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从17岁出师到现在,李忠表已走过了53年的理发生涯。

对于70岁的他来说,最近十年来的岁月里,他见证了顾客们渐渐变老,也见证了乡村和时代的日新月异。

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1)

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喜迎二十大我们这十年)(2)

理发手艺,传承两代

真要算起来,我家勉强也算是个“理发世家”了吧。从父亲、哥哥,再到我,一家两代三个男丁都从事了理发行业。

我还小的时候,六七岁,父亲就在村里开理发店了,一开就是几十年,后来哥哥长大了,这份理发事业就由哥哥接了棒,继续延续下去。后来,颇有生意头脑、小有积蓄的哥哥去了定海城里开理发店。

我和我哥有十几岁的年纪差,他已经成家立业的时候,我还很小。14岁的时候,我已经早早懂事,因为当时家里条件并不算富裕,我就跟着当时在定海城里开理发店的兄长学习理发手艺。

幼年时父亲工作的耳濡目染,加上哥哥的指导,我上手还蛮快的,大家都说我的理发技艺成长得很快。 3年学习满师后,我才17岁,尚没有本钱和技术像哥哥那样在城里开理发店,于是就带着手艺回到了老家,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开一家乡村理发店。村里理发店少,我的价格又公道,加上能干肯吃苦,当时的生意还算不错。26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是大沙光辉村人,人生的前几十年,我的生活轨迹主要围绕着老家所在地展开,后来,随着村里年轻人外迁,我的理发生意日渐清淡。我就把店开到了大沙街老年人较集中的地方,专为老年人理发,也就是现在大沙街197号这个店址,现在吃、住、干活,基本都在这里完成,老家的房子反而很少去住了。

我今年已经70岁了,做理发行当则有53个年头了。现在这家不足20平方米的店铺还是我30年前从别人手里盘来的。你看我这个门楣上挂着的“李忠表的40载理发生涯”的照片,就是十几年前,我50多岁的时候,一个过路的拿着相机的人给我拍的。他看我这店古朴得很,蛮有味道,在跟我简单聊了几句后,就主动提出要给我照相留念。

一转眼,我居然也理发理了五十多年了,人一辈子能有多长啊。现在每天早上,我6点不到就起床洗漱了,人起来了,店门就开了,把老式排门一推开,把椅子、镜子、剃刀等理发工具清理一遍,就开始等待顾客上门了。

除了大沙街197号的固定地址,每月的10日、20日、30日,我还要去离大沙街几公里外的青岙社区给那里的老年人理发,每月偶尔还会去下毛峙,这些社区剪发的习惯也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也不用人接,一般我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自行车就过去了,很快。

剃发修面,价格公道

回村理发,其实赚不了多少钱,这几十年下来,剪发的价格从2元、3元涨到5元、7元、10元,不会再高了。

2009年那会儿,理一次头发5元;2013年也才涨价到6元,有时候理发、洗发之后,还会加上刮面,也并不多收钱。有时候帮老人修剪一下头发,也就收个两三元意思一下。都是认识几十年的乡里乡亲了,有的老人们生活比较拮据,我也不好意思多收钱。因为收费低,一年算下来,理发店的收入也就一两万元,虽然这几年剃发修面价格上涨到10元一次了,但村里的老人也在逐渐变少,生意也仅够勉强维持生活。早些年,我自己还种了一亩半的口粮田,现在年纪大了,也侍弄不起来了。不过加上每月农保的收入,日子虽然有点紧,但也还算过得去。两个儿子也成家立业了,一个在宁波,一个在定海,每个月也会回来看我一下。

现在的理发生意基本都是多年的老顾客们在支撑着。一次完整的剪发修面全套需要花费20多分钟。这不,前两天刚来了个住在盐仓的大哥,姓包,就是我的老客。老包今年80多岁了,之前住在附近村,前些年家里拆迁后就搬到定海盐仓居住了,直到现在,每隔十天半个月还会一个人坐着公交车来大沙找我理发修面,他说就图我这清静、价格便宜,最懂他的需求。上次他来,很客气地非要付20元,我怎么可能收,推拒了一番后,还是把10元钱找给了他。

这些年,店里的客源比较稳定,因为都是老人老主顾,营业额少的时候一天30元,多的时候一天100多元也是有的。于当下时兴的美发行业来说,我这里的价格实在算得上地板价了。

理发工具,迭代升级

几把方凳、几个暖水瓶、一个简易的洗头洗脸池,再加上一些理发工具,就是完成全村人“头”等大事的全部家伙儿了。别看我店简单又老旧,但手上活可不差,不做烫头染发,一辈子专心理发修面。你别看刮面简单,薄薄的剃须刀讲究准头,顾客把眼一闭,是对你的信任,要是睁着眼睛注视着你,你也不能紧张手抖,哪里该用什么劲儿,那可都是门道。

开店几十年了,理发师傅虽然就我一个人,但趁手的理发工具也早已换过几轮了。毕竟时代在变,科技日新月异。我入行以来,最早用过的理发刮面工具现在好多年轻人估计都没见过了,老式的需要用手推着走位,再后来是有一根长长的电线缀在屁股后头的剃发刀,后来才是我现在用的电动剃发刀。虽然刮面修容还是用传统的工具,但理发剃头的工具确实是新式的简便好用。都是儿子给我买的,一两百元一个,坏了就会给我补新的,总体还蛮耐用的。

理发店店面虽小,但我也会尽量让它显得朴素整洁一些。正墙上挂着的雷锋像是我用色条勾画出来的,小老虎、童子抱金、赛马图等也是我自己临摹和勾画的,也没学过,就是喜欢,所以自学着玩。闲来无事的时候,我还喜欢拉拉二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曲子是我平时最喜欢拉的。每当店里空闲,我坐在店门口拉二胡时,村里的老人们也会围过来,一起听曲子拉家常。以前大沙乡未撤并前,我还被各村邀请,去给文艺演出队伴奏过。

老街老房,翻新重建

我和店里的顾客们一样,都在慢慢变老,而理发店所在的大沙老街甚至是整个大沙村都变得越来越干净和年轻了。

大沙老街曾是远近闻名的商贸一条街,时代的列车呼啸而过后,带走了曾经的繁华,但留下了诗意的恬淡。目前,老街上住着的居民不多,几乎都是大沙本地的老人,空闲时大家会聚在一起乘凉、聊天。

几十年前,我店门口的村间小路还是不规则又硌脚的石板小路,十几年前早就换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里的老人们包括我,无论步行还是骑车都变得安全、平顺了很多。

我们这条老街呈南北走向,倒也不长,就500米,宽度刚好能容几人通过。以前水泥路两边多是一些单层的传统砖瓦建筑,有的老屋很久没住人了,甚至都有了倾颓的迹象,但这些年来,不知道是年轻人反哺上一辈来建新房了,还是一些中老年人返村居住了,不少老房都开始翻新重建,老街两旁的砖瓦房之间夹杂着越来越多的两层小洋房。

回看这十年,老街历经了岁月的洗礼焕发出新农村的现代化气息,民居前晒着太阳的小猫则昭示着新旧生命的迭代,未来的老街和乡村或许也还有无限可能。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