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视剧《庆余年》的朋友多半会困惑于“庆余年”这个剧名,按照剧中青年作家张庆的解释,《庆余年》来源于红楼梦曲之一的《留余庆》。据张庆讲,这个曲子和本剧剧情很契合。

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个和《庆余年》剧情密切相关的红楼梦曲——《留余庆》。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1)

红楼梦曲是我国名著《红楼梦》中揭示金陵十二钗命运的组曲。剧中“十二支红楼梦曲”的说法其实有误,红楼梦曲共14支,其中引子和收尾各一支,其余12支分别对应金陵十二钗。

《留余庆》对应的是巧姐,巧姐是贾宝玉兄长与王熙凤所生的女儿,也就是男一号贾宝玉的侄女,小说中笔墨不多。我们先来看下《留余庆》的曲词。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2)

《易·坤·文言》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曲名的意思,通俗的讲,也就是积了阴德后面会有好报。巧姐的一生命运恰恰应了这句话。

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取的。刘姥姥出生贫寒,某年年关将近,过冬的一应吃穿无处着落,幸好有王熙凤这个阔亲戚,便腆下老脸,来求王熙凤接济。

当时荣国府权势鼎盛,王熙凤也大权在握。熟悉《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王熙凤尖酸刻薄霸道,高鹗版《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被她的掉包毒计害死的。这次刘姥姥来,凤姐却难得发了回善心,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算是积了阴德。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3)

王熙凤造型

《留余庆》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这也就是曲中“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的由来。

后来贾府败落,王熙凤也病死,巧姐舅舅王仁、族兄贾芸、贾蔷等一干人图谋把巧姐卖给外藩王爷,刘姥姥关键时候出手相救,后将她嫁给一户姓周的富农,算是得了金陵十二衩中唯一一个较好的结局。

曲中提到的“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便是指的这段险些被卖的经历。“忽遇恩人”指的也就是“刘姥姥”。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4)

刘姥姥造型

以上是高鹗版《红楼梦》中巧姐的结局,由于是续作,加上很多人物结局和前文暗示不符,所以很多人对这一版巧姐的结局并不认可。其中,也包括众多红学家操刀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巧姐不是被卖给外藩王爷,而是被卖给了青楼,刘姥姥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寻找巧姐,最后终于找到,刘姥姥卖房卖地倾家荡产赎回了巧姐。这一版更加突出了善有善报的主题,应该更加符合曹雪芹原意。

在新近发现的癸酉本《红楼梦》中,巧姐也同样被卖进青楼,但是过程却有出入,先是被贾环掳走,在岳神庙(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为狱神庙)受尽折磨,恰好刘姥姥出现,便央求王仁和贾蓉去救巧姐。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5)

巧姐造型

救出巧姐后,刘姥姥离去,不想王仁(狠舅)和贾蓉(奸兄)也生了歹意,将巧姐卖入青楼。后又恰巧被刘姥姥得知,刘姥姥当年得贾家接济,如今已是富农,便把巧姐赎了出来。巧姐后来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

这个结局似较87版电视剧《红楼梦》更胜一筹,不仅与前文丝丝入扣,而且还呼应了巧姐名字里的“巧”字。

最后,想提下癸酉本《红楼梦》,很多人说它是伪作,但笔者认为它的结尾应该是最贴合原作的。由于癸酉本《红楼梦》文笔较差,可读性不强,诸君想了解的话,看下故事梗概即可。

庆余年原著人物详细介绍 庆余年剧名解读(6)

癸酉本已出书,此书真伪是近年红学最大公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本期话题:您更喜欢巧姐的哪个结局?欢迎投票,并在评论区给出您的理由。


您更喜欢巧姐的哪个结局? 单选

0人 0%

高鹗版《红楼梦》

0人 0%

87版电视剧《红楼梦》

0人 0%

癸酉本《红楼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