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各地鳄雀鳝被捕获的消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最近的特殊干旱炎热气候,让很多河流和湖泊水位严重下降,鱼群存活的水塘区域严重压缩,水里藏住不大鱼。外来入侵物种的鳄雀鳝,因为危险和侵害生态,而借着水位降低的机会,被人们集中清除了,在“中国鳄雀鳝”被捕获的这个事件上,目前其实除了养殖贩卖鳄雀鳝的卖家之外(之前确实是法无禁止的行为),其他人都是输家,猎奇宠物养家是输家,自然湖泊生态是输家,抽水拉网捕捞的人们也是输家,鳄雀鳝也是悲惨,它只是生物本能生存而已,有原罪的其实还是人类本身。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1)

有一次我走进自然博物馆的标本馆,看见很多鱼类标本,旁边一群大妈经过,大妈指着各种标本一一看来,说这个我吃过,这个我也吃过,然后看到一个大型鱼类的骨骼后,说这个我没吃过呢。然后疑惑地看了看标本的铭牌,发现原来这个鱼已经灭绝了。在中国抓捕鳄雀鳝和无害化处理的时候,我发现还有生物保护基金会,正在保护墨西哥河流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活的鳄雀鳝,因为自然环境中的鳄雀鳝正在快速减少,这是一种活化石级别的古老鱼类。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2)

对于生物链中的动物,其实并没有善恶之分,其实并不存在邪恶和善良的区别,能在地球上生活的物种,都自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如果你在鲨鱼群里游过泳,用手抚摸过鲨鱼,和鲨鱼一起潜水,那你可能改变对于鲨鱼的看法,良好生态的海里有这么多鱼,鲨鱼就不会袭击人。如果你在熊猫保护区,见过被怀孕期熊猫袭击的牛遗骸,也许你可能改变对于野生熊猫的看法。自然界的生物不要去腻宠,应该有种自然敬畏之心,能够长期和谐,减少干扰的平行生活,才是种最好的结果。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3)

为什么鳄雀鳝在中国水域没有天敌,这个完整答案,你看完文章应该就能明白了。因为国内水域太安全了,鱼类进化缓慢。中国也有巨型鱼、江豚、鳄鱼,甚至至今还有湖怪传说(喀纳斯大红鱼),不过因为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变化,很多只有在特定保护水域和繁育保护区才能看到了,水域的区块化,以及现代捕捞技术,让大型鱼很难在野外自然生存并繁殖,一些中国特有大型水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白鲟、海牛等)。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4)

如果你来到一些原始丛林河流地区,比如南美洲或东南亚海岛,就会见到一个更为原始的生态系统,这里的鱼类都在不断地吃食物,让自己长的更大,因为原始水域基本规则就是“大鱼吃小鱼”,长到巨型体重之后,鱼类就相对安全了,才有机会活的更久,繁育更多的后代,自然法则进化中,让有巨型基因的鱼类发展了起来。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5)

你走进丛林地区的鱼市场,巨型的各种鱼类,会让你大吃一惊,而且这还是普通常规大小,河里的小鱼根本不在渔民的眼里,丛林地区的渔网都是大孔眼的。在这里的水中生物,体型大就是王道,就算是小鳄雀鳝一样会被普通大鱼吃掉,巨型的草食鱼类在河里也能抵御鳄鱼的攻击。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6)

原始环境的河流十分凶险,各种动物循环互相捕食,危险和安全没有白天和夜晚之分,没有一身坚硬滑溜的鳞片角质化外皮防身,还真是存活几率很低,在丛林河流中生存下来的水生动物,都进化出铠甲防御构造,甚至乌龟壳都可以抵御大鳄鱼咬合。鱼皮铠甲化很常见,越是原始凶险的河流里,这种装甲鱼皮就越坚硬,河里能活下来长大的,都是强悍的物种。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7)

丛林河里,装备尖锐牙齿和神经毒素的鱼类不少,随便参观一个丛林地区的博物馆,里面的各类动物标本和骨骼,都可以让你永远不敢在这的河里游泳,因为可能一瞬间,你就会在河里丢一块大肉。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8)

丛林河流鱼类,进化的全身都是防御“铠甲”和攻击“武器”,鳄雀鳝牙齿和嘴看起来虽然恐怖,其实它没有很强的咬合力和致命一击能力,反而丛林河里的很多食肉鱼类可以攻杀鳄雀鳝,只要是小的鳄雀鳝或生病鳄雀鳝,几十种丛林生物都可以置它于死地,天敌其实很多,只要体型比捕食的鳄雀鳝大就行。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9)

就算鳄雀鳄鳝的卵有毒性,抗毒的鱼类丛林也有很多,因为许多丛林动物天生就带有剧毒,毒性也是其群体生存的技能。鳄雀鳝的小鱼苗,更是毫无防御能力,所以鳄雀鳝才会需要产卵十万枚以上,估计实际成活率其实和海龟差不多。这些丛林河流里的危险特点,催生了水生动物的进化演变,造就了这里的神奇水生动物形态构造,也演化出了堪称鱼类活化石的巨大鳄雀鳝。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10)

在中国水域,鳄雀鳝被划为危险的入侵物种,而在美洲,我们看似人畜无害的亚洲鲤鱼,却被划为了严重入侵物种。其中的反差确实很值得思考,地球上的人类,在当今物种生存和演化过程中,目前处于一个什么角色和自我认知?很多基于动植物的活体商品交易,很缺乏基本管控和自律约束,往往是出了事后才亡羊补牢。其实丛林世界里,比鳄雀鳝还危险的生物还有很多,它其实不是丛林生物链顶端的生物。

鳄雀鳝存在了多少年(几条鳄雀鳝就被吓到)(11)

基于宠物饲养和植物欣赏的跨洲际物种运输、养殖,其实潜在的危险巨大,因为环境不同,生物种群不同,负面后果并不是常规逻辑可以思考出来的。全球的生物研究是门科学,靠宠物养殖来唤起人们对世界奇特动物的爱心和关注,本来就是一个悖论。养殖贩卖的人考虑的很少,玩宠物的人考虑的更少,以为所谓无害化处理就可以解决一切,但最后可能谁都不会是获利者,都是哭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