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号,南京市投放了第三批1000吨储备肉,相对便宜的猪肉价格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这些储备肉从哪里来?又为何只投放1000吨?近日,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实地探访了江苏省储备肉专用库。


1月10号一大早,锁金村苏果超市的猪肉摊位已经忙开了,南京市第三批储备肉这天正式投放。超市营业员介绍说,这一批冷冻肉是当天早上运达的,由于价格较为便宜,刚摆上货架不久,就吸引了很多顾客来到摊位前选购,“这是政府储备的猪肉,为老百姓省钱,这个低价格今年是最后一次。”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1)

由于国内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近年来,大多数市民已经习惯了冷鲜猪肉。对于储备冻肉的冷冻时间以及卫生与否,不少市民依然有些担忧。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2)

在浦口苏食肉庄的冷柜前,面对一块块切割整齐、成色相当的储备冻猪肉,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储备分公司经理、江苏省肉类协会副秘书长吴义清凭肉眼都能识别哪一块来自哪个国家:“它这个肉可能是美国的,这个可能是西班牙的。为什么能看出来是西班牙的?从加工来讲,一般来说欧洲的加工比较好,加工的精细度,你看它表面的一些毛都去得很干净。”

当然,这些肉来自哪里、什么时候生产、保质期多久,在苏食集团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储备肉专用库里,一条条、一项项,清清楚楚。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3)

每一批箱子上,还挂有一张保管卡,里面包含了验收人、保管员、负责人,职责明确。

江苏省苏食肉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静介绍,这一批储备肉80%来自进口,20%来自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

无论是进口,还是国内采购,入库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是把好来源关:“国外的猪肉进入中国市场,必须经过商务部批准,然后海关还有一个检疫(程序)。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的猪肉产品,应该质量是最好的。我们今年的储备肉大部分来自于欧洲,还有南美的巴西、智利。”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4)

其次,储备肉运输必须确保全程冷链不间断,避免因温度起伏变化影响产品质量,入库时产品中心温度控制在-18℃以下,为了保证这一温度,储备藏库内的温度计指针一直保在-20℃左右。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5)

进入冷库前,记者淋了点小雨,走进库内,头发上的雨滴很快就凝结成了冰渣。江苏省苏食肉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静介绍说:“因为国外的速冻技术比较先进,他们的猪肉产品保质期是两年。它是速冻,速冻好了以后运过来,过来以后我们的冷库要保证在零下18度,就可以把储备肉保存下来。”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开始改革和完善储备肉制度以来,“储备的冻肉”就一直存在。而且根据要求,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国家储备肉随时都在进行轮换,你吃到的肉最长时间也只冻了4个月左右。

眼下,由于需求旺盛,储备肉轮换频率加快,冻肉储存期更短了。在仓库内,记者和吴义清任意挑了一些进口冷冻肉看了看:“这是来自荷兰121工厂的猪后腿精肉,是2019年10月1号生产的,保质期到2021年的4月。”

走访时,张静的电话不停响起,作为省内较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和肉类食品经营企业,苏食集团还承担了部分省级储备肉的任务,2019年12月28日起,江苏省启动省市两级储备肉投放,全省将以低于市场价10%左右的价格,择机投放1万吨储备肉。目前,苏州、无锡、淮安等地均开始了投放工作,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有的地方一开市即被卖空。张静介绍,中央储备肉是中央财政兜底,它打压的是国际市场;省级储备,比如说江苏省,保障的是江苏省一些特殊的群体,像大学食堂、社会福利院;市级储备是保证城市供应的,防止市场短缺。

大家需求这么大,为什么不能多投放一点储备肉,而是要按照计划一步步来?据介绍,投放猪肉的量也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定的,也不能投放过多,它需要就是保持市场的平稳。

记者手记

储备肉到底是什么样的肉?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穿着军大衣走进了江苏省储备肉专用库,层层叠叠的一箱箱冷冻肉摆放整齐。库内零下20度的温度保证了这些冷冻肉的品质,不易腐坏。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国外进口的优质猪肉外,另外20%来自国内企业的储备肉质量同样让人放心。在苏食公司位于盐城大丰农场的生猪养殖基地,猪24小时吹着空调,每5分钟还有“保姆”打扫“房间”,居住环境非常优越。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肉类生产企业严抓卫生标准的体现。为了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真是“太拼了”。

储备肉是什么样的肉(储备肉到底是什么肉)(6)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丁凤云、朱亮、陈军、康兆锋(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