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的坚持是对自我理想的负责到底,是对不想屈就的现实的不断反抗。”——《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被列为豆瓣必看经典电影,评分高达8.7,这部影片曾经获得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奖。

影片主要讲述少年安德鲁在严师督教之下,以非常规手段挑战自己的极限、追逐爵士乐鼓手梦的热血故事。安德鲁非常热爱打鼓,但过度的投入让他失去对音乐的初衷,进而演变为生命的负荷以及师徒间近乎疯魔的对决。电影不只有音乐人的苦痛,更让人看到传统励志背后的残酷真相。

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他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有一天晚上,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从而得以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

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特别是弗莱彻的暴躁脾气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他自身的性格也发生很大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地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令人惊喜的是,在导师的算计与复仇中,他承受住了一切压力,重获新生。  

接下来我会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重要的阶段,“对音乐的天赋与坚持”,“信念的迷失与低谷”,“突破困境与毁灭变新生”来解读男主前后转变的人生过程,以及这部影片所展现的魅力与价值。在文章的第4个部分,我会结合安德鲁和弗莱彻这一对师生相克相杀相成就的经历,谈谈对现实生活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1)

01、对音乐的天赋与坚持:安德鲁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被魔鬼导师弗莱彻认可的核心鼓手

影片一开头,是从安德鲁的鼓声开始。他在练习架子鼓,他想提升自己,书架上的巴赫和雷恩的传记,还有墙上的海报,足以说明他的梦想。也暗示着,他们是他努力的动力。

安德鲁并非出生在音乐世家。他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只是一个老师。但是安德鲁天生倔强,思想独立,且充满了个性,他并没有被这一切打败。他努力地练习,不断地听音乐经典,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巧,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考进谢尔福音乐学院的大部分人绝对是优中选优,自命不凡,安德鲁也不例外。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天才,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只是地才。安德鲁或许有超过一般人的天赋,但是他并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地才,他始终没有向现实妥协,而是勇于尝试,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向天才迈进。

在我看来,拥有天赋,如果不勤加练习,艰苦地付出,那么天赋也只会被白白的浪费。安德鲁虽然遭遇了扇耳光,批评,侮辱,经历了各种挫折,但这些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更加激发他想要成为核心鼓手的斗志。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2)

他化悲愤为力量,把这些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他挑战自己的极限,承受弗莱彻给他的压力,即便是练到双手出血,架子鼓上沾满了鲜血,达到了身体的极限,整个人已经精疲力尽,但是还是靠着对爵士的热爱,对那一点天赋的坚持,要战胜自己的决心,最终凭实力成为核心鼓手。

在这个阶段,安德鲁从众多精英中,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被弗莱彻选中,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乐队,他向我们展示了,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同时不断地抓住每一个机会,总有一天会光芒万丈,梦想成真。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3)

02、经历迷失与低谷:为了保住核心鼓手的位置,安德鲁失去心智,变得疯魔,一场意外,让他从高处跌倒谷底

本应该是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却遭遇了堵车,租车,拼尽全力赶到,却发现鼓槌落在了车上。演奏的时间马上就到了,变态导师弗莱彻更是毫无人情地准备替换他,安德鲁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他还是挣扎着每一分每一秒,只想绽放自己的高光时刻。

不成功便成魔。

从他接完电话,出车祸,脑部受到严重创伤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经成魔了。他竟然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挣扎着从车底爬出来,赶到了演奏现场。看到他的人都大吃一惊。他只想要完美呈现,但是身体已经不允许,鼓槌掉在地上,最后他再也无法跟上演奏的节奏。

他被弗莱彻毫不留情地抛弃,开除。

此时的安德鲁不是舞台上尽展魅力的天才,而是一个不成功就成魔的疯子。他曾经得到了弗莱彻老师的认可,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天才。他不想被取代,被替代。他眼中只有音乐,只有鼓。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4)

并且,为了追求音乐的极致,他性情大变。在弗莱彻的耳濡目染之下逐渐丧失了温柔腼腆的本性,不再会笑,变得暴躁易怒,具有攻击性。

“我宁愿吸毒酗酒,34岁家破人亡,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满面红光的活到90岁,但却没有人记得我。”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5)

他和自己的女友分手,在家庭聚会上,表现得固执孤傲。他把整颗心全部献给了爵士。他疯狂地练习,手上的创可贴贴了一张又一张,伤口永远没有好的时候,命已经是架子鼓的了。而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弗莱彻老师的认可。对他而言,得到弗莱彻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虽然老师侮辱他,性格变态,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他就是迎难而上,就是要拼尽全力证明自己就是那个最好的千里马。

他出口就是脏话,和刚进入核心乐队时,脸上有腼腆笑容的他已经判若两人。当时的他会因为被弗莱彻否定辱骂扇耳光哭泣,现在的他会和否定他的人对抗,他只想要成为那个最好的,无可替代的唯一。

在我看来,安德鲁此时痛苦压抑,是他不接受现在的自己,他不能容忍自己平庸的一生。获得认可的背后是安德鲁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孤独灵魂,而弗莱彻的否定和替换,让安德鲁无比痛苦,他开始变得极度焦虑。

弦绷得太紧,最终就会断掉。安德鲁终于经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和深度的焦虑,他竭尽全力,即使出了车祸,仍然捡起鼓槌上台表演,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顽强的意志来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就是天才。在安德鲁内心深处,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自己为了爵士的付出,能够被弗莱彻认可,但是在追寻的过程中,他却渐渐迷失了自己。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6)

03、突破困境,在毁灭中重获新生:虽然被导师设计陷害,但是安德鲁最终在毁灭中,找到突破口,重获新生,成全了自己

安德鲁被开除,他把最热爱的架子鼓收拾起来,放在角落不再去碰。似乎曾经那段经历,那个折磨他致死的变态导师就像一场噩梦一样消失了。他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甚至想挽回自己之前的爱情。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走进了写了导师演奏的咖啡厅。在昏暗的咖啡厅,他看到了弗莱彻演奏钢琴。

两个人有了一次深切的交谈。弗莱彻说,他只是想要找到他的查理·帕克,他通过各种看似不可理喻的手段去逼迫他的学生,只是因为他相信天才的潜能都是被激发出来的,只有不断地批评打击,才能催生天才。而那些经不起摧残的人,不配成为天才。曾经的架子鼓手转行学医,只能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天才。

安德鲁,重新捡起了鼓,他接受了弗莱彻的邀请,并且想借着这个机会重新挽回昔日的爱人,希望得到女友的原谅。

他想证明自己,他想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所有的观众。因为下面坐着最权威的过目不忘的听众。

但是没想到的是,一切都只是弗莱彻的复仇。弗莱彻恨死他了,因为安德鲁的揭发,弗莱彻丢了饭碗,他再也没有机会寻找到自己的千里马。他要在最好的音乐厅,最权威的观众面前,亲手毁了安德鲁,葬送他的演奏生涯。

在演奏开始之前,弗莱彻对好蒙在鼓里的安德鲁说“我知道是你”。他要安德鲁出丑,狠狠地出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他故意影响安德鲁的情绪,并且演奏的曲目完全不同于他之前告诉安德鲁的曲目,他就是想彻底毁掉安德鲁。

安德鲁的确表现得很糟糕,他痛苦地跑了出去,在父亲怀里大哭。但最终,他又再次跑了回来。也许是这样的恨意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遇逼迫了他,他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展现出来了。他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众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天赋,也在音乐声中,证明了自己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千里马。自己就是那个查理·帕克,在音乐声中,他和导师弗莱彻达成了精神上的和解。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7)

最后的演奏《大篷车》完全是安德鲁主宰,他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和导师弗莱彻身份地位的转换,从一开始的“节拍不对”完全听老师到现在“等我指示”,他成了整个舞台的主宰,他成了音乐的主宰。

此时的安德鲁就是舞台上的王者,观众心中的天才。他激发了自己最大的潜能,宣泄着自己无法诉说的情感。安德鲁一生追逐音乐殿堂的极致梦想,直到这一刻,完全迸发了,在这样置死地而后生的境地,造就了一个音乐奇才。

在最后的时刻,安德鲁完全沉浸在鼓声中。他把自己交给了爵士,交还给了音乐,让自己的天赋在演奏过程中尽情绽放。虽然影片并没有展现观众的欢呼和掌声,也没有看到听众对安德鲁的评价和反应。但是在最后的独奏部分,他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无论他曾经遭受过怎样的否定,侮辱,批评,度过了怎样痛苦的时刻,安德鲁都未曾忘记,自己是一个拥有天赋的鼓手,他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他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从地才变成了天才。只有经过磨砺,金子才会闪闪发光。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8)

04、基于电影《爆裂鼓手》中安德鲁和弗莱彻这一对师生相克相杀相成就的经历,谈谈我对现实生活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安德鲁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鼓手的魅力与价值。到底是他成就了弗莱彻,还是弗莱彻成就了他呢?又或许是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安德鲁的成功既是魔鬼导师的摧残,又是自我磨练,自我成就,二者缺一不可。安德鲁用最极致的音乐,慰藉了弗莱彻追寻千里马的孤独灵魂,制造了一场音乐盛宴。他虽然曾经经历过迷失、低谷阶段,但是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让他又找寻到了鼓手的意义,音乐的意义。

结合《爆裂鼓手》电影故事,谈一下它带给我关于现实生活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①拥有天赋也需要努力,天才也需要磨练。

安德鲁被弗莱彻乐队选中,在众多的音乐天才中,被魔鬼导师选中,一定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天赋,绝对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运气好。在弗莱彻眼中,没有运气,只有实力;没有蠢材,只有天才。

但是再好的天才也需要磨练。天赋不是拿来浪费的。

天赋到天才之间隔着一层又一层被消耗的创可贴,一滴又一滴的血和汗,一次又一次的崩溃和重新站起来。

在陈凯歌的《梅兰芳》里有这样一句话,“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可见,天才想要成为大师,必须要向艺术的神坛献祭,而这个祭品是自己的人生。想要成就自我,必须舍弃个人享乐,追求艺术升华。要想成为天才成为大师,你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成功之路并不会因为你是天才就会容易走,相反,大部分的天才,只有经过“非人”的磨炼,才能迸发惊人的能力。

郎郎3岁就开始弹琴,他父亲为了培养他成才,孤注一掷地监督他练琴,他甚至被父亲逼过“那你就跳楼,跳下去死”。他承受住了这种非人的压力,自己成全了自己。

安德鲁也是一样,为了成为最好的,他承受住了魔鬼导师的摧残,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让自己经受淬炼,经受磨练,最终成了导师眼中的查理·帕克,那匹千里马。

天才需要磨练,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拥有天赋就恃才而骄,将永远无法进步,无法发掘自己的无限可能。磨练会很痛,但是往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即使没有成为天才,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你知道,你曾经拼尽全力。这些磨练,终将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9)

②嫉妒和怨恨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是只有热爱才能把人带到更高的层次

刚进入乐队时,弗莱彻导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安德鲁都非常在意。他甚至都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将自己的真正情感激发出来。这时候的安德鲁是活在老师的“节奏”中,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这不是我的节奏。”

能够进入顶尖音乐学院的学生,会连节奏都敲不准吗?一定不是,只是因为这个节奏不是老师的理想节奏。不是弗莱彻的节奏。

弗莱彻的表扬会让安德鲁微微一笑,弗莱彻冲他怒吼,他会默默流泪。甚至到后来发展成为如果有别的鼓手被表扬,安德鲁就会当面顶撞老师。老师甚至故意安排其它鼓手跟安德鲁竞争上台的机会,可以说,从始至终,他都活在老师话语中。

这种嫉妒和怨恨的确激发他一心想要成为最优秀的鼓手,第一名只能是他,别人都不能比自己强。所以他每天刻苦练习,创可贴用了一片又一片就是为了让敲鼓的速度比别人快。

导师弗莱彻用极致、变态、扭曲、近乎疯狂的方式苛求安德鲁,残忍地将他一次次逼上绝境,但是成就安德鲁的还是他自己。

因为安德鲁是一个真正热爱架子鼓的鼓手。这种热爱这种情怀超越了与别人竞争的动力,别人上台需要乐谱,而安德鲁可以在没有谱的情况下上台演奏,因为乐谱早已经在他的心中。

在最后上台演奏的时候,安德鲁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没有乐谱,因为乐谱在他心中。所以最后老师才愿意配合安德鲁心中的乐谱进行指挥。他们才能在乐声中一笑泯恩仇。安德鲁抹杀掉了之前的自己,他不再是一心想成为第一的鼓手,而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这个节奏象征着别人的评判和眼光,当安德鲁不再将老师的节奏当成自己的节奏,不再追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而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节奏时,他才终于成为一个大师。


如何评价电影爆裂鼓手(从安德鲁人生三个阶段解读电影的魅力与价值)(10)

③没有哪个词比“干得好”更有害,真正的标准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在电影中,导师弗莱彻说最讨厌的词语就是“干得好”这个词。只要别人这样评价你,你不会再进步,甚至沾沾自喜,那你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不会去主动找寻自己的不足,不去追寻极致,追寻完美。干得好这个词,让人一生活在平庸之中,碌碌无为,永远的地才。

但是并不是让你去刻意追求完美,而是每天都要对自己有要求,哪怕每天只能进步一点点。永远不要停留在别人口中的“good job”,那是别人标准。真正的标准应该由自己来定。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自己知道。有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们会考虑经济因素,家人朋友的态度,外在的期望等等,但是,真正做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看看自己做的选择是否离目标更近?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再找其他的。你所做的一切,只依赖于自己的评价标准,而非外界的眼光。这并非易事,但是应该努力去做。慢慢形成习惯之后,你就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哪些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外界附加给你的。

结语:

在安德鲁追求音乐艺术成就的道路上,有过低谷,有过沮丧,有过放弃,得到过魔鬼导师的许可,也经历了被替换被开除的落寞和不甘,甚至差点被彻底摧毁,但真正成就他的,是安德鲁内心对鼓手的热爱,是对鼓手的极致追求。有天赋的人尚且要经历如此磨难和淬炼,更何况没有天赋的普通人。我们更应该拼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一匹千里马,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