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3时54分,夏至《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太阳直射地球最佳位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阳直射地球最佳位置(人类史上太阳首次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中点)

太阳直射地球最佳位置

今日,23时54分,夏至。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古时称“夏节”“夏至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过了这天,北半球的白昼将开始日益变短,直到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此时节,恰逢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民间甚至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实际上,受岁差、章动和极移等影响,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目前,北回归线由北向南缓慢移动,每年平均距离约为14.4米,度数大约为0.46845秒。

岁差是指在天文学中是指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恒星年采用"钟表时"时间体系,回归年采用历法时提前计算出来的地球表面"真太阳时"时间体系。两个时间体系的时间差就是岁差。

章动是指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月球的引力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左右摇摆,这就是章动。

北回归线最北纬线在北纬24度14分39秒,最南纬线在北纬22度37分56秒,平均值(中点线)大约在23度26分17秒,南北距离相差约180公里,北回归线的完成往返周期时间大约是37158年。

根据可查阅资料,2009年6月21日,此次夏至是人类有文明史以来首次迎接北回归线经过中点线,即北纬23度26分17,大约在11300年(即再过9281年),北回归线将移动到最南端(北纬22度37分56秒)。而下次北回归线过中点线要再等185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