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巴甫洛夫读懂这两成语,他的诺贝尔奖会不会更早收入囊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望梅止渴与鸣镝弑父)

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

如果巴甫洛夫读懂这两成语,他的诺贝尔奖会不会更早收入囊中?

说到成语“望梅止渴”,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而成语“鸣镝弑父”可就闻之者寡、知之者少了。让人意外的是,这两个成语还与千万里之外、千余年之后的俄国伟大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有点千丝万缕的牵扯。

你道若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望梅止渴”, 主人公是魏国名将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网图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数万将士讨伐张绣。当时正逢盛夏,骄阳似火,携带着重武器的将士们热渴交加,唇干舌燥,士气低落,行军迟缓。

曹操焦急万分,派出去找水的士兵一个个空桶而归。原来这里是荒原一片,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无水可寻。行军速度越来越慢,贻误战机已是不可避免。曹操心里万分着急,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别说行军,就是活下去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怎么办?不愧是名将曹操,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跃马扬鞭,快速赶到队伍前边,用马鞭一指着前方,说:“士兵们,这一带我熟悉,翻过前边的高坡,就是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酸,我们快点赶路,到了那里就可以尽情地吃杨梅了!”

将士们一听说梅子,自然而然地想起酸味,进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曹操立即指挥队伍加速行进,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水源,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水,精神焕发,继续行军……

续说“鸣镝弑父”,主人公是匈奴最伟大的单于冒顿(?~前174年)。

网图

冒顿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匈奴太子。冒顿之母早死,头曼续弦。不久,新阏氏(爱妃)诞下一子。老年得子,头曼欢喜无比,萌生废掉冒顿、立幼子为太子之想法。

冒顿无错,如何废长立幼?

头曼单于心生一计:派冒顿作为匈奴使节出使月氏国。

所谓使节,其实就是“人质”。

当时,匈奴和月氏关系不睦,冲突不断。为了能够和平相处,双方约定互派使节(一般都是各自太子)作为人质,若有违规挑战,将杀死人质,让国家后继无人。

头曼单于之计就是借刀杀人。

冒顿太子刚到抵达月氏国,头曼单于立马出兵攻打月氏国。千钧一发之际,冒顿居然偷了一匹宝马逃了回来。

头曼单于觉得冒顿智慧又勇敢,于是打消了杀长立幼的想法,封他为万户侯,并给了他10000名骑兵。

但冒顿在知晓了父亲的阴谋后,并没有因父亲改变主意而心慈手软,而是更加坚定了弑父杀弟杀继母之决心。

怎么杀?

父亲虽然给了10000名骑兵,但冒顿知道这些骑兵未必忠诚于自己,面对力量远强于自己的父亲,贸然行动必须失败,于是冒顿开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分神秘而又极其残忍的恐怖训练。

冒顿发明了一种响箭,名叫“鸣镝”,也就是射出去会鸣响的利箭。冒顿下了死命令,他的响箭射向哪里,所有人必须立刻无条件地射向哪里,犹犹豫豫迟缓射箭者一律斩杀!

训练场上,冒顿的响箭射向飞鸟,骑兵万箭齐发,飞鸟落入箭阵,无处可逃;响箭射向野猪,骑兵万箭齐发,野猪万箭穿心,血肉模糊……

有一天,冒顿突然把响箭射向自己最喜爱的一匹马。大部分骑兵眼疾手快,跟着冒顿拉弓放箭。但也有骑兵担心是不是命令搞错了,迟疑未射,冒顿立即将没射的骑兵全部斩首。

又一天,冒顿突然把响箭射向他最宠爱的阏氏。爱妃不同于爱马,又有部下犹豫了。迟疑的又被立马斩首。

第三次,冒顿突然把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宝马,这次没人犹豫,顿时万箭齐发,行动犹如一人。冒顿知道训练已成,手上骑兵已经成为他无往不胜的利刃。冒顿用无数将士之血,塑造了号令如一的冷血权威。

他终于可以动手了。

公元前209年,头曼单外出打猎,冒顿带着手下骑兵随行,这正是杀父的绝佳时机!

冒顿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射出了鸣镝,目标正是头曼单于。

冒顿的骑兵无人犹豫,把手中的箭全部射向头曼单于,转眼间头曼单于就被射成了刺猬,血流如注,气绝身亡。

杀了头曼单于,冒顿当即把阏氏和阏氏之子也一起杀掉了。

随后,冒顿自立为新一任单于,成了匈奴历史上最强盛的单于。

再说“条件反射”,这一回的主人公是俄国伟大的科学家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

网图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

什么是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利用狗狗做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为了科学计量狗狗在实验期间唾液分泌量,巴甫洛夫通过手术改变了实验狗唾腺导管的路线,使其通至体外,便于接取和计量由导管滴出的唾液。

实验开始。

巴甫洛夫每次给狗狗吃肉,狗狗立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流口水,这说明狗是健康的,具有流涎反应。

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狗吃肉之前总是按响蜂鸣器。于是,蜂鸣器一响,狗狗就像看到肉一样,也会流下口水。

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肉,狗也会流下口水。

不过,巴甫洛夫发现,不能无休止地连续欺骗这些狗。如果蜂鸣器响过后不给食物,狗对蜂鸣器声音的反应就会愈来愈弱,分泌的唾液一次比一次少。

这就是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1904年,巴甫洛夫因其杰出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最后的话。望梅止渴,鸣镝弑父,都是条件反射理论在军事、政治领域的最杰出的运用。无论是曹操,还是在其之前300多年的冒顿,虽然他们都没有可能接触到条件反射理论,但不妨碍他们成为条件反射理论的忠诚实践者。

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曹操想像中的梅,正如狗狗眼中的肉,冒顿弓上的的鸣镝,正如巴甫洛夫手中的蜂鸣器,实践与理论在跨越2000多年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成就了巴甫洛夫的伟大理论成就。

我们无从得知巴甫洛夫是否读过望梅止渴、鸣镝弑父这两个成语,并从中得到过一点启示。

但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如果曹操、冒顿生活于19世纪末,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建构者的荣誉,会不会为他们取而代之。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