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1)

中国古语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不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无法到达一千里远的地方。

乘风起—抓住时机,扶摇直上,古人说:“以行践言,以言符行。”行动应与想象同样伟大。

机会来了就要行动,切莫瞻前顾后,勇敢破开人生的壳,让阳光照射进来,努力挣脱,才能迎风而翔。

《周易》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抓住机会绝非偶然,而需长期审时度势。要想对眼前形势做出正确判断,那在时机到来之前,我们就要学会观察和等待,直到时机成熟,方可一击得胜。

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2)

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成功之前,他是一个小小的粮仓管理员。

而之所以能够走出辉煌的人生,主要是在关键时刻懂得借助外力,让自己一飞冲天。

26岁时,李斯在某粮仓任文书。有一天,他去解决内急的时候,发现了一群瘦小的老鼠,正饿得吱吱叫,连行动都变得缓慢。

李斯极其惊诧,因为他在仓库里看到的老鼠每一只都圆头大脑、皮毛油亮,同是老鼠,有的钻进了粮仓,而有的生活在茅房,从此生活天上地下!

想到这里,李斯突然大悟道,人也是一样,同样为人,位置不同,命运便大不相同。

幡然醒悟:自己之所以怡然自得,只因为从未想到还有“粮仓”存在,于是李斯就开始了他寻找“粮仓”之路,之后便飞黄腾达,高官厚禄。

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

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3)

要想成功,个人的勤奋和努力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学会借助外力,寻找一个更高发展平台,不是会更容易一些吗?

风起万物生,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只大鹏,脊背有几千里长,振翅起飞的时候,翅膀就像是挂在天边的云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口,每个人都有自己起风的时刻,学会等风来,借风势,有朝一日,才能乘风而起。

有诗云: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人生很多时候不必太过焦虑,在风起之前,默默深耕,积攒实力,就是最好的策略。

有了满腹才,不怕运不来,等到一声惊雷起的时候,你自然可以乘风而上,厚积薄发,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必有相当长时间的自我积淀,一个人的积累越是丰厚,将来走得也就越远,想要向上生长,必先向下扎根,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有的只是厚积薄发。

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唯有默默耕耘,积蓄力量,才能迎来踏实的上升。

曾国藩说:“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无论做什么事,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保持专注,读书时就专心读书,玩耍时便纵情玩耍,成功者,往往是在一个领域深挖,并坚持走到最后。

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4)

借风势,《孙子兵法》里讲:“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圆石放在高山上,它一定会滚下来,而且无法阻挡,这就是势。

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上天;风不来的时候,大鹏也只能望洋兴叹,那些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懂得顺水推舟能量。

古人说得好: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很多事情,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学会借势用势,才能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势起的时候,谁也止不住,选择抓住趋势,把握趋势,人生才能一跃而起,风举云飞。

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5)

上世纪90年代,大英图书馆因年久失修,需要搬到新的场地。而馆内1300万册的书籍,成为搬运最头疼的问题。

运费昂贵,加上梅雨季节,馆长想了很多方案,始终一筹莫展。后来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可以借助市民的力量,每当有人借书时,就让他们从老馆借,新馆还。”果然,不出几天,书籍便被一借而空。

这种“一借一还”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大量的搬迁费,还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图书馆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想要做成一件事,只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懂得借势,顺势而为,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积蓄力量识别大势。

等风来 乘风起(等风来借风势乘风起)(6)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