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之中,新冠病毒给日本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远不及欧美各国,严格自律的日本人民在疫情中的感染人数也远远低于西方各国。然而日本依旧是这场疫情之中最为“胸闷”的国家,2020东京奥运会延期给日本国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并不亚于疫情。

东京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能够两次承办奥运会的城市,特别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于日本国家和人民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二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之中开始了国家和社会的重建,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日本普通民众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经济奇迹,为日后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极大地激励了日本国民,除了1964由亚洲国家首次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以外,还有1958年竣工的东京塔。2005年上映的日本电影《永远的三丁目夕阳》在当年席卷了日本电影各大奖项,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重要线索便是当年东京塔建造的过程。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1)

电影围绕着一个名为“夕日町三丁目”的普通东京社区展开,几乎没有任何商业电影中常见的情节和套路,完全是日本底层民众的生活琐事。

杂货店老板茶川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东京大学高材生,这个怀揣着文学梦想的翩翩才子不得不为了生活而经营着家传的小店。他与隔壁美丽的酒馆女老板产生了莫名的情愫,两人还收养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

杂货店对面还开着一家简陋的汽车修理铺,铃木先生起早贪黑地经营着这个所谓的“铃木汽车公司”,好心的一家人还收留了从外乡来东京找工作的女孩六子。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3)

电影中最为让人意外的角色是这位性格古怪的社区医生,扮演者竟然是八十年代风靡亚洲的日本传奇巨星三浦友和。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4)

电影《永远的三丁目夕阳》故事情节完全与东京塔的建造毫无关系,然而电影中不时出现的处于不同建造状态的东京塔却成为了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画面。毫无疑问,当年的东京塔整个建造过程正是日本国民修复战争创伤的过程,东京塔的竣工也象征着日本社会从战争废墟中走向经济复苏。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5)

电影中各个角色奋发努力的精神风貌也契合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举国上下欣欣向荣的社会风气,这也许是《永远的三丁目夕阳》能够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引发日本社会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无论是落魄的文学青年对于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的憧憬,还是铃木先生立志把自家修理铺发展成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在“永远的三丁目”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6)

电影中另外一个有趣的情节让中国观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电视机开始走入日本普通民众的家庭生活。电影一开始,铃木家的孩子便不断地向家长询问着电视机送货到家的时间,强烈地向观众传达着当时日本社会经济复苏的信号。整个三丁目的街坊齐聚铃木先生家里看电视,这样熟悉的场景在中国内地八十年代也曾经出现过。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7)

间隔半个多世纪的两届东京奥运会带给日本国民的感受不尽相同,毫无疑问1964年的东京奥运让整个日本社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复苏,而2020年这届命运多舛的奥运会却让人感到一丝尴尬。经历过上个世纪经济奇迹和东京奥运的日本人如今已经垂垂老矣,随之而来的老年化也给日本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奇迹为日本社会带来了之后二十年经济繁荣,当时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几乎可以买下整个地球。随后由于日元升值所带来的“逝去的三十年”使得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在了经历过经济繁荣的老年人手中,结果就是整个日本社会经济发达而又停滞不前。老年人无意消费,年轻人缺少机会,整个社会崇尚着精致而又低效的“工匠精神”。这样一个“低欲望”社会在另一部荣获戛纳大奖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中得到生动地展现,两部电影所展示出来的不同年代日本社会有着天壤之别。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8)

永远的三丁目夕阳之下,日本社会已经从电影中“经济奇迹”时代走向了富裕而又平淡的后发达国家时代。电影中的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让许多日本人民怀念不已,然而这个时代也注定一去不复返了。

附:

《小偷家族》,平成时代的低欲望缩影

永远的三丁目里的夕阳经典片段(永远的三丁目夕阳)(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