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爻辞的意思是:蒙卦虽然处于蒙昧时期,但它却是亨通的并非是我有求于孩童,而是他们有求于我当遇到一些问题或疑惑时,第一次向我请教,我会耐心回答,如果再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六十四卦之蒙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十四卦之蒙卦(六十四卦之蒙卦)

六十四卦之蒙卦

蒙卦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本爻辞的意思是:蒙卦虽然处于蒙昧时期,但它却是亨通的。并非是我有求于孩童,而是他们有求于我。当遇到一些问题或疑惑时,第一次向我请教,我会耐心回答,如果再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蒙,就是蒙昧,就是不明。不是物的本体不明,而是物由于受到什么东西的隐蔽而造成的不明。很象镜子之蒙垢,眼睛之蒙翳【yì】若将垢和翳【yì】去掉,其本体是明的。蒙卦所强调的是如何启蒙,如何教育的问题。古人说:蒙卦取求我之义,“作之师”是有道理的。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zhì gù】。以往吝【lìn】。

刑人:刑是“型”的古文,就是古代制造陶器用的坯模或铸器用的沙范,“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规范、强行引正,是一种教育。桎梏:木制刑具。说:同“脱”。

本爻辞的意思是说:启发蒙昧,适宜向人们宣传刑罚规定,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借此教育人们不去做违法犯罪之事,脱离那些桎梏之苦。如果有人不专心学习这些就前去行事,将来会陷入困难。

从卦象上看,初六这一爻以阴爻居于刚位,失位。而且没有居中,属于失中,做事冒进,不守正道,像不太懂事的孩子一样乱闯乱动。初六上承九二,九二像师长一样,对其严加管束,适时惩戒,使其走上正道。这样长大后就会遵纪守法,摆脱牢狱之灾。否则,若是任其发展,日后就会铸成大错而后悔不及。

人在成长的时候,最好身边能有一个能强行纠正其错误的人。就像植物需要园丁一样,让园丁来修整一下旁枝侧干,才能成才。年轻或没有经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指导。如果能正确地接受指导,在成长中就会少走弯路。

通过“刑人”和“桎梏”,我们可以分析出此卦所代表的几种情况:在医院,伤病人用器物固定住,这种器物就像是桎梏一样;公检法部门,惩罚违法乱纪之人;自己或家人有牢狱之灾。

在蒙昧的初期,为什么有利于使用刑罚呢?原来,使用刑罚是为了使人们能不受刑罚——“用说桎梏”。这就好比我们今天人人必须遵守法律的意思一样,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呢?是为了使社会安定,人们能更好地生活,人们能不犯罪,不受刑罚处置。历史记载,我国在蚩尤时期便有了刑法。为什么会出现刑法呢?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人们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往往不择手段,使社会治安出现了混乱。为了社会安定,则必须用刑法进行治理。

“以往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的方法行不通了。以前是母系氏族,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人平等,过去的道德规范与治理方法,自然不适合现代社会了。

【初六,周公辅政小故事】

周成王即位时,还是位蒙昧无知的孩童。所以,国家大权都由摄政王周公来统领。一些对权势垂涎的野心家利用成王的蒙昧无知,经常在背地里调唆成王,说周公有野心,要想夺成王的权。开始,成王并不相信这些谣言,但谎话三遍往往被人当做真理,更不用说蒙昧无知的孩子了。后来成王渐渐相信了,对周公也怀疑起来。

原先,周公有事请示成王。成王总是马上毫不犹豫地说:“就按叔父说的办!”现在,周公有事问成王,成王往往说:“让我多问儿个人再说。”有时,把大事都耽误了。

周公对成王的不信任态度,口益明显地感觉出来。在周公诛杀管叔、蔡叔之后,流言更盛,说周公诛杀二叔,是架空成王的一步棋子。因而,成王对周公更加怀疑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迹,周公著了一首诗,名叫《鸱鸮》,这首诗收入了《诗经》中。诗中一面表示了周公对周室、成王的忠贞,一面把那些散布流言的人比做“鸱鸮”,警告他们“无毁我室”。

周公将这首诗送给成王,成王读了诗,还是不相信周公。据《尚书》和后来的许多儒家著作讲,由于成王仍然怀疑周公,这年的秋天终于引起了天变。在庄稼成熟,还未收获的时候,天突然刮起大风,雷电交加,田里的庄稼全部被吹倒,连大树都连根拔了起来,引起全国上下一片恐慌。成王看到天的异常变化,认为是天在发怒,而天发怒是出人事的异常引起的。那些制造流言的家伙,这时又在成王耳边说:“天变是在警告您,要防止周公篡权。”

听了流言,成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决定打开收藏中央文献的金柜,希望从中找到对付周公篡权的方法。成王意外地发现了周公作的《金滕》。一看内容,原来是武王生病垂危时,周公祈天,请求自代武王的疾病,以至死亡的文件。成王这才知道,周公对王室的忠诚是丝毫不容怀疑的。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包”,包容,将全社会的人都包容在自己的治蒙的范围之内。“纳妇”,也极愿意接纳她们。“子克家”,即就像儿子为父亲克制家务一样,处卑位而任尊者之事,怎能不顺从地完全治蒙之事而获吉呢!

包:是指包含容纳。纳:是指纳进,这里是娶进的意思。克:是指能。从爻辞上看是:包含容纳蒙昧的人,娶媳妇吉祥,儿子能治理好家。

九二属于阳爻居于柔位,属于失位,但是,它却成为了一卦之主,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包容,由此印证了有容乃大的道。从卦象上看,九二是阳爻,下面初六和上面的三个爻都是阴爻,九二像大树一样,包容着它们,让他们来依附。就像一棵茂密的大树,从不拒绝飞来的小鸟。又因为上面的三个阴爻构成了坤卦,坤象征妇人,所以又说是娶媳妇很吉利。九二如此有度量,当然可以获吉。

从象上说,全卦两个刚爻,上九爻位处上卦顶端,九二爻刚健处中,为一卦之主,在蒙昧的时局中,犹如中流砥柱,成为众柔爻崇拜的偶像。

从这一爻之中,我们充分地理解了有容乃大的道理。占得此爻者,应该让自己有包容一切的心胸,这其中包括愚昧者和需要帮助的妇人,拒绝包容他们,则对你不利。

已经当上父母的人占得此卦,应该在管束孩子上注意,目前孩子不听话的,总是惹祸,这不如把他们关在家里,让其在家里做家务,不让他们出门惹祸。如果年龄合适,也可以考虑给他们娶亲,有女朋友或妻子管束着他,他才能承担起家庭重任,克服自己的恶习。

初六代表蒙昧的初期,而九二与初六相临,并且阴阳相合,所以九二可以原谅初六的蒙昧与无知,并且可以娶初六为妻。九二有了妻室,自然就独立了,可以成为自己家庭的主人了。从爻辞中可以看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周朝便有了。

【九二,绝璎会小故事】

楚庄王时,楚国发生了一场内乱。内乱平息后,楚庄王设宴,一來庆贺,二来嘉奖有功人员。

宴会设在晚上。酒席上摆满了佳肴美酿,宫廷乐队在一旁奏乐助兴,数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热闹极了。楚庄王有一宠姬,名叫许姬。这许姬肌如凝脂,五官秀美,身材苗条,是楚国后宫的第一美人。庄王为表示对臣属的感激,把许姬也叫到宴会上,令她为各位臣僚斟酒。

晚宴的烛光,把本来就令人销魂的许姬照得更加妩媚了。许姬來回穿梭在烛光中,时明时暗,给人以恍若仙女下凡的感觉。每给一人斟酒,但见纤纤细手,得闻体香,令人不能把持。

酒到半酣,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将宴会上的烛火全吹灭了。这时,许姬突然感到有人在黑暗中拉着她的衣袂。许姬反应极快,反手一把将那人头盔上的璎珞抓在手中。

许姬来到庄王面前,告诉楚庄王,有人对她非礼,她已经抓住非礼者的璎珞。楚庄王听了,恰好宫人正准备重新点烛,谁料到庄王却命令暂缓点烛,还让每人将璎珞取下,痛饮尽欢。

晚宴下来,许姬十分气愤地对楚庄王说:“男女有别,君子有礼。我代表君王斟酒受人调戏,王却不加追查,怎么能严君臣之礼、男女之分呢?”

楚庄王笑着回答:“君宴臣,本来应在9天,按礼讲不能超过三杯。我却在晚上设宴,先已失礼。大家喝酒不少,酒后出现那种狂态,本是人之常情。我若追查定罪,国士们都会寒心,还会说我只会宠信妇人呢!”

后来,一位名叫髯翁的文人,专门作了一首七绝来称赞楚庄王此举:

暗中牵袂醉中情,玉手如风巳绝璎;

尽说君王江海量,畜鱼水忌十分清。

不久,楚庄王出兵攻打郑国。健将唐狡自告奋勇,愿率百名壮士,为全军先锋。唐狡拼命杀敌,使大军一天就攻到郑国国都的郊外。楚庄王决定奖赏唐狡,并要重用他。唐狡说:“我就是那位牵美人衣袂的罪人,大王能隐臣罪而不诛,臣自当拼死以效微力。哪敢望奖赏呢?”当天晚上,唐狡悄悄地离开了。

楚庄王的这次宴会,被后人称为“绝璎会”,流传千古。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取:娶。不有躬:失身。“勿用娶女”,不要娶她。她作为一个女子,本应等待与她正应的那个男子来求她,而她却见近旁另一个美好的男子而动心,悦而从之,未能保其身。

本爻辞的意思是说:不要娶这样的女子。她见到有钱人,就会失身。娶她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占得此卦者,若是搞教育的老师或是父母,要注意自己学生或孩子的早恋问题。

这句经文挺有意思,告诉人们不要娶这种见了有钱的男人就会失身的女子。这也许在今天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再有钱的男人,也会遇到比自己更有钱的男人。所以对于“见金夫人,不有躬”的女子,一般男人是不能娶为妻子的。六三爻代表女子,可是她即与九二阴阳相合,又与上九爻相应且合。所以从卦象上可以看出这个六三爻是一位多夫的女子,在男权社会,这种女人肯定是没有市场。而在母系氏族,这种女人则是被社会认可的。可是在私有制的社会,谁娶了这种女人,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六三,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

战国时有四大君子名闻天下,一位是齐国的孟尝君,一位是赵国的平原君,一位是魏国的信陵君,一位是楚国的春申君。四位君子都是各国王室的成员,担任着重要职位,不少人都纷纷投靠他们,以图谋取利禄。

赵国有位奸小,名叫李园。此人不学无术,心地极为奸阴,时刻都梦想做上高官,享受厚禄。他先后投靠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都因德才俱无,没有受到重用。

李园见自己没有本事,就在他妹妹身上打起了主意。他妹妹年方二八,凤眼龙鼻,樱桃小嘴,一对浅浅的酒窝,恰到好处地长在脸颊两旁,逢人一笑,令人销魂丧魄。李园的妹妹人虽美丽十分,人品却同哥哥一样,毫无廉耻,只认得权势与金钱。她哥哥与她一商量,两人真是臭味相投,很快设下了一个阴毒的圈套。

通过各种关系,李园终于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了春申君黄歇。李园也做上了春中君的门客,大受青睐。李女自嫁给春中君后,大受黄歇宠爱。不到三个月,李女怀孕了。

她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的哥哥。一个更大的阴谋,又在李园兄妹之间形成了。李园问:“在夫人与小妾之间,你愿意当什么?”他妹妹说:“自然是夫人!”“夫人与王后呢?”“自然是做王后的好!”

此时楚王正因无子而发愁。真是天赐良机啊!儿天后,趁着春申君风流的兴头,李园的妹妹娇滴滴地对黄歇说:“当今楚王无子。你也是王室之后,该有继承权。我现在已怀了你的骨肉,不如让我去侍奉楚王,今后天下就是我们的了。”春申君也是利令智昏,竟然答应了下来。

三天后,就把李女乔装打扮送给了楚王。楚王一见李女美艳照人,当晚就宣诏侍寝,正中李女下怀。入宫才八个月,李女就生下了一健壮的男婴,楚王高兴自己晚年得子,竟然听信了李女的这是一个健壮的早产儿的谎言。李女所生儿子长大后,被立为太子。春申君暗自庆幸:楚国的天下将是他们父子的了。

此时,李女做上了王后,李园自然成了国舅。为了让他们的阴谋永不败泄,他们又密谋害死春申君。就在楚王去世的第二天,李园兄妹设计谋杀了黄歇。


六四:困蒙,吝。

人处于困蒙之境,若居上位,必失道而寡助;若言学,则必孤陋寡闻。吝,不足。这样的人是可鄙的。

本爻辞的意思是:困在蒙昧之中,有困难。

蒙卦之中,包括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启蒙者,一种是蒙昧的人。阳爻所代表的是启蒙者,而阴爻所代表的则是蒙昧的人。我们看六四这一爻,虽然它是阴爻占柔位,属于得位,但是看看它上下,全都是阴爻,而它远离了九二和上九两个阳爻,困于蒙昧之中,求告无门,无法行动,所以陷入困难之中。

这就提醒在交友方面,虽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你自身若是弱势,或者是蒙昧者,未成功人士,你不妨去交往一些强者、启蒙者、成功人士,这会对自己有利。若是交往与自己相同的人,则可能陷入困境。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困在蒙昧之中,有困难”,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所以,占得此卦者,要注意接近有学问有素养的人。

四爻上下全是阴爻,同性相斥,并且处于艮卦的下面像被一座山压着,自然难逃被困的命运了。在蒙卦中,阴爻代表蒙昧,六四被同性所困,不能与阳爻相合相应,所以被困。不过由于六四得位,所以不会有凶险,只是有些忧虑。

【六四,褒姒烽火戏诸侯小故事】

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史称周幽王。这位周幽王本是位庸才,却刚愎自用,听不得一点逆耳之言;又是一位色鬼,时常耽[dān]于声色,而误了朝政。所以,在他周围全是一班拍马的奸佞之徒。

其中以虢[guó]石父、尹球、祭公最为出名,被幽王分别封为上卿、司徒与大夫。乱世出忠臣,一些忠贞的臣子纷纷起来奏谏,但全被幽王逐出朝廷。其中有位官居大夫的褒珦,从他的封地来到京城,耳闻目见,也冒死劝谏幽王。周幽王恼羞成怒,要立刻将褒珦斩首。多亏群臣求情,才被囚禁在监狱中。

褒珦之子得到消息后,焦急万分,找来几名亲信商议如何才来拯救父亲的生命。其中一位说:“幽王一天玩乐,耗费不少,一定喜欢金银财宝;幽王又好女色,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位绝色美女,再献上金银财宝,就可救出大人了。”商议第二天,大家就分头到各地寻访美女。在一僻远山乡,褒珦的儿子终于找到了一位十分美丽的姑娘,这就是后来的褒姒。

褒珦的儿子用重金买回了褒姒,打扮起来,真是漂亮万分。他又筹集一批金银财宝,来到京城。到京城后,他先用钱财打通了幽王亲信的关节,然后,将褒姒献给幽王,幽王一见美女,疑是仙子下凡,连忙宣布褒珦无罪,一而宣令退朝,拥着美女到了后宫。虢石父、尹球、祭公眼见幽王十分宠爱褒姒,一个个也都拜倒在石榴裙下,千方百计讨褒姒的欢心,以求宠于幽王。

这位褒姒虽是美如天仙,却是一位冷美人。自入宫以来,从无笑脸。为了博美女一笑,幽王和三位奸小用尽各种方法,甚至装狗学猪,也都不能见效。虢石父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史书所讲的“烽火戏诸侯”。

这一天,幽王与褒姒坐在高高的观礼台上,幽王下令点燃烽火。这烽火本是敌人来侵,召集各国诸侯的信号,昏君为博美人一笑,竟然把这样严重的大事当做儿戏。烽火一起,各路诸侯点集大军,纷纷来到,却看见幽王与褒姒饮酒作乐,一个个只得面面相觑,急匆匆地赶回去。褒姒终于笑了。而这一笑,就笑掉西周王朝。


六五:童蒙,吉。

居尊位,本身有柔顺之德,又能任用有刚明之才的人,以此治天下之蒙,没有不成功的,所以吉。如果是个居君位的人,他便会做到以童蒙自处,纯一不发,充分信任贤明的臣下,依赖他们治理国家。

童蒙:是未被启蒙的纯真的孩童,有着一颗天真无邪的心灵,也泛指一切未泯童贞的纯真之心。

“蒙昧的孩童,吉祥”,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占得此卦者,在做事时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你能像儿童那样天真无邪地处事待人,能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指导和建议,你将大获成功。

占得此卦者,适宜培养或收养孩子,结果是吉祥的。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还没有沾染上不良的恶习,将来能培养成才。

儿童的蒙昧,是天真无邪的表现,自然吉祥了。没有人会因为儿童的无知而生气,正因为儿童的无知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儿童柔顺而谦虚,听大人的话,是大人保护的重要对象,怎么会不吉祥呢?

【上九,刘备白帝城托孤小故事】

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俘虏杀害。消息传到蜀国,刘备点起大军,要为关羽报仇。哪里料到,报仇不成,刘备却被吴将陆逊大败而回。刘备逃到白帝城,一命呜呼了!

临终前,刘备将太子托付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托孤”。刘备托孤深谋远虑,他对诸葛亮说:“先生雄才大略,定能安邦定同,若太子可以辅佐,就辅佐;若太子不能辅佐,就由先生你当成都王,来领导蜀同。”听刘备如此一说,诸葛亮赶快表示,一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太子。

刘备赶紧叫来三个儿子,说:“我死以后,你们兄弟三人要父事丞相,若有不孝诸葛丞相的,就是天人共诛的不孝子!”诸葛亮听了,更下决心辅佐太子了。

刘备死后三天,太子刘禅登上王位。这位刘禅小字阿斗,登基之时才十余岁,只是下主之才,在国家政事上完全是位十足蒙昧无知的孩童。魏主曹丕听说刘备去世,认为是夺取蜀国的大好时机,于是点起数万大军,又联络鲜卑、孟获、吴国、孟达四支军队,分五路杀奔而来。

刘禅听到消息,却几天看不到诸葛亮,心中十分惊慌。派人去宰相府,管家却说:“丞相病了,不能到朝。”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把个刘禅与满朝官员急得是汗流浃背,心惊肉跳。

于是,他亲自來到丞相府,却见诸葛亮安闲地在那里钓鱼。原来,诸葛亮早已定下了退兵妙计,刘禅这才把心放下来。这就是诸葛亮安居退五路的故事。

诸葛亮像父亲一样爱护阿斗,对刘禅竭尽忠心。刘禅虽童蒙无知,却能以赤子之心对待诸葛亮,什么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从不猜疑丞相生二心。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一片升平景象。其后,南征七擒孟获,北伐六出祁山,虽未能实现天下统一的宏图,但诸葛亮在世时,却保证“扶不起”的阿斗稳坐皇帝的宝座。


上九:击蒙,不利为宼,利

治蒙的手段是猛的,叫“击蒙”、击蒙最为要紧的是掌握击的分寸、界限。击蒙必不可太深太过,目的要正确,方法要得当,理由要充分,这就能起到“御寇”的作用。若相反,击之过激过猛,结果很糟,则击蒙者本身就成为寇了。“御寇”好,“为寇”不好。

这句爻辞的意思是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制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利用御宼”,上下顺也。也就是说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制人。孩子小时候是一张白纸,如果你不给他打上好的色彩,他很容易被其他颜色污染。孩子如果教育不好,类似于贼宼一样的思想可能会影响他,把他带坏,他成了像贼宼一样危害社会的人。如果教育得当,把正义的思想教授给他,他可能就会成为抵制贼寇的、有利于社会的好人。

【上九,吴下阿蒙小故事】

三国时,吴同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不愧为英勇的战将,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昵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起时,孙权说:“吕将军,你现在执掌国家大政,应该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吕蒙一听,马上说:“我一天军务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经常都忘不了读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书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

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两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特別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后来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周瑜去世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这位鲁肃是吴国一位名士,学问渊博,读书破万卷。他与吕蒙都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常戏墟吕蒙,“吴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这次,鲁肃到吕蒙的驻军去巡视。空闲时,吕蒙主动与他谈起学问来,鲁肃大感意外。开初,吕蒙是以请教者的身份与鲁肃交谈;不一会儿,吕蒙提了几个问题,鲁肃都答不上来;后来,鲁肃只有听吕蒙一个人讲的份了。听完吕蒙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竟学富五车了!本人敬服万分!”鲁肃去世前,还推荐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深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自立国后,一直想夺回关羽镇守的荆州,但一直没有成功。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终于使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夺回了荆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