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科普

感觉统合的表现及训练方法(如何实施家庭感觉统合训练方案)(1)

感统必须坚持练,才能足量,才能收获预期的甚至超越预期的效果!

01

感统训练——只有坚持才能有效

惠心千爱湛江中心在一线工作中发现,只要家长坚持,只要家长在惠心千爱测评师或训练师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开展足量、针对性的感统训练,训练效果达100%。

最快的,一天就能看到效果,最长的,两三个月也会有变化。同时也发现,如果没有经过测评或者不按照测评师给予的方案随意带孩子进行训练,效果就不明显,或者前面一两个月有效,随后就遇到瓶颈,甚至起到反作用,有些孩子变得更好动,更不服管。

02

案例分享

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一对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夫妻,在2017年9月带孩子测评以后,拿到家庭训练方案后,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甚至把整套训练方案拆开来随意练其中的一两项,理由是孩子写作业慢,没时间。随后,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困难:写作业时写一个字停一分钟或以上、字是全班最难看的、分不清前后左右、理解力差、记忆力差……(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不是感统训练后才出现,而是原本孩子的身体能力就这样,这在测评时已经告知家长),直到期中考试语文40分,数学20分,这对夫妻才决心把儿子的训练摆上生活日程。

虽然这对家长自身的感统状态较差,训练上没有什么引导技巧,家庭氛围也不轻松,但好在,这对夫妻非常有毅力,开始积极频繁地与测评师交流训练细节与技巧,坚持天天带着孩子练习,一个月后终于迎来孩子突如其来的变化,夫妻俩都被惊呆了!这对夫妻慨叹到:“磨刀(感觉统合训练)真的不误砍柴功(写字、学习)!”

03

经验分享

还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证明:坚持就有效!坚持不了就没效。

万事开头难。在家庭中实施感统训练,起初阶段是比较艰难的,家长难坚持、孩子没有太久的积极性。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攻克这个难关,下面我把很多家长的成功经验总结分享一下:

1

首先要对感统有正确的认知,要清晰地知道感觉统合训练能让健康的孩子更优秀。

2

固定训练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来练习,养成习惯。

3

回归童性。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玩的,当孩子真正感受到训练是游戏时,他会很期待。

4

合理期待。爱与尊重和针对性感统训练分别是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左右手,孩子感统失调所形成的问题是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累积下来的,是错误的教养方式或者是不良的家庭环境所造成,所以,尽管家长已经意识到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期待一训练孩子就变。

5

引导技巧要灵活。在训练中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爱好、个性特征等来变化引导技巧。

6

学会细心观察。家长要学会细心观察,当观察到孩子有情绪不良、能量不足、精神疲倦、生病前兆等状态时要减量或停止或者把主动刺激变为被动刺激,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对训练产生厌烦或恐惧时才停止。另外,学会观察孩子细小的进步,坚持训练的动力才更足。

7

定期调整方案。同一套方案,长期练习,弊大于利。一、容易失去兴趣;二、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三、容易引起神经冲动。四、变成体育运动,不能进一步刺激长新的脑网络。所以要及时找测评师调整方案。

8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陪孩子长期训练对家长是很大的挑战,家长需要保持能量,吃好,睡饱,休息好,还要放平心态。

9

参加家长交流群。集体的智慧可以给人力量和希望,在团体中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劲。

10

参加感统训练师课程。通过学习感觉统合训练师课程,家长可以运用感统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孩子,宽容他人,同时,可以用所学到的训练技巧和方法帮助自己调整感统状态,自己状态好了,能力强了,就更能轻松地引导孩子训练。

11

全家一起练,是更理想的状态。家庭是一个系统,各成员之间互为环境,一人变,其他人也会跟着变。家庭中感觉统合能力相对强的一方是家庭良好环境的创造者,需要自己先动起来,再吸引其他成员一起动起来。(文/戴思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