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时常会感叹,老一辈的女艺人似乎总有一种坚毅的魅力。
哪怕迟暮,每每露面,也都是那般优雅从容。
就如几天前,林青霞在某平台发表了自己的专栏文章。
文首一张合照,让飘久久移不开目光。
来源| 南方周末
三位美人,走过或传奇或动荡的半生,如今跳脱出繁复的圈子和人。
孑然一身,相互扶持,温婉纯粹中更见坚韧。
感念之外,又不由想起,之前因独居而“被迫”挂在热搜上的刘雪华。
看这导语。
十年独居、24h开电视、空荡的家缺少人气……
这些细节摆一起,感其孤寂凄凉味甚浓。
果不其然,热搜之下,很快被“心疼”“心酸”刘雪华刷了屏。
一代琼瑶女郎,自从疑似“晚景凄凉",连往昔情事,也要跟着被拉出来唏嘘一番。
但实际,真有那么惨吗?
更有甚者。
不止聚光灯下的女演员,身边女性同样有此境遇:但凡提到独居,总会有一波声音先大呼“可怜”。
动不动,就给你脑补孤独小剧本不说。
哪怕你摆明说过得不错,还有终极拷问等在那——“那你老了怎么办?”
来源|《家族的形式》
女性选择独居这件事,怎么从年轻到老,都和“惨”分不开了?
还是先说回刘雪华。
事情的缘由,其实是刘雪华参加了一档社交观察类综艺,要在节目中与陌生的年轻人同住。
自然也就免不了,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给大家看。
就节目中的展现来看,刘雪华独居是真。
24h开电视、玩不来电子产品也不假。
可,就是和“惨”这个字半点都不搭边。
飘印象最深的是节目第一期,同住的第二个年轻人还没到。
先到的社恐星人拉宏桑等得心焦,坐立不安的样子,让飘隔着屏幕都尬到脚趾抓地。
但看刘雪华的回应——“不用等啊,做自己的事就好了啊”
不会被他人影响自己的节奏,如此松弛从容。
分明是对自己的生活,格外自在和满足才对吧。
再看刘雪华的日常,也印证了这点。
平日里自己看看电视、玩玩麻将,无聊时给家人打打电话。
日常起居有司机和阿姨照顾。
节目中唯一表露出的担忧,反倒是替节目组操心:
“我的生活太平淡了
你们这节目出来怎么看啊”
怎么看呢?
反正是没想到播后被做了这么一番解读。
刘雪华后来也在采访中做了回应——自己本就不爱出门。
早年生活就一直是深居简出,独居后同样。
和所谓的情伤、寡居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而一整天开着电视,也只是习惯打开。
对自己过往和生活,更是倍感满足欣慰。
“什么都试过了
没白活”
采访时,刘雪华全程态度淡然,回应得有理有据,足够堵住那些看热闹式的碎嘴谣言。
但,恕飘直言。
这事又是实在经不起细想的。
因为,要对自己的独居生活解释,才能不被说三道四,本来就是一种无奈。
一个人生活状态如何,过得好不好,本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
到了独居这,却更多陷入了一种“有罪推定“的怪圈:
要努力去证明自己过得好,不然就是“惨”,就是“让人心疼”。
前几年,张曼玉外出遛狗被拍,出来的新闻也极尽形容和渲染,就差直接给她写个“惨”字。
但仔细一看呢,“难掩憔悴”仅仅是因为穿着休闲,带着口罩。
而“性格孤僻”的证据竟然是“喜欢独居”。
其实张曼玉的状态究竟怎样?
从之前她在乐华七子的团综里做导师就能看出。
那股子掩饰不住的生命力和精气神,明明比节目中的大男孩们还盛。
谈起自己的新爱好和生活,更是热情洋溢,掩饰不住的充实和愉悦。
说白了。
对女明星独居曲解事实的解读,倘如只是鸡贼和冷漠地搏噱头,那的确可恶、可恨。
但更可怕的,却是“真的在心疼”的另一批人。
轻易定义个“惨”字,连独居者的真实状态都不愿去了解。
他们嘴上大谈悲悯,却置当事者的感受于不顾。
再“心疼”再“唏嘘”,实质也不过是一种撇脚的自我感动:
活在刻板印象里,用自己的滤镜,态度傲慢地看世界。
其实不仅老年女艺人的独居,总被揣测。
生活中如你如我,没有活在聚光灯下的年轻女孩们。
也会因为相对弱势,哪怕仅仅因为是单身,而被一些人,以 “孤僻”“不安全”的名义,把独居的“惨”和“不应当”坐实些。
仿佛,独居才是女性落难的根源。
这种逻辑背后,说到底,不过就是粗暴地,将女性生活的安全和幸福底线,设定为有人陪。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飘之前看到某乎有一条,询问独居女生下班后是否会孤独的问题下。
享受,不难受,反而是答案区出现频率最高的回答。
她们不是没有因孤独而迷茫、矛盾的时刻。
却也鲜少有过放弃。
因为,对很多主动选择独居的女生而言。
不必去应对过多的人,有充分独处的个人空间,正是她们舒适与安全感的来源。
于她们,独居不仅算不上勉强和将就,更是一种自我成全和满足。
这让飘想到了电影《刺猬的优雅》中,独守着一间小房子的门房荷妮。
在富人们眼中,荷妮不过只是一个寡言又臃肿的可怜门房,人前的生活是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
似乎只有猫和无聊的肥皂剧作可以作伴。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荷妮每日定时打开的肥皂剧,其实从来都是无声的。
在自己几平米的小房子中,她阅读、饮茶,喜欢列夫·托尔斯泰,喜欢在阅读时吃上一块黑巧克力。
在不大的房间中为自己辟出一方书房。
当沉浸于阅读时,荷妮彻底褪下工作时无趣疲惫的皮。
松弛的姿态里,自有一种平和优雅的迷人。
就像电影里,发现荷妮秘密的芭洛玛,将她比作一只刺猬。
刺猬的优雅,或许也正是很多女性独居时的写照。
不同于女明星,有足够的经济自由,支撑生活的从容。
之于普通女性,独居也许是为数不多,可以短暂地,不必为谋生的压力或身份所累,全然掌控和主导自己生活的时刻。
就像在那些跳脱开职业身份,女生们分享独居生活的帖子中。
飘能感受到的,也正是这种温柔和灵活。
即便是租房子,也想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把房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时给单调的日常营造些小情趣。
或者灵光一闪,突显的迷惑行为……
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活色生香。
个人空间的自由哪怕短暂,也努力去维护。
孤独,对于享受个人生活的人,并不全然是问题。
能够自己给自己以底气,是独居女孩们的魅力。
更是一种能力。
看到这,或许还是有人会杠——那底气从何而来?
自己住,生病了怎么办,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怎么办
以及最严肃的安全问题,能规避吗。
一句住得爽,住得自由,就能把这些问题消解掉了吗。
当然不是。
心理的舒适再甚,也不会完全抵消掉现实问题。
更别说,对于部分女生,独居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心向往之的选择。
而是出于被动的接受。
很多时候,女性独居都并非易事。
但,飘更要说的是,独居于女性,也绝非惨事。
因为如何去看待,如何去作为,才是造就女孩们独居底气的根源。
女孩们自己住,怕吗?
怕,当然怕。
生病时没有人照顾,不得不拖着不适的身体,独自往来医院求医时
会恐惧、会委屈。
水电家居突然故障,不知所措的时候。
会烦躁,会无助。
电话中听到家人的声音,独自在异乡过节,看到窗外灯火通明。
也会想家。
有时,一部恐怖片,一只突然闯入的异种生物,都能能让人秒秒钟破防。
门外细细簌簌的声响,和夜路背后陌生的脚步声,更是直接冲破心理防线。
然而,即便状况百出,威胁常在。
重要的是,女孩们也没有任由问题冲击自己的生活。
在有限的能力内,去预防,去解决。
克服自己本能的恐惧,去对抗。
甚至,吃力,也摸索学习着,去处理难题。
哪怕现状残酷,也在想尽办法保护好自己。
既然选择了独居,就努力维护好自己的生活。
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树立独居的底气。
在飘看来,这正正是独居女性最了不起、最应被肯定之处。
也是最不该被可怜,被形容为“惨”的原因。
就像《家庭的形式》中,独居的叶菜子所抱怨到的:
“从一开始
我就是以没有孩子为前提考虑人生的
老后所需的保险和储蓄也都在认真准备
现在的年轻一代总是被嘲讽
但是我们的确在脚踏实地活着”
而,如果察觉不到具体个体的努力。
仅凭个例和臆想,仅凭“人生就该这么过啊,大家都是这样啊”的传统规训,就来肆意评价别人的人生。
无疑是最荒唐且冷漠的解读。
“晚年生活太心酸
无儿无女成最大遗憾”
无论独居安全也好,对独居者的偏见也罢。
飘也始终不认为,这些应被视作女性选择独居的代价。
因为被伤害,被误解,从来不该是她们应当承受的。
更不是独居者这方的错:
不是太危险了,不要独居。
而是,是什么让独居变得风险重重?
这显然又是一个穿多安全,穿少活该的蠢问题。
女性选择独居,或许是选择自由。
但在打上自由标签之前,女性独居首先应是一个自由的选项,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中,不被差别化的选项。
自然也就不该,被各种侵害以及曲解污名化,加码风险。
在这种意义上,与其说我们在为女性独居“正名”。
倒不如说,我们对抗的是——对女性生活的侵犯,以及对女性选择的冒犯。
当然,这很难,有时也很无力。
但这种对抗背后的自由,本就是我们理应拥有的。
所以,在这种呼吁尚有些理想之前,倒不如先对独居女性说——独居也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