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刘伯温,吕昶以及宋濂等人的努力下,明朝国力逐渐上升,身为宰相的李善长却不务正业,搞阶级斗争,但到最后都没有斗个所以然来,后来怕事情败露,只好向朱元璋请辞归养故里。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1)

1、高居相位,小国朝贺

在李善长走后,胡惟庸则身居宰相职位,虽然李善长是胡惟庸的恩师,但胡惟庸自己对大明的功劳还是有的,也不在李善长之下,所以也深得朱元璋的赏识,但是胡惟庸在掌握宰相职权后,却也步入了自己恩师的后尘,而这一搞就把自己的美好生涯毁了,还被朱元璋诛灭九族。

朱元璋去黄山避暑后归朝,回来的第一件事就听说刘伯温惨死,朱元璋含泪命令二虎的锦衣卫开始搜集大臣们的有关犯罪的证据,没有过多久,朱元璋就掌握了包括胡惟庸,蓝玉等人在内的所有罪证,而朱元璋只是缺少一个机会去向胡惟庸挑明,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会因为一个小国使臣的朝贺而被点爆。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2)

第二天的早朝时,朱元璋提及了此事,而负责接待外国来贺的明朝礼部,却说自己已经上报中书省了,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所以也就没有处理好使臣的问题,而身为中书省宰相的胡惟庸则认为,这完全就是礼部失职,就算是礼部没有得到中书省的批复,也不应该那样怠慢使臣。

2、欲盖弥彰,实属找死

看着胡惟庸和礼部官员之间的争吵,朱元璋立即叫停了,然后对这两位大臣说,不管是谁错,都有失大明的国格,而你们身为朝廷的重臣,竟然还在这里相互抵赖,这成何体统,随即命令手下,将这两位官员押进大牢,这也是朱元璋开始除害的开始。

在胡惟庸被抓进大牢之后,在退朝的路上,大臣们纷纷在议论胡惟庸被抓的事情,这时候的宋濂却认为这是相权和皇权之间的斗争,可是宋濂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身边站着的,都是锦衣卫成员,很快大臣们议论的事情就被二虎知晓,而二虎就通报了朱元璋。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3)

朱元璋知晓后,气也不打一处来,对宋濂的言论感到很愤慨,不仅觉得是在胡闹,也是在否定自己锄奸的功劳,直接骂宋濂是混账。

也就是在哪一个晚上,二虎还据实报告了有关一些大臣听说胡惟庸被抓紧大牢时候的情况,很多人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感觉失去了自己的靠山,在听到胡惟庸自己被抓后,各自也都慌了神,而这些大臣们越慌的,越受到朱元璋的重视,也被认为问题最大的人,所以早就被锦衣卫登名造册,以备后查。同时也就是在这一天胡惟庸被抓的晚上,胡惟庸的义子涂节当晚就去揭发胡惟庸,弹劾自己的义父,这也是第一个大臣站出来,揭发胡惟庸的大臣。

3、狗咬狗精彩戏码,胡相成痒死第一人

当然这个涂节在胡惟庸没有被抓之前,还是拿胡惟庸当做神仙供着,而胡惟庸被抓之后,知道朱元璋开始严查,为了自保,同时也是害怕,所以才站出来举报胡惟庸的种种罪行,还声称自己是被胡惟庸所迫害,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4)

当然胡惟庸被抓,虽然有些人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而整日失眠,但是也有一些大臣还是十分开心的,因为他们再也不需要看胡惟庸的脸色行事,自己上奏章也不需要在经过胡惟庸之手了,所以他们还是很高兴的。第二日,早朝被朱元璋取消了,但实际是朱元璋摆了一个局,让涂节和胡惟庸两人之间相互指责。

刚开始,胡惟庸被从牢房里带到朱元璋的面前,此时的胡惟庸也看到了自己的义子涂节,一下子感觉事情不妙,但是朱元璋故作镇定,对胡惟庸说就是聊聊天喝喝茶,放开地聊不需要紧张,好好和自己的义子聊聊,没有想到的是,在厅的两旁则跪着满朝的文武大臣。

就在当时的朝堂之上,涂节把胡惟庸所做的恶行全部召出来,两人立即在朝堂之上大吵起来,胡惟庸骂涂节是一只疯狗,不是人。而涂节则回击胡惟庸是一个欺君篡权的,欲行大逆不道之事的奸臣,还自称是五百年来第一名相,而胡惟庸则说,五百年来第一名相的称号则是涂节当时为了献媚自己所说。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5)

看着这两人在朱元璋的面前相互辱骂,朱元璋也感觉很滑稽可笑。于是朱元璋对他们说,你们之间的争吵比吃肉夹馍还舒服了,于是就叫二虎把朝堂两旁的布帘打开,胡惟庸和涂节一下子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么多的文武大臣跪在那里听父子俩之间相互指责罪名,胡惟庸立即知道了,自己没有活路了。

最后,朱元璋说到,一个姓胡,一个姓涂,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是糊涂,这还是人嘛?就像狗一样在一起互相咬啊!朱元璋直接问胡惟庸,根据律法,应该治自己什么罪啊?胡惟庸则说,做皇上的还需要依律行事嘛?想让臣怎么死就怎么死。

朱元璋回复到,听了你这句话,感觉自己心里特别舒坦。接着说到,你胡惟庸不是怕痒痒死嘛?于是就命令人,把胡惟庸绑在树上,让蚂蚁等昆虫逐渐侵蚀胡惟庸的尸体,直至死去留下一堆白骨。

胡惟庸为什么要叛乱(外国使臣来朝贺)(6)

总结:

胡惟庸的一生充满很多传奇色彩,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有功劳的,起初刘伯温对胡惟庸的看法也是挺好,明局势知晓势利,但是后来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两人之间却反目成为敌人,最后到了不是自己活就是自己被杀的局地。但是在历史上,留存位于现如今的南京市明城墙,则是胡惟庸一手监造的,他也开创了在城墙石头上刻名字的先例。

同时,在朱元璋前期和陈友谅决一雌雄的时候,朱元璋战船偏少,需要很多战船,这样的任务就交给了胡惟庸的头上,胡惟庸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朱元璋解决了燃眉之急,从这里还是可以看出胡惟庸有本事的,只不过自己最后被权利的欲望所迷惑,产生了对抗皇权的幻想,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以卵击石。

因为在元廷和陈友谅时代,都没有把朱元璋打到,同时在刘伯温和自己恩师李善长在的时候,也不敢这样胡作非为,何况自己还没有他们的本事大,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找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