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年轻观众,重新迷上主旋律。

去年,喊了无数句的yyds,打出年度国剧最高分——《觉醒年代》。接着,一大波主旋律剧不断被打出五星。

牛吗?真牛。但,也有小小遗憾:什么时候,能再出一部当年的《恰同学少年》《我的法兰西岁月》那样的青春主旋律爆剧?

有个国剧编剧大神,坐不住了。江奇涛。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

不认识?看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亮剑》《汉武大帝》,他出手,从来没有烂剧。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

而这次,《人生若如初见》是江奇涛的“青春之笔”,也是他的封笔之作。

编剧有了,谁导?王伟。一部《白夜追凶》,成为国产犯罪剧9分经典,一部《隐秘而伟大》,拿下近年年代剧少见高分。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3)

编剧导演,个个靠谱,谁挑大梁主演?

有个人,和七月有缘。李现。

我知道,良乡,让你们久等了。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4)

好在,近日该剧招商文案曝光,文案当中显示,该剧暂定Q3上线。豆瓣已经标注,剧集7月份首播。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部电视剧7月份可以和观众见面。

我知道有人想说什么,听剧名,这好像是一部民国爱情剧?之前韩东君一部剧,不就叫《人生若如初相见》?

但,这个名字,却是编剧江奇涛一手选定。

这部剧,不仅是献礼剧,更是近年少见的青春视角的年代革命剧,甚至某种意义上,它好像一部民国青春版《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5)

能成吗?

在这个史诗大片时常被打一星,对于某些年轻观众,长=无聊,有深度=没意思,史诗=注水,不发糖=无趣的流量剧时代,这部反其道而行之的民国史诗剧,的确是场冒险。

但我要说的是,这场冒险,值得!

有多久,没看到一部青春视角的史诗大作能做到——细节尊重历史,角色尊重人性,故事尊重智商。

这部剧,没有腻腻歪歪,没有架空爱情,甚至,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爽剧,但却带着国产剧一份少见的深度和少年意气。

史诗

为什么说,这部剧有点《人间正道是沧桑》 意思?

先看编剧江奇涛,最擅长,黄钟大吕。

能在历史真实和戏剧故事间穿针引线,写历史洪流中的人和事的,国剧编剧中,他独一份儿。

《人生若如初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不仅都是革命历史题材,都涉及很长的时间跨度,涉及众多出场人物,且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经历了怎样一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变迁。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6)

而这次掌舵的,不是张黎,而是新一代导演中的品质控王伟,《隐秘而伟大》显示,他在营造时代氛围、捕捉细节方面也是独一份儿。

《人生若如初见》的细节有多考究?

预告片两个细节就把我抓得死死的。

第一,军服。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7)

这部剧,绝对算李现的民国造型大赏,不论是清朝的长衫便装,还是笔挺的军装,都完美地hold住,但造型中,还藏着年代更替。

剧中李现的军装造型中最常见的,就出自“新军”。

这支军队,在张黎导演的多部历史剧中都有登场,是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为加强陆军力量,运用西方制度、武器装备陆续编练的部队。

1905年,北洋常备军练成六镇,这就是“北洋六镇”的由来;1907年,湖北新军练成一镇,成为日后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1908年,清朝政府成立“禁卫军”,剧中主角良乡某一时期加入了这支部队。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8)

剧中良乡所着军装是禁卫军冬季常服,最突出的是领章标识,“紫铜打造,形如腰圆,上錾飞鹰,下錾荷花”,名为“团鹰”。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9)

而周游饰演的李人骏应该是加入了北洋军,其所着军装是新式陆军冬季礼服,最突出的是领章标识,“游龙戏珠”和顶戴花翎。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0)

必须说,李现剧中每个造型都代入感非常强,并且一直在变化。

一方面,是折射出他经历留学训练、朝堂任职、再到征战沙场的职场升迁,另一方面,军服对应的,自然也是晚清的时代变局。

剧中主角,或披飒爽军装、或穿传统旗袍、或着西式正服,一身造型,钉住时代基调,也看出剧组追求历史实感的偏执。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1)

再举个例子。

宫门闭。

剧中一闪而过的,有满族婚礼、京戏、日本歌舞伎,还有良乡一记无奈的回眸,以及关闭的宫门。

看似寻常?未必。寻常场景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选择?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2)

良乡身为昔日的贵族少年,身后宫门对他紧闭,是否意味着他最终选择的道路,不再是充当晚清禁卫军,而是走出宫门,重启人生?

这些都是《人生若如初见》低调的用心。

剧集有版海报很有意思,飞檐耸立的中式建筑与汹涌而来的潮水各占画面一半,恰如剧中所呈现的新旧时期的交汇,以画点题,意韵深远。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3)

从物料看,剧集也处处透出电影质感和史诗风格,色调古朴清新,服化道精良,影像充满质感,既带着历史的昏暗感,又呈现出晚清难见天日的沉重氛围。

电影感之外,剧集又用大量细密的针脚,不动声色地编织出一副时代画卷。44 集的篇幅,讲述一代青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向前,走出一条正确革命之路的故事。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4)

近些年以民国时期为背景,展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创作格外蓬勃,相比之下清末民初推翻帝制、在变革中探索寻路的创作难度相对较高,作品少,而江奇涛,向来喜欢迎难而上。

剧集时间点,看上去大致是从甲午战争结束后到《觉醒年代》的时代全面到来前,有志青年交缠起伏的命运中,推翻了存续千百年的旧秩序,开始走向振兴中华、民族复兴革命道路的年代。

从江奇涛个人创作来说,就好像是一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前传。

相比后者更加确认的人物走向,这部剧的年代尚处晨昏未定开天辟地之时,五个主要人物被放进历史的浪流里激荡。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5)

有志青年,都相信靠自己的手,能转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但在意气相投中,他们又注定走向不同的道路,产生矛盾和分歧。

观众能看到的,是每个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以及最后能脱颖而出的是什么。

说白了,《人生若如初见》是一部需要你细嚼慢咽的大剧。

它不单单是要讲一个故事。

更要给观众和人物悉心构建出一个群体,一个环境,甚至一个激情荡漾的时代。

青春

说到这,其实不难发现。

这绝不是一部打着历史旗号撒狗血的爽剧。

它不会一味追求连续的紧张和反转。而把更多功夫花在人物内心的雕琢。

要想进入剧集的节奏,要读懂剧中的绝对主角:

李现饰演的良乡。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6)

他和魏大勋饰的革命党杨凯之、周游饰的北洋武右卫军李人骏,从他们三人成为最早一批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深造的进步青年,在邮轮上和俞天白(朱亚文饰)、秋红(春夏饰)相识开始,五人的宿命就紧紧纠缠,也由此折射出一部「少年中国」成长之路。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7)

吴越、李诚儒、刘敏涛等戏骨加盟,大概也会演绎出那幅时代画卷下,不同的历史人物。

剧中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摇摇欲坠,这群青年注定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受思想的洗礼蜕变,他们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少年中国」在变革中求独立、求振兴的缩影,但成长,必然经历阵痛。

看故事,李现饰演的良乡从最底层的军官到禁卫军参谋,一开始走上的是富国强兵的道路,但却深陷权力漩涡,满腔热血无处施展,最终认清此路不通,终究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魏大勋饰演的杨恺之,在延吉之战力挫日本帝国主义嚣张气焰,被誉为“戍边英雄”,但从故事走向看,他的命运,很可能是牺牲。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8)

周游饰演的李人骏,则很大可能会站在昔日好友的对立面上。

春夏饰演的秋红,剧中造型温柔,又带着一股冷清的神秘感,温婉的外表下藏着力量感。江奇涛一向善于在角色中注入历史人物原型,那么这一次,秋红背后的历史原型,到底是谁?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19)

目前最大的悬念,还是朱亚文的角色,俞天白。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0)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五个角色的意义,就是以革命者的视角带领我们回看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五人都在国家陷于水火之时登场,有人选择坚定投身红色革命,有人经历沧桑,有人挣扎陷于囫囵,其命运注定随着家国命运而错综勾连。

从现有物料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现。

克制、含蓄、走内心。不露峥嵘的表演,把人物在岁月中的年龄跨度、心境变化刻进肌理,入木三分。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1)

看得出,这次李现要演的良乡,比他过去任何一个角色都复杂,不仅要经历战场,更要经历人心战场。

要诠释的,是人物外壳下挣扎和复杂的人性。

拿捏好人物,从来是拍好历史剧的密码。

这些或被大浪淘去,或被泥沙掩埋的人物,都有值得在屏幕上闪耀的一面。

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观众感受他们的血肉。历史剧才不会成为单纯的“编年史故事”。

而是把一个个人物群像立到人们心里。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2)

由此,观众才会自发地接近,走向这段历史。体会到无论历史如何翻云覆雨,少年中国,最珍贵的,从来都是——

少年

为什么江奇涛要把自己封笔之作的主人公,定为一群少年?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或许他要的,就是少年中国这份少年志气。而对国剧来说,或许也需要这样一群少年。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3)

因为在这个流行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五分钟看完一整部长剧的时代,观众很可能会问,它到底讲了啥?

现在看,《人生若如初见》应该会有意杜绝直给的叙事方式。

也没有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花样百出的手撕和狗血。

更不会让男主每一集,都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它敢于让观众,进入历史。

这是一部编剧为观众打造,李现们为观众演绎的“史诗”。但何为史诗?

不是时间跨度长,出场人物多就是史诗。

关键在于,能不能拍出历史的浩荡和人物的宿命感。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4)

真正的史诗,是在人物命运里种下一粒种子,让剧情开枝散叶,看他如何在同命运的抗争中,走向预设的终点。

这就意味着,有观众可能无法适应这种逆潮流的“慢”。

毕竟,这代年轻观众习惯了看反转短视频、看爽剧,但史诗的厚重感,不是一时一刻能够消化得了的。

真正的史诗,恰是一种由精密的布局、绵延的情感共同创造的回甘。

所以这部剧更需要李现,春夏,这些年轻演技派演员,带没耐心的年轻观众,找回耐心,坐下来,看一段历史岁月中,少年人经历的少年中国。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5)

值得一提的是,李现在大火后,并没有继续出演偶像剧、小甜剧,而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接拍了这部现实大剧,已经有营销号提出疑问:作为流量明星,这样值不值?

但如果李现根本没把自己当流量明星,而是把自己当成演员呢?

为了这部剧,据说李现学习骑马、学字、练习独特的口音、战争中的作战手法,这一切,不正是一个好演员,应该做的。

看起来,是不如甜剧爽剧火得快,但成为好演员,没有捷径。

最后说一点,《人生若如初见》是编剧江奇涛第二部以诗词命名的作品,之前一部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生若如初见”化用自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首句,看似与江奇涛以往创作风格有所出入。

但应用到剧中,却给了一个意义全然不同的英文剧名“A love never lost”(永不消逝的爱)。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6)

但人间爱,只能是个人的小情小爱?是不是可以引申到对家庭的爱、同袍的爱,乃至对国家的爱?

又是否因为有这一代代青年绵延不绝的爱,少年中国才会有振奋向前、挽救于万一的动力?

对于剧名,剧集的史学顾问简木生是这样解读的:

“这是一代人的救亡图存,在时代翻滚的浪潮中他们留下了痕迹,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彻底吞噬,有的则最终成为灯塔,照亮着后来者们将要前进的道路。这是属于他们以及那个时代‘初见’的故事。”

李现民国古装(李现民国造型绝了)(27)

史诗故事里,主角的伟大,往往离不开悲剧,《人生若如初见》,当然也预示着主角们终将分道扬镳的可叹结局。对于那群少年来说,终不是所有人都能选中那条正确的路。

但个人的悲喜,才成就了史诗感的底色。

李现曾表示,希望《人生若如初见》这部剧未来能成为他的一部代表作。少年郎的代表作,也是江奇涛编剧的封笔之作。

这不是一部爽剧,但好故事,永远值得细品。

人生若如初见,何必秋风悲画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