场的朋友,做起来却非常艰难,真不知道是方向错了还是时候未到。

当然个中原因大家也明白,现在行业饱和,供过于求,行情低迷,入不敷出,再加上大农场的竞争对手是数以亿计的农民,成本方面远高于对手。不过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大基地大农场难以生存是不是还有其它深层次的原因呢?

蔬菜基地可以做巡查吗(小时可以胆大妄为)(1)

蔬菜大基地缺少长青树,大多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很多人都说蔬菜没品牌,其实这指的是消费端,其实在流通之中,还是有不少行业品牌的,这很多时候就是品质与价格的保证,只是屈指一算,没有几个时间长的,长青树甚少。

军师以广州江南市场为例,几年前那些引领行业潮流,品牌叫得哇哇响,种植基地南北联动,面积动不动几千亩的行业前辈们,绝大部分已经不见当年的英姿了,能坚持下来,并保持当年威风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另外军师还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这些蔬菜大基地,往往是今年这个风光,明年那个风光,能够坚持3、4年就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市场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蔬菜品牌涌现,而且大部分的规模都不算小,只是能持久保持口碑的还真的难,都是各领风骚两三年而已。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蔬菜行业做大基地,一方面竞争十分激烈,你追我赶,一不小心就落后了;另一方面管理难度也很大,时间越长问题越多。只能说不是谁比谁厉害的问题,真的是做这行太难了。

蔬菜基地可以做巡查吗(小时可以胆大妄为)(2)

做农业不是工业产品,处处有“灭顶之灾”的风险

做得时间越长,按理说越做越有经验,越做越有积累才对,然而做蔬菜种植这一行,真的不是开工厂,农产品也不是工业产品,影响的因素太多,操作风险非常之大,往往随便来一个风险,就是灭顶之灾。

首先是投资风险。做一个农业基地的投资是非常之大的,像一个千亩左右的大农场,不要说是大棚设施的,就算是露天种植的,投资也是非常之高,没有几百万想都别想。所以一旦不能正常运转,投进去的都是打了水漂。

其次是自然风险。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凡是说做农业不用再靠天的,都是忽悠兄弟你的。我们说如果一个基地一旦遇上自然灾害,损失的除了基地的前期投入外,还有肥料、种苗及人工等巨大费用,最关键的还错过了一个生产季节。如果没有后续资金,估计瞬间就可以让你来个灭顶之灾。

再次是市场风险。现在的蔬菜行情越来越不稳定,经常暴涨暴跌的,而且滞销还成为家常便饭。对于一个大基地而言,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所有的投入都已经就绪,一旦产品滞销,入不敷出,坚持两三个月可以,如果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几乎没有几个老板能顶得住的。

蔬菜基地可以做巡查吗(小时可以胆大妄为)(3)

做基地,小时可以胆大妄为,大时必须如履薄冰

做蔬菜基地,小和大真的不一样,当你基地小的时候,投入本身不大,一切的损失都是可以计算的,所以你怎么搞怎么变都不要紧,大不了从头再来呗,不至于倾家荡产。

而基地做大了,问题就多了,有时不一留神,就会损失惨重,如果没有强大的积累,包括经验积累、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及资金积累,随时有可能一切回归原点,甚至坠入深渊。

现在看来,当前这种行业问题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得经历十年八年的调整才会有新平衡,所以做蔬菜大基地真的不是那么好玩,真的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一样,每天提心吊胆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一定有它的破解之道,军师相信大基地也有长久生存,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找对它的密码而已。相信凭着中国农民的聪明与智慧,最终一定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只做基,小时可以胆大妄为,大时必须如履薄冰。

蔬菜基地可以做巡查吗(小时可以胆大妄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