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旗鼓相当,彼此不分上下的对手。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现在半斤不是等于五两吗,和八两也相差太大了吧?那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呢?老祖宗为什么又这样规定呢?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1)

其实,这些个说法由来已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智慧。

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华大地那是诸侯多如狗。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每个地方政权在自己的领地都实行自己颁布的度量衡。天下苦”度量衡“久矣,由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商品很难流通。比如,秦国的小二给我上的1斤牛肉,到了赵国却变成了8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心里那个美啊,此时此刻,当赋诗一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也为了老百姓能够自由的生活,为了商人能正常的进行商品贸易。他开拓性的实行了大一统之后的第一个壮举:统一度量衡!不仅如此,他还统一了钱币、文字等,更是规定了文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2)

与现在的十进制不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实施的是十六进制,也就是规定1斤等于16两,所以半斤就等于了8两。习惯成自然,“半斤八两”作为一个成语就这样从古代一直流传了下来。

那你又知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要规定1斤等于16两,而不是1斤等于20两呢?

在当时,秦始皇制定方案以后,具体实施过程由丞相李斯负责。统一度量衡得先制定一个标准,李斯觉得“这还不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的事嘛!”凭借他丞相的智慧,刚开始的确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制定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上那是一帆风顺。但在制定重量方面的标准时,李斯碰到了钉子,冥思苦想了很久,连头发胡子都急地抓掉了大把,始终是拿不定主意,因为当时没有统一的单位啊。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3)

不得已之下,李斯只能硬着头皮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想一想,没有说一句话,只挥毫写了四个字“天下公平”。别人都说圣意难测,咱们李斯同学在皇帝身边摸爬滚打多年,对秦始皇的一言一行那是了如指掌。李斯便将“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加在一起为16,作为了重要的标准,1斤也就此被定为了16两,一直被后世沿用了2000多年。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这次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站在了前排C位。鲁班不仅仅是个木匠,同时他还是个发明家。秤自然是他的一项伟大发明,有了秤,自然需要规定标准。历史就是如此的相似,和李斯的情况一样,鲁班也愁定不下来标准,而且他也没有一个像秦始皇一样的顶头上司。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4)

半夜鲁班躺在房顶上,夜观星象,正好看到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一共13颗星,于是鲁班灵机一动,在秤上刻画了13颗星,也就是1斤等于13两。等到李斯同学接手度量衡这项艰巨任务的时候,由于13两不方便计算,于是他就在鲁班秤的基础上,加上了福寿禄三颗星。

从此,1斤就等于了16两。同时,他还将1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统统固定了下来。货物贸易彻底开始正常流通起来了。

其实古人这样规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寓意。做生意的人如果缺斤短两,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少了一两,就是减福;少了二两,就要减禄;少了三两,就要减寿.......总之,人在做,天在看,做生意的人不能昧着良心,不然必招报应。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5)

筷子为什么又是7寸6分呢?这里面又包含了古人怎么样的智慧呢?

筷子,作为中国人饮食上特有的工具,也是中华文明象征的一部分。事实上,一双小小的筷子也的确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合则万事生。筷子就是这种哲学思想最直观的体现。筷子,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所以我们常说给我拿一双筷子,而不是两根筷子,这就体现了阴阳密不可分的道理。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也讲究协调,不信你试试一根动,一根不动能不能夹菜,所以筷子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古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调和的思想。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6)

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传统的筷子,是大头方,小头圆。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在古人的眼里,地球是方的,天是圆的。所以方头的代表的是地,圆头代表的是天,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同时,筷子上的方和圆也体现着中国人”内圆外方“的做人道理,做人做事要遵循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筷子的长度7寸6分是在明朝的时候定下来的,7寸6分代表着人世间的七情六欲,这正好符合人的本性,提醒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民间的立筷子是怎样立(为何1斤定为16两筷子定为7寸6分)(7)

很多人认为,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是封建迷信,都是糟粕。其实大错特错,其实细细体味,里面有着古人丰富的智慧,是几千年来凝聚的精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需要知道自古流传下来的诸如筷子、度量衡等等,都有他们各自代表的意义,因为它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