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读】之九十七
作者:谭天鹏
寄韬光禅师
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
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
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韬(tāo)光:杭州灵隐寺僧人。
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
上界:天上。
下界:人间。
师:对佛教徒的尊称。
行道:指宣扬佛教教义。
天香:指拜佛的烟火。
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
评:中国文人深深折服于佛教反观内心的恬静和对物性光辉的升华。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与灵隐寺的韬光长老交情甚密,两人以师生相称,经常在一起品茶论禅。这首诗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之时写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是当时人们认为最美的地方,白居易接连在这两个地方任刺史,可谓是福缘不浅。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思念是很折磨人的。诗人想起了昔日在杭州经常与韬光禅师一起品茶论禅的情景,便提笔铺纸给韬光写诗聊表思念之情。这时,灵感突然而来,白居易以极其炫技的笔调一挥而就写成了这首七律。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门”本来就是智慧开启的地方,诗人第一句就是在“一门”外又另开了“一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智慧无穷开启之感。诗人只是说寺与门吗?不是!人的意识可以随时分出不同层次,善念还是门归门寺归寺,一刹的恶念都是天堂地狱的分界线,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无论是福是祸,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行为买单。“东涧水流西涧水, 南山云起北山云”。东涧在下游,西涧在上游,东涧流的水当然是西涧流过的。“流水不腐”,作者以哲理写就二寺有洁净的水源,也指出了此处良好的生态环境,喻示了禅宗所在处生机无限。“南山云起北山云”。云起云涌自会云消云散,喻指尘世的烦恼都是“有为”之果。“无为之处有还无”。智者坐看云起云涌,真是大自在、大快乐!“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前台的花盛开前台却不见,那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万事万物皆是旁观者清。前台盛开的娇艳之花,后台才是观赏的最佳地点。“太清门外烟波寂,风送上方钟一声”。最佳闻声点绝不在发声之处,初声之声嗡嗡杂杂,声外闻之声声清晰可耳。一切的一切,为什么会这样呢?对终极答案的回答禅家常常“拈花一笑……”中国古典哲学对终极答案的回答仅一句话而已,“一阴一阳之谓道!”“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遥想”二字说明作者与师父韬光禅师已是天各一方,当此桂花飘香的时节,白居易触景生情,想起禅师行道处年年此时都是“天香桂子落纷纷”。此联作者借用怀师之情来抒发自己的劝世真言:“只要不离天道,就会有善果累累!”
不懂禅,别读诗,尤其是禅诗。就像这一首诗,绝对会让你看着莫名其妙的。在网上,很多人把禅诗列出来,但不解诗,一是禅诗很难懂,二是有的禅诗义理很多,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往往有很多层次的妙解。其实,我是很希望看到有人解禅诗的,解禅诗本来就没有所谓对与错,不过是自己悟得深与浅而已,若能写出来,和别人也是一种禅学交流,这件事值得做。
到此,第九十七期【这里可读】就讲述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外宣:龚当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