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嘉德艺术中心举行的一场书画珍品拍卖会引发了全国轰动,一幅张宗宪收藏的齐白石《福祚繁华》,竟拍出了9200万人民币的天价。

这幅画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一眼望去,这幅画与齐白石的风格迥异,齐白石一生偏爱简洁绘画,可《福祚繁华》不仅是四屏的六尺巨幅画,内容甚至已经到达了过分繁密的状态,画面中充斥着芙蓉、枇杷等四时花果,远看花团锦簇,近看红红火火。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

《福祚繁华》

细细品味,这些美好意象中满是祝福厚谊,四屏画面中,齐白石分别留下了濒生、阿芝、白石翁、萍翁等名号落款。

四个名号一一对应金橘与芙蓉,雁来红与豆荚,荔枝与枇杷,桂树与牡丹的美好画面,齐白石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四段人生回忆转为一片福祚繁华,赠予了他的高山流水、他的知音胡南湖。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2)

胡南湖是何许人也?竟能让齐白石为他变了画风?

其实齐白石赠画,一方面是为了感谢胡南湖的帮助与扶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请求胡南湖为他的姻缘牵线。

“谁叫老懒反寻常,磨墨山姬日日忙。”

自古以来,浪漫的才子们通常都有着一段浪漫的故事,具有高度感知能力与独特见解的齐白石也并不例外。

大器晚成的他在经历了世事悲欢离合后,格外向往小桥流水的平稳,而正好他在老友胡南湖的家中寻觅到了这样一位知心人,那就是18岁的胡宝珠。

知遇之恩与牵线之缘结合,齐白石赠与胡南湖的这幅《福祚繁华》,完美体现出了当时齐白石内心浓厚的情感,与其说这是一幅给老友的“赠画”,不如说这是一幅给胡南珠的“定情信物”。

作为一幅与之前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白石老人直言:“余平生所作之画,最稠密以此四幅为最。”

《福祚繁华》很珍贵,珍贵到竟拍出了9200万人民币的天价,但更珍贵的却是齐白石与胡宝珠的老少情缘。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3)

大器晚成绽光芒

1864年冬,齐白石,原名齐纯芝,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以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一家人勉强过活。

齐白石自幼体弱多病,以至于父亲在教他犁地时,他身子过于瘦弱赶不动牛,父亲情急之下狠抽了牛屁股一鞭,牛受惊奔跑,反而将他拖拽甚远。

因着外祖父有一些卓越的眼光,早早就教了齐白石认字与文学常识,是以年纪虽小,齐白石也有些机灵。

于是在经过被牛拖拽的事件后,他深刻意识到了农耕改变不了自己贫困的命运,他发誓要改变自己。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4)

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专心的钻研起了木工,从此之后齐白石没有丝毫动摇,一心一意的汲取木工知识,为成为一名木匠而努力,他与绘画的渊源也在此时开始了。

某天齐白石和自己的木工师傅回家的途中,偶然碰见了另一位木工,师傅带着他礼貌退让,那位木工则大摇大摆的径直离去。

齐白石十分不理解,询问:“师傅,这个人怎么这样的傲慢?”

师傅十分无奈地回答:“他是做雕花小料活的师傅,技术比我们强,自然地位也比我们要高。”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5)

不服输的齐白石开始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做雕花小料活的师傅,为提高自己的雕花技术,他闲暇之余就会在本子上描绘一些简单的雕花小样,后期又开始从《芥子园画谱》借鉴灵感,采用“勾影”的办法开始自学之路,自创描绘花样。

就在这一次次的勾勒中,齐白石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在,那就是绘画,慢慢的他已经能靠给他人画肖像画养家糊口了,他也更想要系统的学习绘画技术,争取以后做一名画家。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6)

齐白石的志向,在同胞的三弟眼中无异是痴人说梦,三弟曾出言大肆嘲笑他:“你想成名成家,就是癞蛤蟆吃天鹅肉,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可命运就是眷顾又努力又有天赋的人。

恰逢齐白石有一家境富裕的同乡,名为胡沁园,为人善良内敛,喜欢提拔有才能的人。胡沁园不仅是一位乡绅,更是一位文人画家,平日里他最喜爱的就是收藏字画,其本身的作画能力也很优秀,擅长花鸟鱼虫的工笔画。

胡沁园偶然听说当地竟然有一位擅长画画的木匠,便心生惜才之意,便将齐白石邀请到了家中,你来我往之间,齐白石正式拜胡沁园为师。

学画多年,齐白石终于有了一位真正的绘画老师,不禁连连感慨:“廿七年华始有师”,而这位老师最常提醒齐白石的一句话就是:“立意、布局、用笔、设色,式式要有法度。”齐白石时刻铭记在心。

与此同时,胡沁园知道光掌握充足的绘画技巧还不够,他开始在方方面面为齐白石考虑,一边将朋友陈少蕃介绍给了齐白石,帮助他提升作诗能力,一边又开始给齐白石做一些所谓的“商业规划”。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7)

就在这个阶段,齐白石已经学会了工笔画和揭裱旧画的手艺,学识也显著增长,在一次诗宴会中,竟然写出了“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的诗句,惊艳众人。

之后胡沁园去世,齐白石作了二十多幅画在老师的灵前焚化,他说:“胡沁园不仅是我的恩师,更是我的伯乐和人生第一位知己,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老人家的栽培。”

可见齐白石的绘画成就属实离不开胡沁园的慧眼识珠。

小有所成后,齐白石为寻灵感开始周游全国各地,访遍名山大川,慢慢的岁数越来越大,他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之前与老师所学的工笔画技法也逐渐转换成了写意画,这意味着他的绘画技术走上了另一个艺术的小巅峰。

而他此时已经年近50,每天仍在勤学苦练,由此可见齐白石并不是什么所谓少年天才,他的成功来自于大器晚成。

不过之前只能算小打小闹,来到北京才是齐白石真正成功的开始。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8)

只身北上遇伯乐

53岁那年,齐白石决定只身北上,前往北京,在此地遇到了他的另一位伯乐。

第一次走出小城的齐白石,作为一个外乡人,起步十分艰难,在皇城底下,他看到了更多的能人与艺术家,此时没有背景的他,根本无人在意。

这也导致他无法看到更高规格的名人真迹,蹉跎一段时间后,自身的绘画能力并没有很好地提高。

再加上他一直住在法源寺,每天都到琉璃厂南纸铺卖画,除了几位老友偶尔出现之外,落脚之处无人问津,妻子、亲戚、父母都远在千里之外,几番打击过后,齐白石经常通宵睡不着觉,十分寂寞。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9)

此时齐白石内心已萌生了些许退意,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位贵人已经悄然登场。

此人就是陈师曾,他是江西人,在琉璃厂南纸店前的摊位看到齐白石的画后,直接敲响了齐白石住所的门。

正好陈师曾是当时北京有名画师吴昌硕的徒弟,深受其真传,在北京很有名气,齐白石对他早有耳闻。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0)

陈师曾

俩人志趣相投,有很多话说,陈师曾也趁机看了齐白石的作品,当下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你的画很有灵魂,但是细节部分不是很精湛,就拿你画的这个山来说,过于逼仄,如果将远近距离的山峦进行适当删减,再加上干湿画法两相宜,画面必定会更加简洁明快,你认为呢?”

齐白石深以为然,对陈师曾的指导和理解,他感到十分受用,之后他在绘画过程中开始下意识的将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结合,就此直接形成了我们后期所看到白石画风。

陈师曾和齐白石的知己情谊暂且告一段落,这时的北京,还有我们不得不提的另一位贵人,这位贵人与其他的贵人相同又不相同,他不仅是齐白石的知己,更是齐白石的媒人。

一天,齐白石在路边绘画时,引起了当时在政府担任要职的胡南湖的注意,看到了齐白石作品的刹那,胡南湖大为震惊,他感叹这些画的美好、齐白石画技的高超,于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在齐白石的画作边流连忘返,笑称,此类作品“一幅百金”。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1)

胡南湖

受到肯定的齐白石重拾信心,他虽与胡南湖年纪相差足有20岁,但在这一来二去中,俩人反而成为了至交好友,颇有些俞伯牙与钟子期“流水知音”的意味。

之后胡南湖屡次带着自己认识的一些权贵好友来赏析齐白石的画作,将他的作品极力推广了上游圈子里,帮助齐白石在北京立住了脚。

二人惺惺相惜,私交甚好,齐白石很感激胡南湖的知遇之恩,拿对方当真心好友相待,但是没想到他的一段情缘,也是眼前这位知己牵起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开头所说的拍出天价的《福祚繁华》,以及胡宝珠这位女子。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2)

花甲之年又一春:

胡宝珠本是胡南湖家中的丫鬟,年仅18岁,娇俏可人,行事之中又自带沉稳之风。

因着与胡南湖交好,齐白石经常受邀来其家中做客,一日,齐白石在胡南湖家中做客时,偶然望见了胡宝珠,竟一时挪不开眼睛,这一切都被好友看在眼里,当下胡南湖便有意无意的问道:“不知白石兄家中可有妻儿?”

这一问直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齐白石不好意思笑称:“家妻远在湖南、年事已高,老朽如今一人独居。”

话音刚落,胡南湖眼睛一转,立即提出齐白石如果需要人作伴,胡宝珠是个不错的人选,听了这句话的齐白石十分激动。

他已然动了想要将胡宝珠娶回家的念头,但还需要经过他原配妻子的同意。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3)

齐白石原配妻子名叫陈春君,是一名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15岁那年就嫁给了齐白石,从此相夫教子,贤良淑德,但是与此同时身上也有着一些旧时代女性的特点,那就是保守内敛。

齐白石决定来北京闯荡之际,为了能更好的照顾齐白石的家人,她拒绝了一同前往的请求,主动提出留在老家。

因此年过半百的齐白石在外漂泊时,总是自感孤苦伶仃,无人关照,孤单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内心。

陈春君也能理解自己丈夫的孤单寂寞,担心齐白石一人在北京无人照顾,于是在齐白石去信,询问是否同意纳妾时,陈春君反而认为齐白石自己有了中意的姑娘,是一件好事。

她十分大气,当下便同意了,并且细细嘱咐齐白石千万不要失了礼数。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4)

齐白石也明白这个道理,艺术造诣上有所成就的人才,在谈情说爱上既放肆又含蓄,齐白石虽已过花甲,但仍然十分看重提亲这件事情。

他左思右想,用什么能全了好友的成全和牵线,也能表达自己对娇妻的爱意呢?

斟酌之中他最终作了一副《福祚繁华》,抱得了美人归,55岁的齐白石成功迎娶了18岁的胡宝珠做妾。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5)

佳话频出相扶持

胡宝珠不仅年轻貌美,为人更是心灵手巧、成熟稳重,婚后不仅将齐白石的生活起居打理的服服帖帖,一日三餐都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绘画方面也和齐白石有很多话题可聊。

每当齐白石提笔作画时,她就会守候在一边沏茶、备纸、磨墨相伴,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之中,胡宝珠的绘画技术在丈夫的教导下也得到了非一般的提升。

据说有这样一则轶事,某天齐白石正准备创作《蜀葵》,刚拿起手中的笔,就发现胡宝珠竟然已经将自己准备用的墨,提前调配好了。

不仅如此,在齐白石作画过程中,只要齐白石一开口,胡宝珠就能默契的第一时间直接精确地调配出最适合的那个颜色。

齐白石十分感叹,没想到自己的枕边人竟然有这样的好天赋,他开始从最基础的静置物体和线条教导胡宝珠下笔,刚开始胡宝珠只会简单地临摹,后期脱离丈夫的教导,开始能够独自临摹。

最开始胡宝珠只是略有小成,临摹久了,出手的作品竟然到了分不出真假的程度了。

就连齐白石本人都直言真假难辨,这个发现让齐白石是又开心又担忧,开心的是自己的夫人在绘画上有这样的灵气,让人爱才心切。

担忧的是小妻子临摹的实在太像了,他害怕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会怀疑自己的作品出自自己夫人的手,平白多生事端。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6)

齐白石就曾在桌面上看到过胡宝珠临摹他的《双鹅图》与《群虾图》,吓得他直接在画作下面写上了胡宝珠临等几个字。

丈夫古怪的行为没有逃过胡宝珠的眼睛,知道丈夫顾虑的她,下定决心封了笔。

手上的功夫停了,眼上的功夫开始显现了,胡宝珠竟然能快速的分辨出哪一幅是齐白石的真迹,哪一幅是假画。

对于这个特长,齐白石很是好奇,忍不住询问宝珠:“你是何时学会的这一招?”

胡宝珠无奈一笑:“我天天和你在一起,这一招还用学吗?我一眼就可以看出你下笔的力道和落笔的方式,其他人模仿得再像,我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真假!

从此之后,胡宝珠总会给予丈夫一些绘画的帮助和建议,因此二人虽年龄差距大, 但是感情却日益升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齐白石将夫妻二人之间的很多有趣经历都写成了打油诗,年过半百的他在正值青春的小妻子的影响下,心态也越来越年轻,宛如一个老顽童,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7)

胡宝珠作品

琴瑟和鸣恩爱甜蜜

因齐白石与胡宝珠后成亲名气显著提升,他的门下弟子也越来越多,这些弟子年纪都与胡宝珠相仿,每次登门拜访时都会与师娘进行沟通与说笑,时间一久一些胆子大的徒弟,甚至在齐白石不在家中时,主动上门拜访师母。

因自身已经黄土埋了半截,齐白石总是胡思乱想,终于情绪爆发,在自己门口题了一幅字:“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直接将不要来找我妻子交谈写在了明面上,很多有此行为的弟子感到尴尬不已,从此之后行为收敛了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齐白石对胡宝珠的看重与爱惜。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8)

在原配去世后,齐白石直接将胡宝珠提为了继室,而胡宝珠先后为其生育有齐良迟、良巳、良年、良怜、良欢、良芷、良末四男三女,夫妻相伴20几年,这20几年也被称为齐白石创作的黄金时期。

不得不说胡宝珠确实是齐白石的良人,不过与齐白石相比,胡宝珠的身体不是很康健,在42岁那年就离世了,齐白石为此着实颓废了很久。

此后的日子虽然略显空虚,不过重新恢复卖画刻印的齐白石,在绘画路途中仍然勇往直前,先后被任命为中央美院的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中国画院的名誉院长。

最终齐白石于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19)

余秋雨曾这样评价他:

“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齐白石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

回首齐老的这一生,当初他的母亲攒了四斗米给他买了纸和笔,但是能力有限只供他上了半年的学,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普普通通的木匠逆袭成了一代绘画大师。

晚年齐白石每次回想起小时候的往事时,都会感叹:“穷过的滋味,只有穷人自己才清楚,那些贵族永远不知道。”

正是这种因贫穷而来的悲苦,让他在食不果腹中,知道能通过一支笔改变人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又是多么的值得珍惜。

品格上,齐白石老人虽贫穷但不卑微,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为了一己私欲答应成为慈禧的内廷供奉,在日寇索要图画时,更是直接闭门谢客。

齐白石最贵的一幅图(56岁齐白石娶18岁保姆)(20)

画工上,他满头华发也未停止过攀援,画虾就一刻不停地观察虾,画鸽子就买很多鸽子放在家中,废寝忘食地观察它们的游动、起飞、弹跳,这才有了一副又一副传神的佳作。

毕加索曾对其评价:“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齐白石,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明明没有着颜色,却能用画笔让人看到了鲜活的鱼和河。”

胡南湖病逝后,《福祚繁华》遗落到了收藏家张宗宪手中,一露面就拍出高价,在那展露的笔触间,我们看到了齐白石与胡宝珠的琴瑟和鸣。

而比起画作,齐白石的文人风骨更让人敬佩,出身普通又如何,只要你的品格高贵,照样能在这世间留下浓重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