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个很喜欢赌国运的国家。

早在公元663年8月,入侵朝鲜半岛的倭国3万大军就和2万唐军在白江口(韩国锦江入海口)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倭国大败。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

日本被彻底打服,就全面学习唐朝,从建筑到文化、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照抄唐朝,搬到日本继续发展,日本现存的许多古建筑、文化习俗源自唐朝。

日本安分了900多年后,随着日本战国时代临近结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又大举入侵朝鲜半岛,企图吞并大明,然后被一番暴揍之后,又退回了日本列岛。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2)

此后,掌权的德川家族开始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专心对内,在东亚安分了200多年。

而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东亚列国的门户被欧美列强打开,日本人“睁眼看世界”,似乎又发掘到了“赌国运”的机会。

一、

到了近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实力大增,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三次赌上了国运。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3)

第一次,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靠着节衣缩食和全民支援撑起了这场战争,最后赢了,抢来的土地和赔款,是投入成本的好多倍,从上到下,日本全国赚翻了。

第二次,日俄战争,沙俄最终失败,不过沙俄的主力和精英都在欧洲本土,沙皇无惧“续战”,日本人赔不到钱,亏得很惨,但好歹从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尤其是和英国结盟,让自卑的日本人欢天喜地,就跟个灰姑娘攀上了皇亲一般。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4)

第三次:挑衅块头更大的美利坚,然后,没的说,美军沿着太平洋一路平推,直至包围日本列岛,若不是裕仁赶紧认怂投降,日本应该没有今天的模样了。

从此,日本把昔日最大的冤家美国当成了最可亲可敬的——美利坚爸爸,踏踏实实地当起了美国人的“绝对忠诚”的马仔。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5)

当然,日本也是身不由己,美国爸爸的军队遍布日本,自卫队也不过是美军的后勤辅助,拿什么和美国爸爸刚?

对于绝对的强者,日本的“服气”和“诚意”会表现得非常到位,一路跪舔到天荒到老。

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日本露出獠牙,会是什么时候,但一般觉得,日本应该没机会了。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6)

但是帮着美国打前阵,为美国冲锋陷阵,这点事儿日本做得一直都很到位,专门捏着东方大国的敏感问题下烂手、说烂话,毫不掩饰对东方大国土地的觊觎。

为了美国爸爸,一向很注意“礼貌”的日本官员也开始习惯于对东方大国说狠话,放大炮,昔日“异域同风”的春暖早已化成不断作死的狂吠。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并准备把日本变成一个纯农业国家,消灭它的工业、军事潜力。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7)

当然,对于德国,盟军的初心也差不多,要把德国也变成一个农业国。

不过,随着美军对日本的改造一步步深入,国际形势也逐步走入了美苏对峙、冷战的局面。

然后,朝鲜战争爆发了。

美国人带着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杀入朝鲜半岛,加上韩军,总共好几十万军队的后勤保障、武器供应等等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毕竟,在朝鲜半岛,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后方。

志愿军的后方在中国东北,联合国军呢?不可能在美国生产物资再万里迢迢空运过来吧。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8)

此时,对于美国人来说,最合适的就是在日本就近生产战争急需的各类物资,这样成本最低、效率最快,而且,战前日本就有了很好的工业化底子,技术和工人还在,而且日本在美军的全面军管之下,统筹资源没问题。

于是,美国人转而决定把日本重新扶持起来。

通过给日本注入海量的资金和技术,日本很快就把自己变成了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的后勤大后方,全国有数百万人口为战争服务,日本的各种资源也集中为战争服务。

靠着战争带来的大量订单,日本经济迅速摆脱战后的疲软态势,迅速崛起,美国人不仅把大量的技术转让给日本,还通过自己“西方盟主”的地位,让日本的商品可以以几乎畅通无阻地进入欧美市场,靠着美国人的扶持,日本的经济在1968年就超过了德国,仅次于美苏。

到了1970/1980年代,这几乎是日本经济的黄金年代,日本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动漫文化、汽车摩托车畅销世界,日本有一举“取代美国”的气势,并喊出了“日本可以对美国说不”的口号。

眼瞅着日本人得意忘形了,美国人决定把它打回原形,提醒它:who is your father?

1985年,美国逼着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让日元对美元升值。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9)

从1985年到199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多。

这十年间,日本的经济依然强势增长,只是,这只是泡沫经济崩溃前的最后荣光了。

因为,美国人是慢刀子,一点一点地很有耐心地把日本给打回原形的。

随着日元对美元升值,美国的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日本市场,除了把美元兑成日元等着升值赚差价,另外的就是大量的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并不断地推高日本的股市和房价,经济表现虽然欣欣向荣,但是泡沫的风险越来越大。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0)

同时,由于日本的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的商品竞争力不断下降,很多规模性的产业在日本本土生产已经无利可图。

由此,日本大量的企业把生产线往东亚和东南亚搬迁,由此带来了新一波的产业转移浪潮,这一波的受益者中,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后来者居上。

除了迁出产业,看着国内不断高企的股市和房市,许多日本企业眼馋得不行,索性也放弃传统产业,开始追逐股市和房地产,这就造成泡沫经济的进一步加速。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1)

到了最后一刻,美元资本眼看日本升值得差不多了,泡沫也吹得快爆了,就赶紧抛售日本的股票和房产,狠赚一笔,然后把赚来的钱再换回美元,安全上岸离场。

但是日本本土的企业和民众就倒了霉了,泡沫经济一朝崩溃,股市暴跌,房价暴跌,日本经济从此开启了20多年的停滞状态,无数日本人一辈子的积蓄化为乌有。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2)

度过了七八十年代的辉煌时代,如今的日本产业暮霭沉沉。

日本的家电、空调、手机、电子产品等等曾经引领全球的产业逐渐淡出全球的主流产品名单。

过去的20年,日本错过了互联网创业浪潮、错过了5G、错过了许多新技术、新产业。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3)

看遍互联网世界,日本能拿得出手的APP、互联网企业,几乎没有。

日本还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汽车产业,只是这个产业太过传统,目前深受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挑战。

美国有特斯拉,中国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品牌,日本,暂时还没听说什么品牌。

日本的未来,美国能帮到它多少?

帮着美国冲锋陷阵,日本人的未来未必亮眼多少。

日本有两条底线谁动就打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4)

未来的最好出路,莫过于融入东方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工业体系,成为我们的产业链分支。

如果实在转不过弯来,那日本的好光景,真的就不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