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玉金

通俗讲解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你经常使用的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是有争议的)(1)

一、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的理论》的3个基本假设

通俗讲解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你经常使用的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是有争议的)(2)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二、马斯洛的需求的5个层次

通俗讲解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你经常使用的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是有争议的)(3)

  几乎所有的介绍马斯洛的书籍都这样介绍他的需要层次论,但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完整。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作了更多的探讨。

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的观点仍然是最被广泛传播的一种。比如,奥尔德弗(C.P.Alderfer)于1969年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论点,认为人的需要不是分为5种而是分为3种:

①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

②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elatedness),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

③成长的需要(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

奥尔德弗需要论,简称为ERG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比较两种理论的不同点是:奥尔德弗经过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需要层次论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ERG理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理论,而且也提到了的挫折——倒退这一方面。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ERG理论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

(本文作者邓玉金是资深HRD,知名培训师,公众号:邓玉金人力资源实战,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