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古人吹嘘最厉害的,当然是军队数量,张口就是带甲百万、持戟百万,无限夸大军队的数量。

战国时代,七雄混战,史书提到拥有百万军队的至少就有楚、秦、齐三家。

你比如战国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在游说齐王的时候对齐王说,齐国地方两千里,带甲数十万,怕他甚鸟的秦国。苏秦进一步补充说,光齐国都城临淄就有士卒二十一万。

苏秦说完齐王,跑到南方接着去说服楚王,张口又来,说楚国地方六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让苏秦这么一说,楚国地大物博,兵多将广,妥妥的天下第一强国,既然楚国这么兵强马壮,还用得着合纵其他五国联合起来抗秦吗?楚国一国把秦国料理了,再挥师东进,不就一统天下了?还用逼得后来屈原跳江自杀?照苏秦吹的,恐怕去泰山封禅,也轮不到秦始皇啊。

当时秦国号称强秦,秦军被山东六国目为虎狼之师,那么秦国的虎狼之师有多少人呢?不提以前别的时候,就说秦国最强的秦王嬴政时代,韩非子给秦王上书,曾经说秦国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1)

秦国灭了其他五国,又来灭齐国,先派人招降齐王,齐王胆小怕事,要去咸阳投降,即墨大夫来见齐王,劝说齐王跟秦国干,不能怂,即墨大夫开口就吹,齐国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

前面秦惠王时代,苏秦说齐国还只带甲数十万,到了秦王嬴政时代,刚过了一个甲子,齐国军队增长十多倍,竟然已经暴兵数百万了,这牛吹得让人不禁双击溜溜溜我嘞宝贝。

不但如此,三晋的韩赵魏不是被秦国灭了么,即墨大夫说,韩赵魏还有很多人不服气,大王可以联络联络,随便振臂一呼,在三晋之地还能聚集百万之众,怕他丫的秦国干什么?

可是当时齐王不傻,真要有这么多兵马,至于吓得要去咸阳朝拜秦王投降吗?

咱们就按齐国一百万,也别数百万了,按三晋勉强凑了一百万,这也两百万大军了,就算秦国真有百万之众,齐国这也是二打一,找一个靠得住的大将指挥,说不定还真像即墨大夫说的,反而把秦国灭了。

事实上呢?没多久王贲带着秦军,从燕国南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杀到齐国都城临淄,即墨大夫嘴里那数百万大军去哪了?怎么没挡住王贲?

不但战国时代的人爱吹牛,秦汉时代吹牛厉害的也不少。

秦末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手底下有大军四十万,对外号称百万。沛公手底下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这是鸿门宴的时候。

都说刘邦是流氓无赖,在吹牛皮上,他比先秦的诸先贤们收敛得多,不像即墨大夫吹牛吹到十多倍,刘邦也只敢吹个两倍。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2)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豪杰并起以逐王莽,王莽赶紧派司空王邑召集兵马平乱,王邑到洛阳后,在山东(崤山以东)各个州郡召集大军四十三万人,对外号称百万,也是大吹牛皮,说什么旌旗、辎重绵延上千里。

这特么首尾能顾得过来吗?大军主帅即便在大军中间,无论向前还是向后,传一道将领,传令兵就得跑五百里地,即便是六百里加急,马儿也得跑一天啊!

结果王邑这百万之众,被刘秀带领的八九千人,以一当百,迅速歼灭,史书说王邑军伏尸百余里。

《亮剑》里楚云飞说什么来着:“就是五万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啊”,王莽军这战斗力,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刘秀打了胜仗,被各路人马推举为首领,主要有城头子路、力子都两个部分的两路人马,城头子路兵马二十万,力子都兵马六七万,合起来不到三十万。

刘秀的手下一看王莽敢号称百万,凭什么咱不敢?刘秀手下有个叫任光的,开始大写讨伐王莽的檄文,在檄文里,动不动说刘秀带领大军百万将要灭掉王莽,频频把三十万夸张成百万。

刘秀后来灭了王莽,被推举为萧王,但是,天下还没统一,当时没归服的各路起义军还有不少,像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跟赤眉军又合在一块,跟刘秀干,也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光赤眉军就自称过军队百万,然而这帮人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被刘秀迅速剿灭了,只有赤眉军稍微难搞一点。

古代农民起义,往往都号称百万,这个吹牛的成分可能小一点,毕竟跟正规军不同,是个老百姓都能参加起义,西汉末年的赤眉军号称百万,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也不遑多让。

东汉末年,黄巾军号称百万。

黄巾军的首领张燕在黄巾军被剿灭后,继续领导过起义,由于张燕这个人速度非常快,起义军送他外号“飞燕”,他的起义军被称作飞燕军。

后来,其他的小股起义军陆续并入飞燕军,人马越来越多,号称百万之众,这些起义军,小股的两三万,大股的六七万,大都来自冀州黑山,统一起来又叫黑山军。

有时候我很纳闷,黑山军发源于冀州,号称百万,被灭掉后,袁绍成为一方诸侯,又是以冀州为根据地,也是号称“带甲百万”,冀州到底有多少人,够他们这么折腾的。

袁绍敢号称带甲百万,灭掉袁绍,统一北方的曹操,自然不甘落后,赤壁之战时,也敢称大军百万。

不但曹操自称带甲百万,他手下的将领也替他宣传,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要庞德投降,庞德大骂关羽,大吹曹操:“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3)

孙权一看,曹阿瞒,你是我的手下败将,也能号称百万,我怎么就不行?孙权手下的人出使魏国,见到魏文帝曹丕,孙权使者吹嘘说:“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八王之乱时,五胡乱华时,是个手里有兵的,个个都号称带甲百万了。

八王之乱时,齐王司马冏号称拥众百万,五胡乱华时,后赵石虎号称带甲百万,前秦符坚攻打东晋时,自称强兵百万,虎旅百万,南北朝北魏的彭城王元勰号称大军百万,就连北魏时农民起义军葛荣,都敢号称百万之众了。

到了隋朝,继续接着吹,比如隋文帝征高丽,号称发百万之众以伐高丽。

到隋炀帝亲征高丽,发左十二军,右十二军,总集平壤,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人。我就想问问,当时高丽总人口有几个二百万?

隋朝末年,瓦岗寨起义军号称百万,甚至瓦岗军首领李密都自己吹牛大军百万,我又想问问李密,你都有百万大军了,怎么反而投降李渊李世民父子呢?

唐太宗渭水之盟前,颉利可汗派使者入长安城吓唬唐太宗说“颉利、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唐太宗一看,都杀到都城长安大门口了,暂时还真打不过,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唐太宗李世民唱了一出空城计,还真就把突厥大军忽悠走了。

武则天时,大将军王孝杰在西北抵抗突厥契丹,也是号称百万,武则天身为一代女皇,气势上不能输给前夫公公唐太宗。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4)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时,拥有大军三十万,也自称百万,看来,百万大军是古代吹牛的最低下限,吹不到百万大军,不好意思称王称帝。

晋王李克用在唐末是一大势力,也自称带甲百万。

在唐朝以前,大部分号称百万的,吹牛居多,隋唐时人口增加,大军百万吹牛的含金量就高起来,到了明朝,号称百万,基本算是属实了。

根据史学家吴晗研究,明初,明军卫所军总兵力近三百万,靖难之役,南边的明军号称百万,就算被燕军打溃了,李景隆还能收拾残卒百万。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5)

成祖时,朱棣多次北征北元,京城附近常年聚集八十万左右的大军,当时有御史上书说:天下人民不下千万户,官军不下二百万家,诚令计口纳钞食盐,可收五千馀万锭。明朝实行军籍制,就算一个军户出一人,也二百万兵马了,可见,明军号称百万,应该不是吹牛。

然而,明朝中期就不行了,比如土木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号称五十万大军,有的史学家研究后说,撑死二十五万。据吴晗所说,很多已经当了逃兵或者兵员死了病了被吃了空饷。

无论怎么样,越是朝代远的,越是吹嘘军队多,动不动号称百万。

当然,有人说了,古代军队包括后勤、民夫、马夫等,所以敢号称百万。

然而,我还是觉得大部分有吹嘘的成分。

历史上真的是三千越甲吗(古代动不动就号称)(6)

比如秦朝,战国后期,总人口才两千万,拥兵百万的就有齐秦楚三国,这就三百万军队了,其他几个国家,我们就算加起来一百万,总的军队数量四百万了,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了,除去老人孩子和女人,还有多少能种地的?

再比如三国时期,三国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魏国也说自己百万,吴国也说自己百万,这特么就两百万了,大体上有吹嘘的成分。

只有隋唐以后,人口大增,到了明朝总人口上亿,号称百万,才可能接近实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