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移到《玉簪记》上同样适用,说的都是青春年少的爱情。

今晚(9月18日),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节目就将通过昆曲《玉簪记》中的经典唱段和歌曲《玉簪记》,和您聊聊这部戏。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1)

从上周五(9月11日)起,《打开文化之门》每周五由选题策划人张欣、主持人赵亮带来“十部戏、十首歌”经典昆曲系列。这一系列节目的推出受到了北方昆曲剧院“观其复”版昆曲的启发,“观其复”创作团队为每一部戏都创作了主题歌。在广播节目里,我们也尝试着把歌曲和昆曲结合起来,以更清新、明快的方式介绍戏曲。

“观其复”出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把“观其复”用于昆曲,有复归其本源之意。说白了,那就是复古昆曲吧,不过,既然是今人导、今人演、今人看,自然少不了把今人的理解注入。

在当今昆曲舞台上,《玉簪记》应该是除了《牡丹亭》以外上演最多的剧目之一。据导演张鹏介绍,“观其复”版《玉簪记》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复原了《同光十三绝》里的扮相。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2)

《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是十三位在同治、光绪年间影响非常大的京昆艺人的戏装画像,其中有一位朱莲芬,他在画中扮的正是《玉簪记》中的陈妙常,,一方面我们可以借此看到当时剧中陈妙常的扮相,另一方面,我们也由此可见《玉簪记》在当时的影响力。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3)

后排中间这位就是朱莲芬扮演的陈妙常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4)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唱邵天帅在“观其复”版《玉簪记》中扮演陈妙常

多数时候,我们今天在舞台上看到的昆曲扮相和京剧扮相是一样的。前辈老先生们演出的《玉簪记》更是经过了多年的打磨和舞台检验,从剧情到唱腔都再经典不过了。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5)

由上海昆剧院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岳美缇表演的《玉簪记》

作为张静娴和岳美缇的学生,北方昆曲剧院的邵天帅和翁佳慧很好的传承了这个剧目。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6)

北方昆曲剧院传统师承版《玉簪记》

正如《牡丹亭》有很多个版本一样,张鹏和邵天帅说,他们创作“观其复”系列是想给观众更多的选择。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7)

“观其复”版《玉簪记》

“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

这样清丽和婉的诗句是歌曲《玉簪记》的歌词,更是昆曲《玉簪记·琴挑》中的戏词。

《玉簪记》分为《琴挑》《问病》《偷诗》《秋江》四折,《琴挑》一折中,陈妙常和潘必正“以琴会友”,陈妙常唱了两首“琴歌”,分别是《广寒游》和《朝元歌》。

其中,《广寒游》唱道:“烟淡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阴,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这四句诗也被用作了《玉簪记》的歌词,但在创作时把最后一句中“玉兔”改为了“玉琴”,这样既符合剧情,又不局限于嫦娥的故事,实在是很高明的做法。

玉簪记昆曲谁唱得好(昆曲玉簪记情不知所起)(8)

9月18日晚7点至8点,欢迎收打《打开文化之门》,一起欣赏昆曲和歌曲《玉簪记》,并听“观其复”昆曲系列主创张鹏、邵天帅及歌曲主创左木修畅聊关于作品创作、戏曲传承的那些事儿。

资料来源:张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