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1)

说到痛经,想必大多数女生都经历过。

每次月经还没来,就已经开始担惊受怕。轻微的痛经还好些,只是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等。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2)

严重的则让人痛不欲生,会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有时候还会延及到阴道、肛门及腰部,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部出现疼痛剧烈时脸色苍白,手脚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

要想不痛经,必须先了解痛经的原因。

本期,固生堂中医邀请秦佳佳医生,来分享关于痛经的知识和保健方法。

中医认识痛经

我们知道,一般在经期第2~3天经量较多。月经量为一次月经的失血量,常难以准确测量,一般20~60mL,因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发生痛经。当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3)

痛经的原因可概 括为“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在治疗上重在明辨虚实寒热。一般情况下:

痛在月经前或月经初期多属实证,痛在月经后或月经将干净之时多属虚证。

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证;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证。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

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

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

痛经常见证型和保养方法

下面我们就通过辨证分型学习痛经的保健方法。

01

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 ,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疗法则:补肾填精, 养血止痛

常用方:金匮肾气丸

药膳(枸杞蛋):用枸杞子15g ,当归10g,大枣5枚,鸡蛋2 个。以上前三味加水 ,一同用文火煎煮约30 min,再将鸡蛋敲破去壳放入,再炖片刻成荷包蛋即成。服法:吃蛋喝汤每日服1 次。对于虚证患者,月经干净后7-10天应用效果较佳。

食材推荐:番薯、 蘑菇 、猪肉、 乌骨鸡 、家鸽 、带鱼、 葡萄等 。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4)

02

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神疲乏力,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药膳(黄芪阿胶炖鸡肉):黄芪 20g、 阿胶 10g 、鸡肉 250g、 清水 、盐各适量 ,生姜 5g。将鸡肉洗净剁块,黄芪洗净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和 5 片生姜炖至鸡肉烂熟,加入阿胶和食盐再炖至阿胶溶化 鸡肉入味即可,服法每日 1 剂连服 5 剂。

食材推荐:番薯 、粳米、 木耳 、银耳 、蘑菇等。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5)

03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 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 ,块下痛减,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疗法则: 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

药膳(山楂酒):山楂片 50g、 白酒(60 度 ) 300 ml。将山楂片洗净装入瓶内,倒入白酒密封,浸泡 7 天即可服食。服法每日 2 次 ,每次 10 ml。

连服数天经前饮用。

食材推荐:可选用蘑菇 、木耳、 桃子 、橘子、 橙子等。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6)

04

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经血量少,色暗有块, 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 ,苔白, 脉沉紧。

治疗法则:温经散寒 ,祛瘀止痛

药膳(红糖艾叶茶):艾叶 10g、 红糖 20g ,清水适量。将艾叶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煎煮30 min ,去渣留汁, 加入红糖再煮片刻, 待温顿服。

经前或经期服用 ,每日 2 次, 连服5 天。

食材推荐:桂圆 、核桃仁、 辣椒 、葱白、 羊骨、 狗肉、 鹅肉等等。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7)

05

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 ,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 。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

药膳(利湿止痛粥):材料川楝子10g、 薏苡仁和益母草各20g、 粳米100g、清水、 冰糖适量。将川楝子 薏苡仁 益母草装入纱布袋内,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用文火煮 30 min,去药袋, 留药汁。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锅内,加水煮沸 ,转用文火,熬煮至米熟烂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溶化即可。服法每日 1 次可连续服用。

食材:可选用黑豆、 扁豆 、金针菇 、冬葵、 樱桃 、猕猴桃、 海蜇等。

痛经喝红糖水多久才有效果(痛经只知道喝红糖热水)(8)

治疗痛经案例

初诊:李某,女,42岁,主诉:下腹部疼痛数年。

现病史:月经规律,lmp:8月22日,第二天腹疼,血块多,量多,经前乳胀。入睡难。舌暗,苔薄,脉细滑。既往史:子宫腺肌症病史并多发子宫肌瘤,左卵巢巧克力囊肿。

内服中药:桂枝,煅牡蛎,北柴胡,赤芍,苍术,茯苓等7剂

二诊:服药后精神转佳,眠佳。口渴喜冷饮

内服中药:黄连,白芍,当归,炙甘草,党参,醋莪术等7剂

三诊:lmp:9月17日,量中,块较前减少,5天,痛经明显好转

内服中药:鹿角胶,鸡内金,橘核,枳壳,海藻,仙鹤草等10剂

四诊:纳食睡眠均良好,无明显不适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希望大家学会以后可以帮助到你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