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tpm管理精髓(优思学院精益管理学会)(1)

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中,我们可以将使产品成本增加的浪费分成一至四次,以突显出需要改善之处。主要可以分成:

浪费的四个层次

一次浪费-过多的人力、设备、库存。

二次浪费-制造过度(最糟糕的浪费)。

三次浪费-过多的库存浪费(利息费用)。

四次浪费-多余的仓库、搬运人员、搬运设备、管理者及维持者。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使得设备折旧费、间接劳务费等增加,产品成本因而上升。

七种浪费

制造过度的浪费:工作进度太快,过多的人力设备侵蚀物料,导致制造过多,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浪费,必须视为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等待的浪费:只会监视自动化设备、机器故障就完全没办法作业、等待零件,以及缺货物品导致作业暂停等,这些待工待料的状况都属于这一项。

搬运的浪费:超过必要程度的搬运距离、作业到一半暂时放置、重复搬运、移动堆积物品等。

过度加工的浪费:作业状况不稳定,或作业人员本身不熟悉,导致无法以最恰当的速度进行加工。

库存的浪费:仓库费、搬运费、管理费等库存管理费用,以及生锈等导致产品劣化损失。

动作的浪费:步行、把物料或工具拿来却放在一边、采用不自然的作业姿势,以及因判断错误导致损失等。

制造不良品的浪费:因不良品而产生物料、零件、人力的浪费。

其中最糟糕的浪费就是“制造过度的浪费”,一项必须视为最重要的管理项目。因为这项浪费往往隐含着其他六种浪费,甚至阻碍了改善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