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1)

武松打虎的故事,尽人皆知,但真实与否无法考证。然近代却有位抗日英雄,曾真正打死过一只老虎,这还不算什么,他指挥的喜峰口一战,大刀首刃敌炮兵大佐于梦中,杀敌甚多,为长城抗战唯一胜利,日方朝野惊叹为明治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自此,二十九军以“抗日英雄”闻名华北,震惊中外,他——就是抗日英雄赵登禹。

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2)

赵登禹,字舜诚,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受当地习武风气影响,赵登禹从小拜师习武,对太极、八卦、少林拳术及刀枪剑棍无所不通,因崇尚民族英雄岳飞,于是矢志当兵,报效国家。1914年,赵登禹和弟弟徒步千里,行至西安投奔了西北军,成为冯玉祥将军第十混成旅中一名士兵,1916年因武艺出众,受到冯的赏识,调任至冯身边,成为一名随身卫兵。

1919年秋,冯玉祥部队调到湖南常德驻防,当时城北德山有虎患,经常出没伤害人畜,闹得人心惶惶。赵登禹听说后,立刻带领士兵上山尾追,围剿中老虎身中数弹,却没伤到要害处,慌乱中一头跳进江中欲逃。赵登禹见状,随之也跟着跳了下去,一人一虎从江中打到岸上,气急的老虎这时猛地向赵扑去,赵一扭身,随之跳上老虎背,挥拳猛打,经数次旋转搏斗,赵最终将老虎打死,围观人等无不拍手叫好。事后有人将照片和事迹登载于《湖南日报》,冯玉祥看罢,挥笔在照片上书写九个大字:“民国七年的打虎英雄!”

1921年,冯玉祥升任师长,二次入陕,获悉原上司陆建章被害与当地土匪头子郭坚有关,便设“鸿门宴”欲诛杀之。正当二人觥筹交错时,埋伏在屏风后面的士兵因争看郭坚长相,竟将屏风推到,郭坚见有伏兵,心吃一惊,掏枪便欲向冯射击,千钧一发之际,赵登禹越众而出,施展其所练功夫,一下扭住郭坚的脖项,只听“咔擦”一声响,郭坚脖子断裂,赵随之一枪结果了郭的性命。这一幕惊呆了众人,也更加赢得了冯玉祥的信任。

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3)

自1926年始,赵升至旅长之职,开始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并参加过西安解围战役,陕西剿匪战役,每次他总是率先冲锋,勇猛如虎,并多次受伤,深得士兵们的爱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各界民众纷纷示威游行,要求誓死保家卫国,赵登禹及其统率的109旅亦是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并咬破手指,以血书明志。可惜南京政府却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调处,下令中国守军避免与日军冲突,从而导致日本侵略军很快攻下关外大片领土,一路疯狂地向着长城扑了过来。

1933年一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平津危急,南京急电二十九军开赴长城御敌。赵登禹旅随三十七师赶到喜峰口,并立即投入战斗,黑夜中,全师官兵奋勇抗战,终于夺回喜峰口两侧高地,牢牢压住日军势头。次日凌晨,赵登禹、王治邦两旅悄然从左右两翼出击,以大刀、手榴弹和日军白刃肉搏,鏖战一日一夜后,双方暂时停歇,继而日军又增加兵力,发起猛攻,企图一举抢占山头,两旅官兵先是潜伏原地未动,待敌人行进到百米时,突然杀出,双方重新胶着一处,后日军见不得势,调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我方阵地,士兵伤亡惨重,赵登禹亲临火线督战亦受伤。

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4)

当日,师部总结教训,认为日军武器精良,不可正面与之抗衡,最好采用夜战、近战,借助恶劣天气迂回敌后,出其不意,袭击敌人。赵登禹当下请命,裹伤出发,带着士兵顶风冒雪,夜出潘家口,于拂晓前抵达敌特种兵宿营区。此时日军正自酣睡,赵登禹大喝一声,指挥士兵冲进敌营,手持大刀一路狂砍,并手刃日炮兵大佐于梦中,毙敌虏获甚多,终于夺回喜峰口,此乃长城抗战唯一胜利,给予狂妄的日军一次沉重的打击,事后,日本朝野大为惊叹:此乃明治建军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自此,二十九军闻名中外。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此时,赵登禹率一三二师驻守河间、大名,不久接到上峰指令,赵师集中永定河以南,一个团进驻北平,该团到达南苑团河时,正遇敌兵截击,伤亡惨重,赵登禹率余部汇合佟麟阁死守南苑,7月28日拂晓,日军开始向宛平、八宝山、北苑一带发起进攻,又另派三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飞机30架向南苑进攻,当时南苑有官兵大约2000人驻守,日军先以猛烈炮火向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接着以一个联队向我军阵地徐徐推进,眼瞅敌军距阵前大概近200米时,赵登禹一声大吼,亲率部队冲出战壕,手舞大刀,径奔敌人杀去,日军一时惊骇,急急向后溃逃。正当赵部穷追敌寇时,却遭到日军大炮的轰击,赵忙摆手部队暂停前进,却又担心部队败退,后方则危矣,因此下令急调预备队驰援,而他一手紧握驳壳枪,一手挥动红缨大刀继续向前冲杀,士兵们见师长亲自冲锋,无不热血沸腾,紧随其后大杀大砍,终于一鼓作气将日军驱退一里多路,杀得日寇不计其数,路旁到处可见横躺竖卧的日兵尸体。

南苑一带皆是平原,本就无险可守,我军虽迅猛向前,却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赵登禹回头见部下亦是伤亡枕籍,一时心痛,便下令退回阵地。正这时,敌人开始出动飞机凌空轰炸扫射,赵见退后也是无法减轻伤亡,索性下令冒烟突火继续向日军进攻,然而这时退去的日军却架起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一齐向赵部发射,赵部只好边打边撤,伺机再攻。

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5)

夜幕降临后,赵登禹见空中没有了飞机的威胁,下令所部夜袭日军。正当部队接近敌方阵地时,日军突然发射出数颗照明弹,突袭部队一下全都暴露在当下,赵登禹见状,毫不畏惧,继续带头向前冲锋,在经过大红门时,暗地突然射出日军几条火舌,赵登禹遭敌人重机枪袭击,身上一时连中五弹,犹如山岳般缓缓倒下,重重摔在脚下的农田里,胸口一时血流如注,然手中大刀却依然紧握。

这时,后援部队在佟麟阁将军的带领下迅速赶到,众人一面向敌人还击,一面哭泣着将赵登禹抬上担架,准备送往后方医院,但赵登禹却摆手道:“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原就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我惟一的心愿就是老母年高,怕她受不了惊吓,还请副军长派人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就没有别的心事了!”说完,头一歪,壮烈牺牲,这时疯狂的敌人继续向我军射击,佟麟阁奋起阻击,最终身负重伤,血流满地,亦是壮烈殉国。

抗日英雄赵登禹简介(抗日打虎英雄赵登禹)(6)

佟、赵两位将军是全国抗战爆发后最先为国捐躯的烈士,后方二十九军官兵闻讯,引起极大悲痛,他们呐喊着,踏着英雄的血迹,继续奋勇冲锋,终于攻下日军阵地。当晚,由北平红十字会将赵登禹遗体就地掩埋在大红门。消息传出,北平军民无不落泪,冯玉祥听说佟、赵两位袍泽一同殉国,不胜惋悼,挥泪写下长诗《吊佟赵》,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后死者奋力抗战,都奉你们为榜样。……我们全民族已在怒吼,不怕敌机如何猖狂,最后的胜利必在我方,你们二位在前面等我,我将不久把你们赶上!

作者:李广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