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苦难我西行,何生红颜你倾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回眸倾城静听禅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眸倾城静听禅音(天竺之下真经如我心)

回眸倾城静听禅音

既生苦难我西行,何生红颜你倾城。

如何抹去你身影,如同忘却我姓名。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心恋我百转千回,快带我远走高飞。

念什么善恶是非,等什么望穿秋水。

任来世枯朽成灰,换今生与你相随。

耳畔回荡着熟悉的旋律,脑海中一道道画面浮现而出,世人都说八十一难唯女儿国最为凶险,因为那一关考验的是心,世间最难不过一个情字,纵然是圣人,也难免会被情愫所牵绊,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个世人眼中的圣僧,国王眼中的负心人,唐玄奘。

圣僧原名陈玄奘,因为被皇帝器重,封为御弟,故此而名唐玄奘,(这是西游记中记载的)玄奘出身在一个官宦家庭,而非西游记中记载的,父母被杀,长到十八岁才报了仇。

陈玄奘对于佛法起源于他的哥哥,渐渐产生了兴趣,在洛阳的寺庙中,从十二岁就出家梯度,玄奘好似被上天选中的一般,悟性很高,而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与佛有缘,也正是因此,玄奘很快便感觉到寺庙中的许多佛经都是缺失的,尤其是大乘佛教,由此原因,玄奘便渐渐生出了念头,想去西天,取到一些真正的经卷,解决一些佛教流派方面所产生的问题。

于是,玄奘便开始着手,屡次给李世民上奏,要求批一个出关的度牒,也就是西游记中所看到的通关文牒,不过李世民没有理他,就在当时来讲,唐朝虽然信佛,但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天下还是以儒家为主,而对于佛教与道教,尤其是道教,没有太多的接受,而对于佛,则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玄奘,得不到度牒,无奈,只好走私出关,出关到西域的时候,混出边关,就像大唐西域记中说的一般,然后从西域顺着现在的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然后到尼泊尔,而释迦摩尼本身是尼泊尔人,而非坊间流传的印度人,而且佛教在印度不是一直作为主流的宗教信仰的,而是印度教作为主流,不过佛教却起到过很大的作用。

陈玄奘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在尼泊尔等国家游学,直到遇见了印度的戒日王,两人谈论佛法,而戒日王对玄奘十分的礼敬,召集周边各国的诸多身具佛法的人召开了十几天的佛法辩论,而陈玄奘也在其中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天赋与佛性,印度各个邦国的人在辩论与对佛经的理解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于是,戒日王便用大象,承载着经书,以及诸多护法,在印度的各个邦国弘扬佛法。

但玄奘却是位爱国人士,对大唐念念不忘,于是,到最后,玄奘在几千卷佛经中选取了六百卷佛经,而戒日王也表达出了他对玄奘的爱戴,派遣诸多护卫,以及一些在佛法上玄奘的学生,带着印度的土特产,一块回到了大唐。

陈玄奘回到长安以后,也就是现今的西安,入驻大雁塔翻译佛经,而玄奘再次展现了他的天赋,可以同时由两三个学生给他同时念诵,而他一个人来翻译,其翻译的高深程度在当今仍然被佛教的高僧所赞叹。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历史对玄奘的评价与赞叹: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佛足印题记”残石的拓片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

至于西游记中所记述的女儿国,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故事,一种佛家与世俗爱情的碰撞,佛门讲四大皆空,色字头上一把刀,凡尘俗事对于佛门而言,或许是一种毒药,对于小编这种没有佛门所谓的慧根的人,想来是与佛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