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能顺利进行,有一场战争不得不说,此战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打?我在之前的文字中介绍了,应该说越南当时在苏联鼓动下,不断挑衅,甚至想当整合东南亚当个“小霸王”。因此最后我们不得不打,也是为教训这个想当东南亚“霸主”的小国。当时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高层还出访过美国。关于这件事以后在详述。今天主要聊一下自卫反击战时,我方一些作战计划及考虑的因素。

一二九师对越自卫反击战简况(对越自卫反击战时)(1)

雪藏策略?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虽然战争很突然,其实我军早已进行周密筹划和计划。当时我军分成东西两线,从东西两侧以钳形向越南方向。据有关资料记载,东线我军41、42、43、50、54、56等集团军,由许世友任总指挥。而西线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配属11、13、14军。

从资料来看,对越自卫反击战形成了东西两个指挥军团,有9个集团军29个步兵师,兵力达到56万。我军迅速在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向越南发起突袭。由于我军兵力对越军形成了压制性优势,而且所用的战术也很简单,基本以“平推”方式,不过这种战术也很有效。

其实在对越作战前,我方还有几套作战计划,这是作战必须具备的,不打仓促之战,形成几套方案备用。我军除了最后采取东西两线作战外,还有一个作战计划也在备用中,只是最后放弃了。

一二九师对越自卫反击战简况(对越自卫反击战时)(2)

据资料记载,这个作战计划更为大胆直接,由当时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查玉昇将军指挥作战时,还有50、54两个集团军配属作战。当时计划由西双版纳进入老挝,直接穿插到越南腹部,将越南“拦腰截断”。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后,越南北部的军队就会被“包饺子”,我们对北部越南就会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不过从实用来看,这一计划也是一个快速解决战斗的计划,如果成功后,实际就会提前结束对越自卫反击战任务。如果越南还想反抗,转身就可直逼南部越南。

为何放弃?

我国这个大胆备用作战计划也被称为“拦腰计划”,为何最后被弃用了,而是依然采用东西两线作战的方式?

主要还是目的所决定的,因为我国自卫反击战,主要目的只是教训一下越南,并未想真正想与越南大战。当然即使大战,越南也不是我军的对手。我军当时目的就是打灭其嚣张气焰,然后重创越军后结束战争。当时从时间来看,自卫反击战集中战斗只进行了28天。

一二九师对越自卫反击战简况(对越自卫反击战时)(3)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目的就是速战速决,本来苏联从后面支持越南,我们打越南没有快速解决,时间拖得过长,苏联可能就会介入,这对于我国是不力的。“拦腰计划”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

因此,我们放弃“拦腰”计划,主要着眼总体的战略目的,教训完后,然后就撤出军队,不与越军过多的纠缠。

也有人说,“拦腰”计划如果成功,不仅北部越南被夺下,而且我国能快速从越南撤出,并全身而退。但这个计划却把战争规模搞大了,苏联肯定不会同意,必然要出兵,那就不利于我实现战略。

一二九师对越自卫反击战简况(对越自卫反击战时)(4)

风险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国所用的东西两线推进作战方式很保险,也有效。在那种形势下,越南有苏联支持,而我军如果用“拦腰”计划,就不一定就能成功,会存在较大风险。

从作战计划来看,如要实施此计划,需要从老挝穿插过去,但老挝与越南关系很好,当时老挝对我国发起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有不满。如果借道老挝,需要万分安全,否则军队深入遇到危险,战略目的就无法实现。

从古至今很多战例都有变数,一场战役并非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打完后一总结会发现完全变样,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如果完全按照计划设想而实施,那不叫战争,那叫演习。

一二九师对越自卫反击战简况(对越自卫反击战时)(5)

“拦腰计划”的确是一个很妙的作战计划,但实施起来需要面对各方面因素,既要面对过境第三国的危险,还要考虑被偷袭,以及后勤保障问题。任何问题都无法确定影响程度多大,但不可能顺顺利利就实现。而我们从东西两线“平推”,既便于保障,又能快速回撤。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