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百姓福祉(做实公益诉讼回应群众关切)(1)

吴川市检察院与社会组织联合守护候鸟。

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百姓福祉(做实公益诉讼回应群众关切)(2)

在吴川市检察院的建议下,吴川市卫健局对餐饮具消毒服务企业进行检查。

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百姓福祉(做实公益诉讼回应群众关切)(3)

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吴川市检察院对部分药店进行走访调查。

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百姓福祉(做实公益诉讼回应群众关切)(4)

劝导未成年人重返校园,联合社会组织守护候鸟安全越冬,整治辖区内餐饮具消毒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食品安全……自2017年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以来,吴川市检察院围绕人民群众的关切与利益,全面做实公益诉讼检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实效。

据统计,在这5年间,吴川市检察院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0件,其中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96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79份;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件,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10人。

办案范围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两大“必办”领域为主,辅以积极探索国有财产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安全生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领域,办案规模逐年增大,办案质量逐步提升。

从数据上,吴川市检察院近两年的公益诉讼案件数量规模较过往有明显提升。2021年1月以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9件,其中办理行政公益诉讼190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9件,办理民事公益诉讼9件。

吴川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作为公益诉讼检察部门,5年内两次被上级检察机关荣记集体三等功,公益诉讼业务入选全省基层检察机关“一院两品”优秀品牌,被湛江市检察院定为“公益诉讼示范点”,得到上级检察机关充分肯定;部门连续多年多人次获“湛江检察先锋人物”、“吴川市政法英模”、个人三等功、检察官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干警职工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磨炼出了一支战意盛、战力强、战果丰的队伍。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麦思容 通讯员 何诗茵

护民生

多方联动: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吴川市检察院持续深入贯彻以“我管”促“都管”的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多个行政部门联动守护食品药品安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据统计,2021年以来,吴川市检察院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31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31份,其中该院办理的处方药违法销售专项监督案,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处方药违规销售大整治活动,有效打击了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行为,切实提高了药店规范经营意识;在办理餐饮具消毒不规范专项监督案中,督促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进行工商登记的餐饮具消毒企业开展全面检查,实现以点带面推动餐饮具消毒行业整治的监督效果,有效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吴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就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对于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的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企业违规违法经营的问题,吴川市检察院立即向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他们依法对辖区内餐饮具消毒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

在吴川市检察院的有力推动下,今年,吴川市卫生健康局已对全市15间(其中7间已停业)取得营业执照的餐饮具消毒服务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抽检餐饮具296份,发现不同程度存在不合格问题。随后,吴川市卫生健康局对违法经营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依法关闭涉案“散乱污”企业。除食品安全隐患外,个别餐饮具消毒服务企业属于被强制关闭的“散乱污”企业,但其仍无视行政处罚决定,继续偷偷将产生的食物残渣等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吴川市检察院加强监督,生态环境部门、街道办联合执法,对相关企业实行断电处理,促使企业关停。

控辍保学:

劝导未成年人重返校园

随着公益诉讼工作的不断深入,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寄予更高的期望,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也通过立法的方式成为公益诉讼的新领域。

对此,吴川市检察院坚持能动履职,加大新领域案件的办案力度,2021年以来,共办理英雄烈士权益保护案件3件,办理安全生产领域案件10件,办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16件。

其中,吴川市检察院在湛江市率先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监督活动,以未成年人辍学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切入点,对全市所有镇(街道)存在的同样问题进行仔细调查。

吴川市检察院以公开送达检察建议的方式,引起相关行政机关重视未成年人辍学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问题,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行“控辍保学”职责,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让未成年人在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截至目前,在吴川市检察院的有力监督下,已成功劝导42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

保护环境:

督促整治报废车非法拆解

据统计,2021年以来,吴川市检察院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共130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25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8人。

其中,吴川市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案件,推动各相关行政机关形成执法合力,全链条有力打击了吴川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污染生态环境行为。

今年3月,吴川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场所多点冒头。为遏制此类现象,吴川市检察院于3月上旬依法向多个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

相关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相互之间迅速沟通联系,制定了联合执法方案。3月23日,吴川市科工贸和信息化局、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吴川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大山江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了3家报废机动车拆解场。

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职能,推动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凝聚执法合力,全链条严厉打击报废机动车非法拆解行为。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同时向社会释放“严厉打击非法拆解报废机动车”的强烈信号,震慑违法经营行为,实现以“我管”促“都管”,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解难题

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公益诉讼合力

公益诉讼并非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而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演绎的大合唱,只有坚持双赢、多赢理念,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诉讼工作中来,才能真正构建公共利益保护大格局。

4月25日,检察日报第7版刊登《守护在祖国大陆最南端》,报道了湛江市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其中,吴川市检察院推进落实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拓宽线索来源、建立健全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凝聚生态保护合力的经验做法被予以推广。

引入社会各界之“外”力。将时间回拨到2020年4月,吴川市检察院建立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两年为一届,不断优化观察员队伍,引导观察员当好公益诉讼工作的“情报员”“技术员”“宣传员”“监督员”。

当月,吴川市检察院首次推行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以镇(街)推荐的方式聘任了75名第一届公益诉讼观察员。两年任期期间,他们积极履职,提供线索、协助调查、广泛宣传,为公益保护事业不遗余力,使得该项制度在吴川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今年4月,两年任期届满,吴川市检察院又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择优聘任了60人作为第二届公益诉讼观察员。在换届会议上,吴川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四检察部主任庞韩夏简要介绍了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留任观察员王金娟作为代表发言。

陈峰指出,吴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是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正能量的队伍,是检察机关依靠群众、了解群众、扎实履职、取得成绩的“智慧外脑”。他表示,希望新一届的观察员能够继续当好“情报员”“技术员”“宣传员”“监督员”,帮助公益诉讼部门开拓案源、分析专业技术问题、宣传公益诉讼法律法规、监督检察人员依法履职。

凝聚检察院之“内”力。2021年11月,吴川市检察院又从保护鉴江生态环境实际出发,与坡头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保护鉴江生态环境协作配合机制,有效解决左右岸不同步,上下游不同行的跨区域治理难题,共护鉴江母亲河。

借助公益组织“巧”力。今年4月,吴川市检察院在与湛江市爱鸟协会前期协作的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求同存异,建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协作配合机制,携手保护全市的野生动物资源,共同致力于破除捕鸟、食鸟陋习。借助社会环保公益组织专业、专注的优势,为检察机关司法强制力注入更多助力,实现优势互补、能量叠加。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5月,吴川市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非法捕鸟行政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并在正义网平台进行展示。这是继“公益诉讼观察员助力改善人居环境——吴川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人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后又一入选案例。

望未来

立足资源优势行稳致远

公益诉讼制度实施5年以来,吴川市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工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下一步,该院将继续认真履职,以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服务吴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挥职能作用,打好公益诉讼重点领域持久战。立足吴川市生态区位和自然资源禀赋特点,通过开展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力度,强化对鉴江、袂花江等河湖水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群众身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推动食品药品行业依法规范经营;聚焦公益诉讼薄弱单元,加大国有资产、国有土地出让权领域的办案力度;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八号检察建议,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延伸监督触角,共同筑起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屏障;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探索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坚持效果导向,全面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质量建设年”要求,严把公益诉讼办案立案关、证据关、检察建议关、整改落实关和起诉关,提高办案质效。加强调查取证,善于运用大数据,借脑借慧推动专业领域疑难问题的有效治理。开展公益诉讼办案“回头看”,持续关注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落实效果,督促行政机关扎实整改。坚持能动司法,结合办案梳理公益保护的难点堵点,由“点”及“面”延伸推动系统治理,持续深化“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凝聚工作合力,积极构建公益诉讼大保护格局。坚持以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的有效运行,丰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注重把民间的智慧运用到维护公益诉讼办案中来,在与湛江市爱鸟协会的协作中不断总结有益经验,探索在其他领域与民间组织加强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凝心聚力护公益的美好愿景;同时,加强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协作机制,合力打击损害公共利益违法行为,推动公益损害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延伸

湛江首例!

吴川市检察院与社会组织联合守护候鸟

吴川被江、海环绕,四季温润,每年,都有大批候鸟到此越冬。为保护生态环境,守护这些小精灵,吴川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候鸟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

今年,吴川市检察院首次尝试与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这是湛江首例。

4月30日,吴川市检察院与湛江市爱鸟协会正式签约,该协会与吴川市检察院一同,开展反盗猎巡护、公众宣传等工作。

依托双方建立的野生鸟类保护协作配合机制,今年8月,吴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联合爱鸟协会反盗猎小组成员,在候鸟迁徙季(一般为9月至次年3月)到来之前,沿鉴江开展野外调查,提前扫除障碍。

在一次巡护候鸟过程中,湛江爱鸟协会的环保人士反映,在吴川巡护候鸟时,发现国道G228附近农田、湿地的偏僻处,立有多张捕鸟网,最长的约50米。有些网具上还缠有池鹭等野生鸟类。

接到线索后,吴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立即到现场调查,到多片农田、湿地处核实。原来,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地点人迹罕至、步行困难的特点,在有水的地方设置捕鸟网,诱捕前来饮水、觅食的候鸟。

检察干警深感情况严重,立即向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职能部门、属地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在适用紧急情况规定情况下,要求相关部门15日内收缴、销毁捕鸟网。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组织人员查找、清除捕鸟网,并及时书面回复检察院。为确保工作成效,收到回复后,吴川市检察院又随即开展“回头看”行动,通过航拍等方式,核实了原来设网的地方及周边均已没有捕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