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起于上古时代的古蜀语和古巴语,后来随着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不断变化。
四川方言可以粗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宋代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统称为"西语"。另一个阶段则是元代到现在的四川方言。元代时期随着蒙古人和女真人两次入侵,巴蜀地区人口剧减。于是到清康熙十年,清政府开始大规模往四川移民,这一过程整整持续了上百年,史称湖广填四川。
洛带客家文化就是典型的湖广填四川遗留下来的
现代我们常用的四川方言,就是在湖广填四川中逐渐融合演变形成的。在这一阶段的四川方言中,有一个字特别显眼,它一个字就有三种不同的用法,它一个字就撑起了近两百个方言词,它一个字就组成了无数的常用方言俗语,这个字就是“打”字。
“打”字在四川方言中经常作为辅助词使用,比如用在数词“十”之后表示概数,相当于“来”的意思。这种用法在老成都人嘴里还经常会听到,例如说“最近好久都没看到老李了,十打天都没出门吃茶了。”;打字也会插在某些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中间,或者跟数量结构结合,表示强调。比如“实打实”,“半打半年”、“三打三个月”等等。
“打“字除了加入上面团队做辅助词使用,也经常自己带领几个字组成固定的方言用词。比较常见的就是”打“字配上双音叠字。四川方言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叠字,其中又以成都方言为最多。有时候外地人听到成都人说叠字,还以为成都人在卖萌,其实已经骂了你千万遍了。
“先人板板哦,哪个往老子的阳台甩渣渣,到处都是瓜子壳壳和纸飞飞。“
“老张一做事就梭边边,一吃饭就垒尖尖。这种水垮垮的员工要不得。“
如果有成都人笑着对你说上面的话,千万不要以为他是在说叠字卖萌。你一定要录下来找懂成都话的人听听,说不定就是在骂你。
“打“字也经常有这种加叠字的用法。比如形容摇摆不定的”打摆摆“,形容聚集成堆的”打堆堆“,形容左右摇晃站不稳的”打晃晃“,形容转圈子的”打圈圈“,此外还有打漂漂、打圈圈、打哇哇、打转转等很多常用词。
“打“字在成都方言里运用十分的广泛,仅凭它的一己之力就撑起了近两百个常用方言词,可谓是”词多势众“。
在方言词里“打“字经常表示”做“的意思。比如比喻配对的东西配错了对的”打错亲家“,形容利用业余时间挣外快的”打野“,形容带头领先的”打头阵“等等一系列用法。
仔细研究“打“字组成的两百多个常用方言词里,有两类方向的词语特别有意思。一类是民国时候巴蜀地区袍哥人家常用的词,一类是和男女感情有关的常用词。
袍哥曾是四川基层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起源于明末清初,发展于清朝末年,泛滥于民国时代。袍哥无论清水或浑水,都有一套内部使用的"切口"(即江湖黑话)。这些"切口"在广泛使用中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至今还保留在四川方言中。
例如形容帮着一方说话或者斗殴的“打帮锤“,专指武术界的”打打行“,形容凑合过生活的”打滚龙“,形容大家凑钱吃饭,饭钱平摊的”打平伙“,朋友间简单招待的”打素堆“等等。可以说“打“字在袍哥的切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打“字另外一类有趣的用法就是常常和男女感情,婚丧嫁娶有关。
比如耍朋友时候经常干的“打波儿“(接吻),形容耍朋友时候故意闹别扭的”打柳连柳“,旧时形容男女交朋友的”打朋友“,形容心上人的”打心锤锤“,专指单身男女的”打单身“,专指离婚的”打脱离“,还有”打错亲家“和”打干亲家“等等。可以说一个“打“字就贯穿了四川人整个婚丧嫁娶的全过程。
“打“字撑起的近两百个方言词里,有些已经随着使用习惯消失了,有些却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日常口语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甚至被收编成为了”普通话“的一员。
打单穿,打急抓,打惊张,打脚,打梦脚,打烂仗,打脑壳,打燃火,打甩手……这些“打“字组成的方言词哪些还是你经常用到的呢?
更多趣味四川方言点击下方链接阅读
吃巴片,吃混糖锅盔,吃欺头,成都人在方言里头吃了些啥子
鸡脚神,亸神,胎神,细说成都方言里你不知道的各种神
袍哥,舵爷,哥老会,提口袋,四川方言里的”小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