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这位老师的笔记让我豁然开朗!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整篇课文一共分为5个自然段,我们先把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1)

①段落大意的划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文章信息,

有个人叫曹操,在介绍大象不是买的而是别人送的;曹操非常高兴,所以带着官员和儿子一起去看这头大象。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2)

第二自然段写明了“称象”的原因。

又高又大的大象到底多重呢?大家都很纳闷。“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腿比作四根柱子,非常生动的写出了大象体型的高大。

第二自然段还出现了ABAC式的短语-又高又大,关于ABAC的词语再一年级上册我们就已经讲过,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往前翻阅一下,不做赘述。

第三自然段提出了“称象”遇到的问题。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家提出的“造大秤”的方法显然不科学,所以曹操听了“直摇头”,这三个字说明了曹操不赞成官员们的办法。

这里的“”我们也可以换成“不停地”或者“不住地”都是可以的。

第四自然段曹冲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3)

曹冲才七岁,其中一个“才”字突出和强调了曹冲只有七岁,年龄小,本领却大,善于思考。

曹冲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圆满的解决了问题,总共分三步,第一步大象赶到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也就有多重。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4)

这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平时老师教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就是上面用粗线标记的“把、再、然后”,这三个词让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衔接非常自然,简单明了!

第五自然段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微笑点了点头”和前面的“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曹操对曹冲的办法很满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和设想的一样,表示曹冲的方法真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②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

多音字

杆 gǎn 一杆秤

杆 gān 旗杆

量 liàng 力量

量 liáng 测量

近义词

下沉-下降 果然-果真 高兴-愉快

反义词

下沉-上升 高兴-难过

③词语解释

议论: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到底:表示深究,一般用于问句。

称:量轻重。

直摇头:表示否定,不停地摇头。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为止:截止,终止的意思。

果然:确实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等量代换”的不止有“称象”,刚刚提到的“词语解释”也会常常会以“等量代换”的方式出现在考试当中,说法就是“写出文中的近义词”。

文中一共14个二类字,10个一类字,在二类字里需要注意的是“曹、重、量”三个字的笔顺,这是一个易错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5)

④重点强调两个字

一类字里的“称”和“秤”是这篇课文需要重点强调的两个字,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弄混。要区别这两个字,同学们可以记住下面这个小口诀:“称”重要用“秤”。

“称”,这个字多数用于动词、形容词,常见的词语包括:“称重”“称号”;“ 秤”就是纯粹的名词了,是一种衡量重量的器具,一般组词有:“秤砣”“秤杆”。

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全文讲解(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6)

如果您有更好的帮助孩子来进行识记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学习。

我是小学教育淘气老师,感谢您的关注。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的重点圈画,关注以后大家就可以随时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