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爸爸向他的朋友购买的二手录音机。这只录音机伴随着我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

上个世纪80年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1)

图片由怀旧的宇哥拍摄

那时候,在农村,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丰富,录音机和黑白电视机一样,是人民享受精神生活的大功臣。将磁带(俗称“录音片”)放进机中,关上塑料“门”,接上电源、按下按钮,录音机便能发出声音来。小孩子也好,老人也好,起初听到录音机总是觉得很神奇:“难不成里面住着个小人?”其实,是磁带将声音“记忆”留存,然后,当机器带动磁带转动,那声音便从录音机的喇叭中扩散出来。

笔者记忆尤深的是,家中有一大格子磁带,磁带除了歌曲、相声、讲古的,还有大量的潮剧,什么《赵少卿》《曹翠娥》《三闯宫》《陈北科认姐》《柴房会》《十五贯》……每天空闲时,爷爷奶奶就会用录音机播放潮剧,记得播放得最多的是《赵少卿》。久而久之,我也会哼上几句:“落叶满阶扫不尽,时逢佳节倍思亲。母老弟幼少奉侍,每念及此暗伤神……”这正是《赵少卿》一剧的开头,王府婢女林素月感怀身世的言语。爷爷奶奶听到我唱得有板有眼,不仅没有夸奖我,反而制止了我。按照他们的话说,这是不吉利的唱词,会带来晦气!我可不信,仍会偷偷地唱。后来,我还学会唱该剧中的《艳遇》,以及《彩楼记》中的《京城会》,《春香传》中的“爱歌”,《苏六娘》中的《春风践约到园林》等等的片段。可以说,这只录音机,给我童年带来别样的享受。

上个世纪80年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2)

新世纪之初,我已经是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了。有一次,看到别人家用录音机收听电台节目,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回家央求爸爸帮我操作,果不其然,这只录音机居然可以收听到国内外的电台节目。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听广播。当年的揭阳电台青少年节目《七彩风转车》《青春飞扬》等节目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中学时代,我撰写《我渴望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六月的天空》等等文章,还在《青春飞扬》节目中播放呢!后来我在揭阳学院读书,还特意去揭阳电台《青春飞扬》节目当了一回嘉宾呢!

上个世纪80年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3)

后来,相继有了彩色电视机、影碟机、电脑、智能手机……录音机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我们“冷落”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4)

真没想到,一台普通的录音机,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如此美好的记忆。如今,这台收音机已经不能使用了,当年那些录音带不复存在了。然而,我还将它好好地保存着。它是我童年乃至青少年时代的伙伴,也是时代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