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时任两江总督、封疆大吏的马新贻在校场阅兵完毕后,准备返回督署的路上时,被刺客张汶祥所杀。
当时刺客并未逃走,而是选择束手就擒,此事发生之后,整个朝野都为之震惊,而关于这这桩刺杀案的起因,民间也流传着多种多样的说法,不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应该就是“因马新贻渔色负友,于是张汶祥为友复仇”了。
“刺马案”曾经多次被改编为各种影视剧版本。
其中最为出名的,有张彻的《刺马》(1977),吴宇森的《喋血街头》(1990)和陈可辛的《投名状》(2007)。经过许多次的演绎,“刺马案”基本等同于“男人为兄弟义气走上复仇之路”的悲剧故事,这既是编剧需要的,也是最符合观众愿意的一个版本。
都知道当年吴宇森为《喋血街头》付诸了巨大的心血,其中有他对”爱兄弟,更爱黄金“的批判和控诉,还加入了对动荡乱世的描写,对兄弟间手足相残的愤慨以及对于战争意义的叩问和反思,具有非常浓烈的个人特色。
而同年导演午马也拍了一部”现代版的刺马“——《西环的故事》,两部电影的公映时间非常接近,一个是在8月公映,一个是在同年11月公映。
与《喋血街头》比起来,《西环的故事》貌似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黑帮电影罢了,它并没有太大的格局和视野,且受到《喋血街头》的影响也是颇为明显:它同样将故事背景放在了六十年代的香港,特别是开头三兄弟在街头打闹嬉戏的场景,甚至是背景音乐的节奏和格调,都会让人感觉到似曾相识。
如果以《喋血街头》来对照本片,那么郭富城就对应了梁朝伟的角色,郑浩南对应的是张学友的角色,罗美薇对应着的是袁洁莹的角色,而李子雄依然是那个卖友求荣,为了获取名利不惜踩着兄弟肩膀往上爬的大反派。没办法,由于李子雄当年在新艺城时期演过很多恶人角色,是鼎鼎有名的反派专业户,在这样一部正邪分明的电影里,他不做歹角,也没人做歹角了。
有意思的是,郑浩南跟“刺马”也有些缘分,由于后来他的演员形象定位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多出演一些变态狂魔之类的角色),在同样根据“刺马案”改编的《赤裸凌迟》里,他也扮了一回马新贻,至于“演得好不好”,那又另当别论了。
影片讲述了在龙蛇混杂的环境之下长大的郭富城,郑浩南和李子雄三兄弟,为了集体反抗黑帮的霸凌,不仅歃血为盟,还一同投考警察的故事。结果,只有李子雄一人“中榜”,郭富城和郑浩南虽然名落孙山,但他们还是通过源源不断地提供破案线索的方式帮助李子雄屡建奇功,不料后者的心里早已没有了他们,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利,地位和金钱越来越贪婪的追逐欲望。后来凭借收受黑钱而爬上了警队要职的他为了能顺利霸占张敏,在混乱中将郑浩南击毙。为了替兄弟复仇,郭富城选择走上了手刃仇人的不归路……
由”刺马案“派生出的影视作品,在故事情节上都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导演想通过它传达出什么层面的东西。张彻的《刺马》有“快意恩仇”的味道,陈可辛的《投名状》讲了人心和人性,而吴宇森的《喋血街头》,则是把他推崇的男人情谊反过来拍;而《西环的故事》在忠于“刺马案”故事架构的基础上,还引入了对60年代香港警界贪腐问题的影射和抨击,在“以大时代来讲小人物的命运”这点上,午马和吴宇森达成了共识,找到了共鸣。然而在票房回报上,两人也是“同病相怜”——《喋血街头》在公映后并不受观众待见,直到多年以后才被追认为经典,大制作的“下场”都这样了,《西环的故事》的票房成绩更是没好到哪去,它只排在当年票房排行榜第八十几名的位置。
尽管本片并没有《喋血街头》那样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它却胜在真实——那些底层小人物为了生存的苟延残喘和挣扎,一样让人触目惊心。而看起来很平静的镜头下,却处处蕴藏着杀机和不安的躁动。最后就连郭富城被判处极刑时,未婚妻罗美薇也显得十分镇静,这种镇静不仅让人感到害怕和绝望,也让人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现实。
即便你已经对”刺马“的故事了然于胸,但笔者坚信你依然能被片中的某些情节所打动。虽然本片称不上太优秀,但亦是一部可看性极强的及格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