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刚刚开始,北方邻居俄罗斯却跟高加索小国“格鲁吉亚”爆发战争两国陆海空三军全部出动,开战时间就在奥运会开幕式8月8日当天,着实震惊了世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普京最新修改有关核反击条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京最新修改有关核反击条件(国土相当4个北京)

普京最新修改有关核反击条件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刚刚开始,北方邻居俄罗斯却跟高加索小国“格鲁吉亚”爆发战争。两国陆海空三军全部出动,开战时间就在奥运会开幕式8月8日当天,着实震惊了世界。

按理说就算有天大的仇恨,也不至于在奥运会期间打仗,破坏奥运会的节日气氛。但是格鲁吉亚率先出击,居然在8月8日当天出兵“入侵”南奥赛梯,让远在北京参加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理普京脸上无光。

“俄罗斯没落了,无力维护地缘稳定。”这是当时媒体对此事的评价。

这一场战争爆发前,很多国人可能压根没听过这个格鲁吉亚,还以为是哪个地区小霸王。仔细研究才发现,格鲁吉亚其实是个高加索的撮尔小国,国土不到7万平方公里,仅有370万人口。

7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咱们的首都北京市土地面积1.6万平方公里,格鲁吉亚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也就相当于4个北京多一点。

格鲁吉亚也没有多少军力,正规军仅仅2万人,坦克130辆,还不如对面俄罗斯第58集团军的5分之一,居然就敢对俄罗斯主动出击。

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这场战争仅仅进行3天,格鲁吉亚其实几个小时就败下阵来,但是3天后战争才彻底结束。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在8月,所以格鲁吉亚自己也称其为“八月战争”。

那么,格鲁吉亚这个小国为什么要跟俄罗斯打仗?俄格冲突根源是什么?这场战争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恩怨

在俄罗斯的南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狭长陆地上,有一连串小国家,包括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还有属于俄罗斯的车臣、北奥塞梯,以及半独立的阿布哈兹,南奥赛梯。

这一连串小国,基本都是以各自的民族名称来命名国家的,他们统称为“高加索国家”或者“高加索民族”。这些国家是在沙俄时代由俄国军队征服并且控制的,因为靠近中亚,其实他们已经跟俄国没有血缘关系,属于纯粹的被征服土地。

在沙俄帝国时代,以格鲁吉亚为代表的高加索人已经谋求独立,老是蠢蠢欲动。终于在1917年“2月革命”期间脱离俄国,建立自己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但是在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红军再次征服格鲁吉亚,将其变成苏维埃的加盟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伟大的“慈父”斯大林同志就是纯纯的格鲁吉亚人。

苏联时代的格鲁吉亚也想独立,各种武装斗争不断,但是斯大林同志镇压自己的同族时也不手软,硬把格鲁吉亚收拾得服服帖帖。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时,格鲁吉亚扛起加盟国独立大旗,带领大家脱离了苏联。在脱离苏联前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产生了“领土纠纷”。

在格鲁吉亚中间有一块土地叫“南奥赛梯”,在它的对面,翻过高加索山有一块“北奥塞梯”,这两个地方都是奥赛梯人的土地,跟格鲁吉亚合不来。南奥赛梯从苏联没解体的1989年就想跟北奥塞梯合并,但是格鲁吉亚人不同意。

在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把南奥赛梯当成“自治州”,给予一定自主权,但南奥赛梯其实是半独立状态。

而南奥赛梯背后其实是俄罗斯在撑腰,格鲁吉亚心知肚明。他自己也在支持俄罗斯境内的车臣独立武装,两方都在挖空心思搞垮对方。格鲁吉亚在2004年选上来一个新政府,其背后是美国人在支持,于是格鲁吉亚全面倒向西方,接受美国援助,开始和俄罗斯割裂。

2008年8月1日,格鲁吉亚对南奥赛梯发起进攻,南奥赛梯当地军队被格鲁吉亚军打败,俄罗斯维和军人被炸死几十人,俄罗斯允许南奥赛梯人入境躲避战乱。

当时奥运会在即,俄罗斯总统普京警告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奥运会即将开始,希望格鲁吉亚不要在这个时候搞事。”

萨卡什维利表示:“放心,奥运会没结束,我不会开战。”

结果就在普京抵达中国的当天,格鲁吉亚再次炮轰南奥赛梯,俄罗斯维和军人发起还击。8月8日,格鲁吉亚宣布进入战争时期,用火箭炮炮轰南奥赛梯,并派兵占领南奥赛梯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同格鲁吉亚开战。

二、普京:“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格鲁吉亚这么自信,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撑腰。

当时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是美国的傀儡,在“颜色革命”里上台,跟现在乌克兰总统一样是个外国势力的“传声筒”。他在奥运会期间开战也是想碰碰运气,看俄罗斯会不会冒着被批评的风险参与战争。而且他认为美国不会对自己置之不理,如果俄罗斯参战,美国就会支援格鲁吉亚。

普京对格鲁吉亚出尔反尔很生气,8月8日看完开幕式,8月9日就飞回俄罗斯北奥塞梯指挥战争。俄军立即派遣一支陆军装甲部队从“洛克斯基隧道”穿越高加索山进驻南奥赛梯,并且让黑海舰队派出多艘战舰封锁格鲁吉亚和阿布阿兹的港口。

再之后,俄罗斯空军派遣空军轰炸了高加索南部阿布哈兹、南奥赛梯、格鲁吉亚三国境内的格鲁吉亚军队。格鲁吉亚陆军仅有12000人,在密集轰炸后心惊胆战,格军开始全面溃退,大量坦克和装甲车,自行火炮被遗弃。

8月10日,俄罗斯空军的密集空袭破坏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机场,格鲁吉亚单方面宣布停战。俄军继续进攻,10000名伞兵空降阿布哈兹,控制了这个格鲁吉亚境内的另一个半独立共和国。

8月12日,俄军兵临格鲁吉亚城市哥里,格鲁吉亚声称哥里已经被占领。

就在当天,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停战,俄格战争基本年结束。此时俄军已经杀入格鲁吉亚境内,正在前往首都第比利斯的道路上,俄罗斯已经切断了格鲁吉亚国内的通讯和网络,3万军队在北奥塞梯等着入境。

此时,只要普京一声令下,俄罗斯的装甲部队可以把格鲁吉亚一分为二,空降兵随时空降第比利斯,格鲁吉亚可能亡国。但是考虑到国际影响,普京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军事征服行动。

普京称:“这只是一次惩罚,以保护南奥赛梯的完整,保护外高加索地区的安宁。”

此战中格鲁吉亚军队的地面战场一团乱麻,几千军人被俄罗斯军队追着打,只有防空部队用导弹打下了几架俄罗斯战机,其中格军用S-200防空导弹击落俄军TU22M逆火轰战机是此战最大的战果。

三、格鲁吉亚偷鸡不成蚀把米

俄罗斯在8月15日开始撤军,并且给格鲁吉亚放话:

“俄罗斯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对南奥赛梯现状的改变。”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开战后就频繁向全世界讲话,声讨俄国的霸道,但是北约国家只是表示关切和同情,并未实质上给予任何帮助。虽然美国对于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一直很积极,但是俄罗斯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就算有美国援助,高加索地区任何一个小国都不是俄罗斯的对手,美国在这里没有任何存在感。”

俄罗斯在8月下旬撤军后,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军队驻守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这两个小国名义上属于格鲁吉亚,但长期是独立状态。

在这次战争之后,俄罗斯直接在两国驻军,并在法律上承认两国独立,成功将自己的势力越过高加索山,把格鲁吉亚拆分。2015年,俄罗斯和南奥赛梯签订条约,南奥赛梯在法律上几乎并入了俄罗斯,全民得到了俄罗斯的国籍。格鲁吉亚和北约对此表示反对,但是无济于事。

格鲁吉亚挑起一场战争,结果让自己损兵折将,还失去两块法理上的领土,真实“偷鸡不成蚀把米”。美国也看到了格鲁吉亚的不争气,开始找到外高加索的另一个国家“亚美尼亚”,跟亚美尼亚打得火热,对其进行支援。

格鲁吉亚在此战后再也不敢挑衅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当起了小透明,北约也看到了俄罗斯在维护边境稳定方面的决心,不敢再轻易挑衅。

正如普京所说:“当你遇到攻击时,你要立刻做出反应,立刻!”俄格战争证明普京的话是正确的,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国际关系之中,这种出拳精神有时才是维护国家稳定的灵药。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研究:不对称战争》,狄安娜

2、《俄格战争:一场新样式的“强制和平战役”》,周一、尹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