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乳房增生的自愈方法 隆过胸的女人乳汁有毒(1)

隆胸的妈妈能不能哺乳?哺乳期乳头皲裂、涨奶、乳腺炎、婴儿哭闹时怎么应对?新手妈妈该如何科学预防这些呢?跟《医知袋鼠》来看看美国儿科专家实怎么说的~~

一、隆过胸的女人乳汁有毒 不能母乳喂养?

目前医生认为安全的隆胸方法有假体和自体脂肪。无论是假体填充,还是自体脂肪隆胸,只要手术前乳房是正常的,乳头没有被切掉以及所有的乳腺管都没有被切除(在乳头和乳晕附近没有留下疤痕),丰胸手术是不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而且假体成分是硅凝胶,对人来说是安全的,假体放置位置不在乳腺,一般放置在胸大肌后,乳腺后或这两者之后,不会破坏乳腺,也不会影响乳汁产生。自体脂肪隆胸材料取自自身,其本质上是自身的脂肪细胞换了个地方生长,相当于乳房的二次发育。由于是自身脂肪,不存在排异反应,更不会影响哺乳。

二、母乳喂养期间还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乳头皲裂和疼痛

在刚开始哺乳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特别是第一周,但一般不会持续很久,也不会造成乳头破损。一旦发生乳头皲裂可试试以下方法:

(1)变换宝宝的姿势来进行哺乳,以保证宝宝含乳头的方式正确。

(2)在气候湿润时,可用日光照射,加热的方式保持乳头区域的干燥,以达到治疗乳头皲裂的效果。

(3)哺乳期不要穿化纤的胸罩或者防溢乳垫,不利于透气。在哺乳之后,留一点乳汁在乳头上,自然风干后可形成一层保护膜,帮助愈合。

(4)天气干燥时,可以涂抹一些纯度较高的低过敏的羊毛脂预防皲裂。

Tips:

1、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可去医院检查乳头是否被珠菌或细菌感染。

2、如果乳头或者乳房其他部分疼痛,应向催乳师寻求帮助。

3、洗澡时,应用水清洗乳房,不要用肥皂。乳霜、乳液及剧烈的搓洗会加重乳头皲裂和疼痛。

2、乳房肿胀(涨奶)

在刚下奶时,若宝宝没有进行良好有效的喂养,乳房可能会变得肿胀,严重时还可导致乳腺管及整个胸部血管的肿胀。预防和处理方法如下

(1)经常给宝宝喂奶,而且每次一定要让宝宝吃到双侧乳房。

(2)在两次喂奶间隙可手动或用吸奶器挤出一部分乳汁。

(3)温度升高可促进乳汁流动,可在冲热水澡时手动挤出一些乳汁,或者挤奶时用热敷,还可喂养时热敷,喂养间隙冷敷的方式来缓解肿胀。

(4)若乳房肿痛非常严重,应禁止用热敷,以免使情况恶化。可尝试在两次哺乳之间用冷敷控制。

3、乳腺炎

乳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乳房组织感染,它可引起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颤、恶心、嗜睡和无力,同时伴随着乳房局部的症状,如红肿、触痛和发热。一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遵医嘱服用哺乳期也可安全使用的抗生素,不会对宝宝产生危害。

(2)通过哺乳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出,不要停止哺乳,否则会加重乳腺炎及其疼痛。

(3)若出现无法用患侧乳房给宝宝喂奶的情况,可用一侧给宝宝喂奶,同时将两侧的胸罩都打开,让乳汁从患侧乳房里流到毛巾或吸水的布巾上,以缓解患侧乳房的压力。

(4)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及减少活动,可帮你尽快恢复健康。

Tips:

1、乳腺炎期间哺乳不会对宝宝产生危害。

2、妈妈回去工作也是乳腺炎发生的高峰时期,根据宝宝之前的吃奶规律挤乳汁,从源头上对感染的发生进行预防。

4、婴儿哭闹

宝宝自身的性格以及疾病都可导致他的哭闹。虽然大多数哭闹的孩子并没有疾病,但是不停地哭闹会将父母的精力、时间和初为人父母的喜悦耗尽。以下是母乳宝宝哭泣的一些常见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1)饥饿:

如果宝宝吃奶的频率很高,一旦嘴巴离开乳房就不满足,应向医生求助,以判断你的喂养方法是否正确。医生会给宝宝测量体重和进行体格检查,检查宝宝哺乳的姿势和乳头的衔接方式是否正确。当宝宝体重很轻时,应考虑是否是喂养不足的情况。

(2)生长高峰期:

宝宝在2-3周、6周以及大约3个月的时候,会出现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宝宝会不停地想吃奶,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通常会持续4-5天。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超过5天,可请医生帮忙评估喂养过程是否正确。

(3)超敏感或高需求婴儿:

这类宝宝比别的孩子需求的多,除了睡觉,他们似乎总在哭,对吃、睡或者其他事物的反应都不是很有规律,睡眠时间很短,他们会把吃两口奶当成“点心”,有人抱着或者背着可以睡上15-30分钟。婴儿背带或其他可以将婴儿背在身上的工具可有助于让他们安静下来。尽管这类宝宝经常哭闹,但是他们的体重增长都是正常的。

(4)肠痉挛

肠痉挛在孩子大约4周时开始出现,肠痉挛的宝宝通常会在每天某一段时间出现两腿蹬直、使劲哭闹、脸色涨红等表现。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用婴儿背带背着他四处走走来安慰他,也可以让孩子趴在你的膝盖上,然后轻轻按摩他的后背,这些都可以让宝宝舒服些。

(5)母乳过多或者喷乳反射过度

这个问题在宝宝刚出生的第一个月极易发生。乳房可能觉得非常的胀,乳汁常常大量滴出来或喷出来。宝宝会大口大口快速吮吸奶水,甚至有时候会吐出乳头喘气或者咳嗽,甚至吐奶。这种快速的吞咽可能使宝宝吸奶的同时,也吸入大量的空气,然后形成气泡,导致不舒服和吐奶。这种情况可参考涨奶来进行处理。

(6)吐奶(也称为胃食管反流征)

由于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大多数孩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流,而且随时间推移,这种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要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可在给喂奶时及结束后,给宝宝拍拍嗝。此外,在喂奶后半小时内,尽量让孩子保持直立的体位。但当宝宝吐奶伴随体重减轻,或者呕吐(吐的量比较大),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

(7)过敏:

虽然常常把婴儿哭泣的原因归咎于食物过敏,但这种过敏所引起的哭泣并不常见。过敏更常发生在母亲、父亲或兄弟姐妹中有患有哮喘、湿疹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小婴儿身上。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可能是过敏源。很难指出具体是因为哪种食物过敏,因为当妈妈不再吃这种食物后,过敏症状仍然会存在一端时间。食物过敏可能会引发血便、喘息、荨麻疹或者休克(晕倒),一旦出现请及时就医。

Tips:其他疾病虽与喂养无关,但也可导致宝宝无止境的哭泣,如果这是突然发生的或者非常严重,应立刻就医。

获取更多大牌专家第一手育儿资讯

请关注jjkkc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