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大秦赋》中,嬴政的父亲嬴子楚之所以会成为秦王,多亏了华阳夫人的提携。

电视剧里,华阳夫人与亲弟弟阳泉君芈宸,还有其他族人,包括昌平君芈启、芈颠掌控朝政多年,连相国吕不韦都要对他们忌惮三分。

不过,芈宸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嬴政还未成为秦王之前,便拿着剑在大庭广众之下,追打着芈宸抱头鼠窜,让他出尽洋相。

嬴政接替父亲嬴子楚成为秦王后,芈宸又是暗中欲刺杀吕不韦,也引发了姐姐华阳夫人的不满。

可就这样屡次坏事,多次出糗的芈宸,却一直受到华阳夫人宠爱与信任,甚至成为华阳夫人的左膀右臂,这是为何?

大秦赋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故事(阳泉君屡次坏事)(1)

芈宸出生年月不详,从《战国策》的记载来看,安国君嬴柱还未成为秦王之前,芈宸便已在大秦身居高位,且深受华阳夫人宠爱。

此后,吕不韦认为嬴子楚“奇货可居”,便以重金疏通关系,成功搭上芈宸这条线,让嬴子楚改认华阳夫人为亲生母亲。

公元前250年,只当了三天秦王的嬴柱离奇去世,嬴子楚正式成为秦王。登上王位之后,嬴子楚对华阳夫人尊敬有加,将她尊奉为王太后。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成为新一任秦王,嬴政也效仿其父亲那样,对华阳夫人无比尊敬。

若没有华阳夫人提携之恩,秦国王位早已成为公子傒(嬴傒)的囊中之物。

如此说来,《大秦赋》里疯疯癫癫的芈宸,对嬴政父子可是有着知遇之恩。

但是至少在电视剧中,芈宸的确有些是非不分,屡次违背华阳夫人的命令。甚至也办了不少蠢事,让吕不韦抓住把柄,险些打乱了华阳夫人的计划。

华阳夫人发动宫变失败后,芈宸被迫离开咸阳,迁往外地居住。

大秦赋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故事(阳泉君屡次坏事)(2)

史书中对芈宸记载甚少,后人只知芈宸曾帮助过嬴子楚,但并不清楚芈宸详细的生平履历。

那抛开史书文献中的芈宸不谈,而是从剧情以及人物关系进行重点剖析,华阳夫人到底看上了芈宸哪一点,才将其一直留在身边委以重任呢?

首先,芈宸虽然办事不太靠谱,但他绝对忠于华阳夫人,这点毋庸置疑。

当华阳夫人宫变失败后,其他尚在秦国的芈氏族人皆一言不发,竭力想与华阳夫人撇清关系,而芈宸则力尽所能的保护姐姐。

从这点也能看出,芈宸与华阳夫人之间的姐弟情深。

其次,芈宸能力不济,可他办的所有事完全是为了华阳夫人着想。无论是阻挠赵姬与嬴政母子入咸阳,还是暗中刺杀吕不韦,其最终目的,都是想让芈氏族人能在秦国站稳脚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从以上两点来看,芈宸至少心是向着华阳夫人的,而且本性并不坏。至少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干出有损家族的事情。

当然,光凭这两点,是无法作为华阳夫人一直信任芈宸的根本原因。

大秦赋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故事(阳泉君屡次坏事)(3)

结合真实历史分析,无论是华阳夫人,还是大秦宣太后芈月,她们在秦国虽身居高位,但归根结底都是“外姓人”,容易受到秦国老派贵族的排挤。

何况自秦孝公赢渠梁开始,大秦变法成功,不少底层士人获得晋升途径,让秦国朝堂的局势变得风云莫测。

在此环境下,这些楚国贵族就感觉有些朝不保夕,凡事还是要以稳为重。

华阳夫人当时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从她能唆使秦孝文王嬴柱改立王储就能够看出。

可是“高处不胜寒”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芈宸与华阳夫人有着血缘关系,又对其100%忠诚。华阳夫人对其知根知底,也不会担心他在自己眼皮底下闹得太过不可收场。

她身处秦国,凡事不可大张旗鼓,如果华阳夫人重用其他有野心,但来历不明,根基也不稳的“外姓人”,很有可能会反噬自身。

大秦赋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故事(阳泉君屡次坏事)(4)

而且不知同学还有没有印象,从剧情来看,昌平君芈启、芈颠受到华阳夫人指派,投身于吕不韦麾下。

芈启和芈颠其实力、才干与心机和城府,绝对要高过芈宸不少。可如果让芈启、芈颠这二人当中的一人,与芈宸调个位置,就不适合了。

因为芈宸心机不够深,让他投奔吕不韦的门下当个宾客,极有可能会坏事。而芈启和芈颠足够沉稳,让他俩执行“间谍”任务,才会让华阳夫人放心。

好钢用在刀刃上,芈启和芈颠作为华阳夫人苦心安排的两枚重要棋子,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发挥作用。

芈宸为人处事太过莽撞,将其留在身边还能严加看管。而且遇上大事,芈宸也毫不含糊,时刻冲在第一线。

对于华阳夫人而言,芈宸这种“混不吝”办大事成功率不太高。可处理一些暗杀、散布谣言,笼络他人的歪门邪道上,芈宸还是非常好用,这也就是物尽其用的道理。

大秦赋里面有多少虚构的故事(阳泉君屡次坏事)(5)

也就是说,华阳夫人在用人标准方面,能力、才干倒是次要,首先得是知根知底的,最好还是芈氏后裔。那与她有姐弟血缘关系的芈宸,就最符合这几项用人标准。

同学们也别以为,电视剧里的芈宸嘴上没个把门的,只会到处胡咧咧,坏大事。

从真实历史来看,芈宸能作为中间人,顺利说服华阳夫人将嬴子楚过继为儿子,就足以证明,芈宸有着精确的前瞻眼光,并不是那种一无是处的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