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在说闭环,它是什么意思?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因为用这个词汇的人多,似乎已经有约定俗成的意思了,但是在百度上寻找答案却还是云里雾里,没有准确的说法。 两年前,知乎上有一篇短文《闭环意味着循环》,介绍了星巴克是如何做闭环的,大抵意思是说,星巴克首先是满足客户的第一个需求,在满足了以后,再有层次地一环环满足不断产生的需求,直到生客成为熟客。

怎么才能做到闭环(许多人理解的闭环)(1)

看完文章,我对闭环的理解有了第一层的理解:企业在满足了客户的第一个需求以后,并没有停止,随即又埋下了客户产生第二个需求的诱果;在第二个需求被满足以后,又设计了第三个诱果;它们是循环设计的需求→满足→再需求→再满足→再需求……,它们都在一个系统里。称为闭环。 当客户的需求被你满足以后,客户实际已经对你产生了好感和信任,这种好感和信任是争取他们回头率的最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连续设计,好感和信任不会继续变现。 企业以自己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让客户在获得体验的时候得到了好感和信任。这种好感和信任是让生客变成熟客的首要条件,但是只有旋即的需求再设计,才可能加快生客到熟客的转化。 而这种需求的再设计,如果是在一个环里是最容易产生效果,就是第一个需求被满足以后,旋即抛出第二个需求的诱果,一环套一环。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可以始终伴随着客户的好感和信任。

怎么才能做到闭环(许多人理解的闭环)(2)

以后,我对闭环又有了更深入一些的理解:在移动端和大数据的条件下,闭环效果可以屡屡见效。互联网的闭环,可以是大数据和移动端的应用。大数据和移动端让客户对企业的好感和信任如影相随,一直觉得被尊重,一直有家的感觉。 在闭环的应用中,大数据和移动端让闭环的设计上了一个台阶。没有大数据和移动端,很难有高质量的闭环效果。 我最近接触了视频号以后,对闭环的理解又跨进了一步:其实,微信是一个最好的闭环系统。它不仅仅提供了企业对消费者不断需求和不断满足的可以循环设计的平台,而且里面有图文、视频、对话、社群、支付、商店、数据的“足不出户”的完美系统。企业不用担心“自己种树他人摘桃”的结果。这就是完美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