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四十岁以下的人,很少听过,更没有见过。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大全国大范围内全面推广,最后不知因何原因没有推广成功。

简体字,被后来的人批的一无是处,其实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听说推广简体字是毛先生和周先生一力推荐的,为什么毛先生要推荐简体字呢?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有一定关系。以我自己为例,家父民国二十三年出生的,在旧社会穷人哪有机会受教育,对于文化这一块,就是一字不识,二字不认。解放后,土地改革,五风,六三年天旱,农业学大寨,人民公社……经历各种劳动场景后,因劳动突出,被推荐为生产队长。那么,问题来了,生产队也得计工分啊,计工分总得先写每个社员的姓名吧。这可是个大难题了,干活再累也不怕,就怕教我学文化。于是,政治夜校顺应时代而生,那些老师也是费尽了心思,各种奇招妙用都使出来教这些人脱盲。没有最简单点字,只有更简单的写法,五花八门的字都岀来了。比如,村民中男的带生的名字挺多,这个字写起来倒是难度不大,女的带英字的名字挺多,这个字的下面比较难写了,于是就用艹字头表示英字,然后带花的名字也不少,于是就写一个艹字头,下面再划一把x来表示花字。诸如此类,为了一个名字真是挖空心思。

到了我们读书的时侯,其实也是愿意接受二简字,毕竟当时的农村人,都没有任何学前的教育为基础,学个一简字也是比较吃力的,更别说学什么繁体字了。

最终,国际形势有变,再加上通过实践证明它有点与国际环境不那么接地气,于是只留下昙花一现。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1)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2)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3)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4)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5)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6)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7)

汉字字源字典(识文解字二简体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