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随着偶像制造的过程越来越自动化,追星过程也越来越自动化。数据女工终于解放双手,互联网工具遍地开花。

虽有“轮博”软件星援App被封的前车之鉴,也没能阻止各路追星软件逐梦粉丝圈。新APP急于拥有姓名,已运营了多年的老牌追星软件也不想掉队,艰难地向“追星综合信息平台”方向发展。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1)

按说应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眼下追星APP的更迭速度却有些向偶像们看齐的意味。除了几款入局较早、已经形成一定品牌影响力的App,大量追星软件在互联网浪潮中经历着速生速死的轮换。

追星工具,只有你想不到

2019年,蔡徐坤一条转发数上亿的微博意外牵出了追星黑产——刷量App星援。用户可以充值实现对爱豆微博内容的定向转发。

星援App被查封后,类似的黑产软件超应援、爱应援、星小班等相继下架。但追星家族,可远不止刷量APP这一类。

一位饭圈女孩告诉硬糖君,现在追星早过了过去深夜轮博、时刻紧盯爱豆动态的“刀耕火种”时代,哪个追星女孩的手机里没有十来款追星软件呢?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2)

硬糖君搜集了目前市面上大约20种还在运营的追星软件,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种是功能性软件。像“追星女孩装机必备”的魔饭生App,通过绑定微博账号,实现一键自动提升微博搜索优质关键词指数,即饭圈所谓的“词条净化”;又如主打应援必备的手持LED弹幕软件——手持弹幕,用以在演唱会、见面会及机场接送机表白。

主打监控获悉明星社交平台动态的追星软件也不少。目前追星软件中的头部产品超级星饭团,便是从监控明星动态起家,只要明星发微博就会向用户自动推送,方便追星女孩第一时间冲向偶像微博下抢沙发表白;

追星软件Foll则主打搬运,在软件上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后,不必翻墙便能同步get到他/她的ins动态。同时软件自带翻译功能,不过翻译服务是要靠拉新或看广告获取的。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3)

也有一部分追星软件主打偶像资讯速递。比如2005年便成立的粉丝网,主打娱乐资讯整合,除pc端网站外也有自己的App。2018年,粉丝网与区块链项目FansTime合作,试图从粉丝经济中分一杯羹,不料遭到多家明星粉丝抵制,最终将粉丝转变为币圈“韭菜”的计划未能成功。

还有秀粉最常用的集资软件,以O!what、摩点网为代表。不过这两款软件也略有不同,O!what是纯粹的粉丝经济产物,除了应援外,其社区内所有内容也都围绕着明星做文章;摩点网实际上是众筹软件,除追星应援众筹外,软件上还有许多与追星无关的众筹项目。

最后则是各个娱乐公司开发的专属追星软件。其中最知名的应该是这次随河妹出征一起出圈的口袋48,由丝芭传媒研发,粉丝可以通过软件获取最新演出信息、抢票、看小偶像直播等。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4)

除口袋48外,还有基于快本家族诞生的快乐大本营app。觉醒东方公司也曾在2018年左右上线专属追星软件,但如今硬糖君在App Store中并没有找到它的身影。

虽然追星软件们侧重方向不同,但大部分软件都有如应援、公益活动等标配。粉丝只需掏钱,便有可以享受丰俭由人的应援服务。同时大部分追星软件与明星工作室、品牌方之间有合作关系,通过包揽业务等赚取相应佣金。

各路英雄竞逐浪

从追星软件背后的运营公司看,一类为互联网科技公司,一类则是艺人经纪公司。艺人经纪公司入局追星软件,无非是希望建立自家的产销闭环。互联网科技公司则冲着整个粉丝经济,谁还没有一个“平台梦”呢?

早期追星软件以获取海外明星信息及行程为主,头部产品超级星饭团、爱豆等都诞生于2013-2014年左右。随着限韩令的出现,追星软件逐渐将侧重点转移至国内明星身上。

本土偶像的崛起、粉丝经济的火热,曾令资本一度相当看好追星APP。

在一众追星软件中,起步较早的爱豆、饭团、超级星饭团及粉丝网都已经走到B轮融资。爱豆App在2014年获得经纬中国(A轮),宝璋投资、原子创投(天使轮)两轮投资,2016年及2017年又分别获得盛景网联等投资方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超级星饭团则走到了B 轮,同样经历了四轮投资,投资方包括Ventech China、Wicklow Capital、和玉资本等。饭团在2012及2017年分别拿到两轮融资。粉丝网则在2014-2017年经历三轮融资最终走到B轮。最后一轮融资中,粉丝网拿到来自36氪、汉富资本、行早金融及前海梧桐联合投出的1.5亿人民币融资。

其余追星软件则多停留在天使轮或A轮。集资软件O!what背后有来自太合音乐的支持,摩点网则获得新浪微博的投资。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5)

但大部分追星软件获得融资的最后时间节点多停留在2017年。此后虽然仍有人前赴后继进入追星软件市场,但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却少之又少。

一方面追星软件虽然数量众多,但头部效应已经形成。且多数追星软件无非是净化打榜、行程追踪、集资应援等功能,粉丝最常用的还是几款固定的老牌软件。

另一方面粉丝本身对追星平台没有任何忠实度可言,不过是谁家给的福利多就用谁家。不少软件在获得融资后通过“烧钱赚人气”获得短暂繁荣,很快粉丝便因无羊毛可薅而选择下一个目标。

而大厂则更倾向于在成熟的平台上推出增值追星服务,如爱奇艺泡泡、腾讯视频doki。不过这类产品也无非是锦上添花,粉丝对其依赖性并不高,甚至仅是选秀期间的“限定服务”而已。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6)

在资本与大厂的夹缝中,逐浪追星软件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个体户”。当年的违规软件星援核心团队便仅有4人,公司法人也是主犯的蔡某不过23岁,通过黑产轮博软件狂赚800万。虽说最终免不了身陷囹圄下场,但网络灰产嘛,想要闷声发财的人也不少。

同一个“社区”梦

从融资情况及软件更新、停止运营的状态不难发现,追星软件市场的“新人”是越来越难混。与此同时,追星软件越来越同质化,且目前多数难以将人气变现,更别提全面商业化。

早期追星软件以明星行程追踪为主;随后便是饭圈集资称王时代;在打投热之后追星软件转向一键净化轮博;随着轮博App被封禁、有关部门点名集资乱象,转型综合社区成为追星软件的新趋势。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7)

超级星饭团之所以能够坐稳头部位置,与其转型成功不无关系。从单一的功能性服务平台到明星综合信息社区,通过构建独家内容体系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同时提高品牌在粉丝群体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会反向影响明星团队的资源投放等,最终形成“强者越强”的局面。

以集资见长的O!what在转型之路上则走得颇为艰难。一位相熟的O!what员工告诉硬糖君,虽然外界提及O!what就会自动与饭圈集资挂钩,但O!what其实从2017年起就想摘下这一标签,但努力三年却始终未能如愿。

“集资的不可控性太大,之前几次被点名的大额集资活动或多或少和我们有关,所以我们一直想要转型成综合社区。比如推出自己的电子刊、和明星公司合作推出周边、组织粉丝公益活动、还有配合品牌做营销等等。但是推进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虽说与某位明星合作推出电子刊后,会有粉丝为了冲销量蜂拥而至。但热闹之后雁过无痕,大部分粉丝还是把O!what当做单纯的集资平台来使用。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8)

因此,虽然知道集资有可能祸水东引殃及平台,但在综合社区没有完全做起来之前又不能完全放弃。

余下的腰部追星软件,也在提供功能性服务的同时,试图建立自己的社区生态。如通过设立各类榜单及奖励机制,以此提升粉丝的在线时长。但这些追星软件自身影响力有限,粉丝打榜的奖励也不过是站内Banner位或开屏福利,吸引力不算大。

虽说饭圈女孩擅长为爱发电,但也还是肉体凡胎,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只能对市面上的各类榜单进行取舍,选择含金量高的榜单。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9)

为了让社区活起来,追星软件通过“盖楼”“抢楼”等活动,刺激粉丝发帖兴趣,但奖品的诱人程度又有限,多为明星签名照而已,粉丝盖楼热情同样不高。

依硬糖君看,这些腰部追星app最好的出路就是和腰部明星或新人偶像抱团取暖。这类艺人粉丝基数小,在大平台难以与流量粉丝竞争,但粉丝又需要与偶像交流的窗口。腰部追星软件可以邀请他们来直播、空降,且目测现在专搞“糊咖”的粉丝群体也越来越大哦。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10)

不过,多数粉丝还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自家爱豆。对于饭圈,圈地自萌就是个伪命题。主打粉丝经济的垂类追星软件,也因为这层原因,在粉丝心中的定位始终是“工具”而已。

工具性app的求存之道,是自app诞生之日便出现了的老课题。普遍的答案也就是由工具转向社区,也正是现在追星app们在做的事情。追星app们的优势是,相较于其他工具类产品,追星女孩原本就有较强的社交需求。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起势呢?硬糖君认真回想了下如今如雷贯耳的两大追星“圣地”:兔区和八组的发迹过程,似乎都是从全员彻夜讨论“宏迪恋”走向辉煌的?

哎哎哎,不知新社区们,有没有机缘遇到自己的“宏迪”了。

追星为什么越来越少(追星已经自动化到什么程度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