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建筑小品,由于牌楼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建筑形态、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牌楼都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被视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成为代表中国古老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人文景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地位。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1)

历史上的苏式牌楼演变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对牌楼的精巧设计令人赞叹,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建筑艺术的活化石,今天就来看看苏式牌楼的建筑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苏式”是一种建筑形式的简称,苏南地区在古代为吴越之国。以苏州的太湖香山为中心,聚集了很多的能工巧匠,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帮派。以“香山帮”为代表的技术风格自然构成体系,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直接影响着“苏式建筑的式样”,故使古代建筑形成两大体系。北宋年间李诫修编的《营造法式》就吸收了香山帮的建筑成果。在明清时期,清帝多次巡幸江南,被诸多苏式建筑所吸引,不惜工本把江南园林照搬到北京城,并在三山五园大型土木。甚至一些管室内建筑以“官式”为体“苏式”为用,相互融合的天衣无缝。苏式牌楼并不局限于苏州地区,江南大多数牌楼都是“苏式”建筑,清代的江南主要指苏南和浙北地区,而现代的范围要广一些。苏式牌楼最明显的结构特色就是多为木石结构混合,既能体现木牌楼楼顶的装饰美观,又因为石材的立柱和抱鼓石让整体变得更加坚固,可以应对江南多雨的气候。

牌楼

木牌楼的榫卯结构组装快捷,方便维修,而且在牌楼的雕刻装饰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刚柔相宜的原材料在开采、加工、运输方面的优势是其他牌楼所不能比拟的,而且牌楼的特有部件斗栱,用木材来制作也是最佳的选择。所以木牌楼在所有牌楼中的占比是最大的。木牌楼有一个特点是“常修常新”,因为木牌楼上的斗栱容易受损,所以要几年一翻修。因为牌楼本来就是装饰性的建筑,所以失去原有形象就意味着坊主实力的衰败。苏式牌楼里的木牌楼现存遗迹最早的建于元代,就是苏州的北塔寺“北塔胜迹”牌楼。

南方地区受梅雨季节的影响,木牌楼受雨水侵腐不易保存,加上有些历史时期遭到过破坏,所以苏式牌楼里的木牌楼遗迹数量较少。苏式木牌楼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通过斗栱来增加体量感,使其看起来更加厚重,且斗栱在牌楼的逐渐发展过程中成为了装饰的艺术构件,这也大大提升了苏式木牌楼的艺术价值。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2)

石牌楼

石牌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坊柱,苏式牌楼多为木、石材质相结合,也有一些年久远的石牌楼。一般石坊多为方柱,柱顶多有石兽。石牌楼的楼柱和枋梁的结合部有雀替云墩,起到了承托枋梁、缩短跨度的作用。古代的官式石牌楼会仿木结构来建造,所以比起江南民间的苏式冲天石牌楼就要气派的多。

因为石材的延展性不如木材,所以民间的苏式石牌楼体量不大,这与徽式牌楼有着明显的差异。徽式的石牌楼多为冲天柱式,且方立柱较多,会在高度和开间数量上来显体量,而苏式石牌楼比较精巧,且立柱多为华表柱式,像南京夫子庙的棂星门和“沧浪胜迹”牌楼,就是典型的华表式立柱。

门牌楼

大多数牌楼都是没有门的,但是江南地区有一些牌楼是和门连为一体的,院墙正面都有随墙牌楼门。牌楼门也可以分为砖牌楼门和石牌楼门,江南也把牌楼称为“牌科”,石牌科门就是和砖墙体连做的石牌楼,往往是大门的一部分所以有门板。在苏州、南京等地方的商会会馆往往多有这种高大的石牌楼门。棂星门在牌楼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宋代以后棂星门多用在孔庙。有些棂星门上的匾额会直接写上这三个字,但是有些庙坛的石门上没有字。例如南京夫子庙的石牌楼上就有“棂星门”三个字。棂星门有的建在大门里,有的建在大门以外,且多有栅栏式的门扇。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周代的时候就有了《周礼》,民间和皇家都及其重视祭拜的仪式,所以棂星门式的牌楼就成了庙坛专用的仪门。江南地区的院前尤其多的会筑起门牌楼,像苏式的衣架式锦门牌楼,全国各地的门牌楼更是各有不同,千奇百怪,往往没有固定的形制,并逐渐演化为装饰的部门。

建筑构件特色

牌楼在历史的演变中实用功能不断的减弱,装饰性的功能不断增强,这就对牌楼的外观造型有了更多的要求,任何一座牌楼都会在美观上下功夫。牌楼的主要建筑构件有楼顶、立柱、戗杆、夹杆、挺钩、匾额、花板、斗栱、额枋等,并且其中许多构件都是牌楼所独有的。苏式牌楼虽地处江南,但牌楼并不像瓷器一样是以固定的窑址而命名,所以区别也是寓于共同之中的。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3)

楼顶、斗栱、花板、立柱是最能体现苏式牌楼特色的四部分建筑构件,苏式牌楼的楼顶体现了苏式建筑角檐高翘的特点,斗栱与枫斗的结合体现了苏式建筑特有的构件组成,也提高了斗栱的美观性,花板上的雕刻是凝聚了苏式牌楼艺术表达的部分,立柱的对联体现了江南文人质朴的文字和豁达的性格。

楼顶

古代建筑的楼顶有多种形式,建筑的顶部是暴露最多的、最为醒目的地方,所以也是的等级观念最强的地方。牌楼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有四五种,由低档到高档依次为悬山顶、歇山顶和庑殿顶,极个别为攒尖顶。牌楼的楼顶从材质上分两种,一种是灰砖建造,一种是通体琉璃。苏式木牌楼的楼顶多角梁多有嫩戗,而使角脊高翘,且苏式牌楼的楼顶不用铁挺钩。因为江南多梅雨,气候也很潮湿,木牌楼按上铁挺钩容易被腐蚀,所以就用木质挺杆代替。

古代建筑屋面两端悬出房山以外,称为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屋顶,大多为五脊两坡的,两侧的山墙凹进,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并订以博风板或有“悬鱼”。山墙上部的房山间在半腰上歇一下又出屋檐的称作歇山顶。大殿的歇山顶的山尖有山花装饰,多为金环绦带等贴金的图案或有下垂的悬鱼。牌楼也只有“小红山”,没有复杂的装饰。在古代这种屋顶的形式仅次于庑殿顶。此屋顶上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故又称九龙脊。例如苏州大报恩寺前的“知恩图报”就是歇山顶。庑殿顶的楼层级别最高,古代建筑中有“小称室、大称庑”的说法。庑殿就是大殿的意思,早在殷代就有这种广阔的庑殿建筑。庑殿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自宋以后又有了推山造法,使脊两端上桥形成抛物线。江南又把庑殿顶称为四阿顶。四阿顶也称为五脊顶,是由一条正脊、四条有卷的角脊所组成的四面坡屋顶。江南也有在四阿顶的前后坡又加上垂脊的做法。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4)

古代建筑的屋顶都有脊兽,苏式牌楼也不例外。北京故宫角楼共有三百多个脊兽,最上面的重要脊兽称为“鸱吻”。古代宫殿的屋顶除了正脊上的两条大鸱吻外,还有众多脊兽。牌楼的屋顶相对于大殿的出檐要小的多,其角脊较短所以脊兽也相对较少,最多的也就三五个,有的也没有“仙人指路”。苏式牌楼多有大翘角,所以有的就干脆不做小兽。江南的古代建筑不够皇家级别的,是不允许用官式龙头大鸱吻的。于是江南牌楼就出现了龙头鱼尾的脊兽,这样既躲过了皇家的追究,又满足了“鱼龙变化”的愿望。古代有鲤鱼跳过龙门就变成了龙的思想,所以人们认为高中状元就可以当皇帝的女婿。其实这是统治阶级拉拢知识阶层的手段,这也是下层文人想要改变社会地位而追求的捷径。于是古代建筑的屋顶上的“鱼龙变化”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斗栱

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就是斗栱。屋檐下榫卯连接的斗栱是中国古建筑所独有的,是最有特色的部分。榫卯结构因为是插接组合,所以不用钉胶,这种结构不但有很好的抗震性,而且修缮和更换部件也很方便。最初的斗栱是为了使屋顶檐出更长而特意设计的木架结构。木牌楼多用多用歇山顶或者庑殿顶,但是,无论房檐向外探出多长,它下面的支点都要落在额枋横梁上,这就要求建筑构件承托屋顶的面积要大,下面的落点要小。正是采用了斗栱这一构件,才使矛盾得到了解决。秦汉时代的恶斗拱很单一,发展到清代斗栱层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在古代,“斗”和“栱”分别都是量器,建筑上采用斗和栱这两种计量器具的造型,寓意着财富,是表现富足的象征。“斗”实际上是整个屋顶的支撑点,从侧面看,斗栱的“昂”更像是一排排伸着鼻子的老牛在屋檐下低头负重,而如意斗栱则把牛鼻子改成了一个个“如意”云头。有些牌楼的斗栱甚至做成龙头、凤头、象头等造型,这就突出了牌楼的装饰性。牌楼的斗栱最大的特点是前后对称河北左右一致。虽然各地的斗栱都有地域的特性,但也是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加工的。所以牌楼基本上不会出现结构、力学、荷载、比例等偏差而倒塌。梁思成所著的《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对斗栱的发展变化做出了精确的论述,即“一是由大而小;二由简而繁;三由雄壮而纤巧;四由结构而装饰;五由真结构而假刻的部分如昂部;六分布由疏朗而繁密。”

牌楼的斗栱与牌楼的式样有密切的关系,苏式牌楼的木挺杆上多用棹木装饰,棹木也称为枫栱,这也是牌楼所独有的斗栱。《说文解字》中对枫的解释为“枫,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大多枫栱为斜置的,不光是起到了装饰作用,还对风荷载由导流作用。在牌楼的斗栱中,“昂”是最具装饰性的。在宋代以前斗栱的昂是承托屋檐的大杠杆,它分为上昂和下昂。由于牌楼斗栱前后对称,到了明清时期,“昂”似乎成为了水平的替木而成为“假昂”,其结构功能已经落后于装饰功能。由此产生了各式的龙头昂、凤头昂、象头昂、熊头昂、云头昂等花样昂头。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5)

花板

牌楼的花板是最能突出装饰性的构件,是古典建筑中所独有的特殊构件。牌楼无论是三间五间或者七间,中间称为“正楼”两边称为“次楼”,正楼上挂牌匾,次楼上镶花板。苏式牌楼中的木牌楼,其花板是非常精美的雕刻艺术品了。因为牌楼是单片式建筑,所以风荷载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牌楼的建造者为了想办法减少风的阻力,牌楼的花板就成了首选对象,因此花板的图案一般都做成镂空的,以此达到透风的目的。因为苏式牌楼少有彩画,所以花板的雕刻都古朴典雅。牌楼的上下额枋间通常也会镶小花板,无论是大花板还是小花板都是牌楼所特有的构件,也是牌楼的艺术精华所在。

立柱

牌楼的立柱也是牌楼的重要构件之一。牌楼的立柱不但决定着牌楼的级别,也直接决定着牌楼的质量。牌楼的立柱有楼柱、戗柱、擎檐柱、冲天柱、高栱柱等。中国古代的建筑多是先做木架结构然后砌墙,所以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一般石牌楼柱頂的石兽都是龙、麒麟或狮子。牌楼柱上的对联多出现在石坊上,早期石坊柱上的对联是有方框的,清代石坊上的对联上下杩头多有莲花相托,。对联是由中国传统律诗中的对仗诗句发展而来的。传统律诗的格式要求很严格,其中必须有两句对仗,且每句的词语也是相对的。这种阴阳相合的对仗诗句渐渐发展成了新的独立文体“楹联”。楹就是柱子的意思,在柱子上贴对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了。

苏式牌楼的底部多有抱鼓石,主要是起到了稳定楼柱的作用。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在民间的称谓很多,像石鼓、门鼓、石镜等等。抱鼓石往往形式多样,造型不一。但无论抱鼓石如何变化,都能与牌楼整体保持协调与匀称。古人对牌楼的设计技术非常成熟,完全可以用现代的“黄金分割法”来衡量。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6)

细部装饰特色

牌楼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于一身,融合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的民风民俗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为了展现牌楼的艺术魅力和丰富风的文化内涵,使牌楼可以更加的瑰丽华美,建设者在建造牌楼的时候会十分重视图案和纹饰的绘刻。

雕刻绘画的内容是最能体现苏式牌楼艺术特色的地方,现存的牌楼遗迹多建造于元明清时期,受明、元时期江浙一带的传统画派的影响,尤其受曾取得成就的浙派绘画以及后来兴起的吴门画派影响较深。牌楼楼顶上的刻绘以及立柱底部的抱鼓石,少有皇家龙凤狮龟等神兽图案的刻画,内容多为清雅的山水、花鸟鱼虫,再加上颜色单一,追求意境和自然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当时文人思想崇尚自由与知识的思想情怀,也与江南复古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呼应。这与官式牌楼的皇家气派,以及滇式牌楼、粤式牌楼受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明亮多彩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雕刻

每一座牌楼都可以算作是雕刻的工艺品。每一座石牌楼的每一个构件,大到檐頂、立柱、额枋、抱鼓石,小到每一座花板、斗栱,都是精雕细刻加工,最后拼接、吊装成型的。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圆雕、透雕、浮雕、阴刻线等在石牌楼中都广为应用。

圆雕主要用在了雕刻的整体造型,石牌楼立柱柱脚边上作为起支撑作用的抱鼓石,以及石牌楼和木牌楼的立柱柱头、檐脊上的立兽等,主要就是用了圆雕和透雕等技法雕刻而成的。透雕也可以称为“镂空雕”,其特点是按图案花纹的要求将材料雕刻至镂空,从而使刻画的动物、花草、人物等更富有立体感,形象更加的生动,可以从反正面欣赏图案的美感,同时还能增加牌楼的抗风能力。浮雕又可以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和平浮雕,高浮雕就是凸起感的雕刻,多用在额枋上,层次较多、起伏较大,非常有立体感,也有少数用在石牌楼的立柱上。浅浮雕多用在牌楼的额枋、雀替、立柱上用来刻画花草鸟兽和几何图案,可以相互穿插重叠,增加图案的深度感。平浮雕更加的薄如剪影,雕刻的图案和被铲去的部分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的阴影整齐有规律,更加衬托出了雕刻图案的棱角清晰,常被用来雕刻花纹、缠枝花状、团花状图案,用在坊柱交界处和所有雕刻图案的边框。阴刻线的线条往往细腻流畅,可以用来刻画写实的花纹图案,让牌楼更加凸显细腻的美感,整体的雕刻更加有层次感。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7)

立柱和额枋是牌楼承受重力的部分,因此一般都用浅浮雕、平浮雕、阴刻线,由于高浮雕和透雕多用在需要减弱重量和风荷载的楼顶及花板上。尽管牌楼的雕刻技巧众多,但不是每一座牌楼都能应用到。其雕刻技法应用的多少,是取决于建坊人地位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而异的。有的牌楼雕刻技法用到五六种,而有的比较简洁单一,各有不同,各有所长。

内涵及意义

古人在建每一座牌楼的时候都会赋予其独特内容及意义,以此来寄托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精神的折射,如颂扬、表彰、纪念、祝福等。每座牌楼都蕴含着及其丰富的内涵及意义,而这些内涵及意义,往往主要通过牌楼上刻绘的图案花纹用隐喻的手法表达出来的。雕刻绘画在牌楼上的图案有龙、凤、狮子、麒麟、鹿、龟、鹤、喜鹊、蝙蝠、锦鸡、蝴蝶、鲤鱼等,而花草类的图案代表有牡丹、芙蓉、梅兰竹松、莲花等,其它的还有祥云、如意、寿字纹、喜字纹等。这些图案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含义,笔者在此列举其中苏式牌楼多见的雕刻内容做详细的分析。

比如龙,是百兽之首,在封建社会就是皇权的象征,而龙往往与百鸟之首的凤相结合,用来体现皇家的高贵和尊严,但这种图案往往用在官式牌楼的较多,民间用的较少或者用其他图案来表示高贵的意义。同时,龙凤也可以用来比喻状元才子等优秀的人才,所以在旌表金榜及第或者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的牌楼上,也可以见到龙凤等图案。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吉祥的寓意,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字谐音,所以蝙蝠就意味着好运和幸福,所以在牌楼上用的较多。有的牌楼上还会用五只蝙蝠一起刻绘,用来代表健康长寿、富裕平安、子孙兴旺的美好寓意。鹿,与中国古代人追求的福禄的“禄”谐音,因此象征了加官进爵、高官厚禄的意思。鱼,和富余的“余”谐音,而鱼又多和莲花组合图案,就有了“连年有余”的象征意义,同时,鲤鱼跃龙门又是古代金榜题名的代名词,所以鲤鱼滕浪又被刻在牌楼上象征荣登仕途、科甲及第的含义。鹤在古代是长寿的代表,而松也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所以松鹤在一起就有了松鹤延年的意思,同样代表长寿的还有龟,所以松、鹤、龟在一起组成图案,就有了健康、幸福、长寿的寓意。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麒麟是吉祥的瑞兽,《礼记》中说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在古代也代表了杰出的人才,所以牌楼中也多用麒麟图案来隐喻吉祥和前程。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8)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是节操纯洁和气节高尚的化身,竹子在中国民间也有着坚贞不渝、正义凛然的含义,还有梅花傲雪,也是坚贞不屈的品格的代表。这四种植物组成图案刻在牌楼之上,表达了人们对崇高品格的敬仰。牡丹是高雅富贵之花的代表,所以人们就用牡丹来象征富贵祥和的吉祥含义。如意,是像灵芝一样形状的器物,常用玉石制作,名字就与人们的愿望相吻合,所以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多被雕刻在牌楼坊柱纹饰的两端。在牌楼常用的雕绘手法中,不仅仅只用单一的图案符号来表达寓意,往往是两种或者多种组合在一起,不同的搭配表达着不同的含义,但都是美好的象征,也有一些器物在生活中平没有特殊含义,例如瓶子,多是谐音之后再与其他图案结合,像有的图案是瓶中插满四季的花卉,就有了四季平安的意思。有着不同内涵的图案组合叠加,意义就会更加的深刻。

苏式牌楼的雕绘内容受当时的人文艺术环境的影响极为深刻。宋、元、明时期江南文人追求真理、崇尚自由的理念可以在追求整体意境的雕刻绘画中看到折射,而当时写意绘画的质朴洒脱的风格,也对苏式牌楼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是苏式牌楼在艺术风格上最显著的特点,不同于官式牌楼的恢弘华丽,也不是晋式、徽式牌楼的传统刻板,更不同于西南地区有民族信仰的牌楼文化。苏式牌楼就像江南园林一样含蓄典雅又蕴含独特的魅力,没有被华丽的外表所包裹,却更能体现追求意境与文化内涵的融合之美。

总结

上文主要从苏式牌楼的结构特色、建筑的构件特色以及装饰特色三部分进行了论述。现存的苏式牌楼遗迹从结构特色上大致可分为木牌楼、石牌楼和门牌楼三种,最常见的为木石结构的结合,这是其他地区的牌楼建筑所不多见的。苏式牌楼在江南分布广泛,各个村镇的民间牌楼也会有当地的特色。牌楼的楼顶是区分建筑形制的主要特色构件,高扬的角檐和千奇百怪的吻兽是苏式牌楼的楼顶的最大特色,而枫斗与斗栱的结合也让美观与坚固并存,这是江南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独特构件组成。

四牌楼属于古代建筑吗(苏式牌楼有什么建筑特色)(9)

由于受古代皇权的等级限制,苏式彩画并没有在牌楼上得到更好的展示,所以雕刻就承担了牌楼装饰艺术的主要技艺展示。雕刻技法的成熟应用,让牌楼的美感从整体到细节都刻画的淋漓尽致,雕刻内容的丰富多彩又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美好世界向往的情怀和对个人情感的象征性展示。苏式牌楼的雕绘内容反映了宋元明时期的江南地区的文人画潇洒清丽的绘画风格以及文人追求思想自由开放的情感。苏式牌楼上的雕刻的图案,是元明时期江南文人及浙派艺术的具象展示,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理念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