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狗不在家中死,好猫要死挂枝头”在农村常听到这句俗语,可以说是农村一句习惯用语。其实意义不是很大,纯粹就是农村平时用来骂别人的话。
这句俗人语有没有道理?
农家的狗和猫,被人们认为是最通灵性的动物,也是与主人最亲近的动物。与主人长久生活在一起,人对狗和猫有了感情,狗和猫也对主人有了感情。
过去,民间很多地方,狗和猫老死后,一般要拿到野外去埋掉。不过,也有一些人家对年老的狗和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国民间大多数地方的人是不吃猫肉的,因此,猫老死后的结果,都是用来埋掉,也有的人家扔掉。民间有“借鸡摸狗”之说,很少听到有人偷别人家的猫吃。
对于狗来说,老了后,在农村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待遇。一种是讲“义”的主人,狗对主人忠心耿耿,主人也把狗看成是家中的一员,死后会给狗应有的尊严和体面,一般拿到野外去,选一个好地方,挖一个坑埋掉填平,让它回归大自然。
有些主人,只贪口福,直接把老狗吃掉。农村有一种说法,认为越老的狗,对人的身体就越补,狗肉的味道也就越好。还有一些主人,对狗还是有一些感情的,不忍吃到自家的老狗,但在利和“义”面前,最终还是拗不过“利”字。于是,主要就把狗作价卖给别人,也算是一种中性化的处理方式吧,主人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义”。
狗通人性,自然能看透人间的这些小把戏。在农村,一些人家打狗吃时,不会说话的狗,看到同类的遭遇,汉语成语中有“兔死狐悲”,何况被打的狗是无差别的同类。这时候狗往往会发现低沉的嗥叫声,眼睛露出绝望的朦胧眼神,平时向左边往上卷着的尾巴,这时耷拉下来,远远地躲开。这与农村杀猪时是两种不一样的场面,农家杀猪,狗一直围着猪转,恨不得帮一下主人的忙。而这时候主人防狗就像防贼一样,唯恐狗把猪肉叼走。
农村还有一句俗语:“好狗不往院里死”,意思与“好狗不往家中死”是一样的。就是说,好狗临死的时候,要远离主人的院子,怕给自己的主人带来麻烦。这是人们的单方面的说法,也是一种猜想。至于这种“好狗”,智商不会很低。到底是不是防着主人,在它死后,放在稻草或麦草上把毛烧光,当作美味吃掉,还是真的在死后不要麻烦主人。因人与狗无法对话,没有正常的交流,自然就很难知道它们真正的的心思了。或许还有其他别的原因,也不好说。
对猫来说,死后挂枝头,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猫刻意死在枝头上还是极罕见的现象。也许真有其事,只是猫死后让风从树枝上吹落,也未可知。
农村也有类俗语:“好猫要死挂屋檐”,这种说法应该比较靠谱。这里的“挂”字也是一种形容性的。事实上,猫本来就喜欢在屋檐上活动,有的猫就长年住在屋檐能挡雨的地方。在农村,猫与狗是一对冤家,狗在地下,猫在屋子上,各有各的地盘,井水不犯河水。实际上是狗上不了房子,对猫无可奈何。因此,一般猫老死时,就躺在屋檐上。主人发现以后,没办法拿下来的时候,一般用树枝条将死猫挑下来,就这种树枝挑,被迫人们说成是“枝头”,也说成是死在了枝头上。这也就是“好猫要死挂枝头”的真实说法。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一些地方的猫在死之前,爬上树枝,趴在树枝上与人间告别。
这句俗语为什么要这样说?
对这句俗语,民间一般只习惯于说前半句,也就是“好狗不往家中死”,或“好狗不往院里死”,而“好猫要死挂枝头”这半句就往往被人们省略不说了。就像农村还有一句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其实这也只有下半句,还有上半句:“鳏夫房顶炊烟少”,这半句人们几乎不会提到,也是被人们省略了,以致现在的人很少知道,原来还有这半句的存在,一对古代汉语惯用的偶句。
事实上,在农村,这句俗语不是什么好话,是一句骂人的话,也是一句用来嘲笑别人的刻薄话。
比如,旧时,农村一些女人,斗嘴斗不过自己的男人,口口声声要自寻短见。刚开始说这话的时候,男人还被她镇住了,唯恐她真的寻短见,一直守在她身边,寸步不离。可在一起生活久了,两口子磕磕绊绊也就多了,一吵嘴,女人就说要自寻短见。一次两次三次,男人会感到害怕,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男人听多了,也就把她的这话就成了她的口头禅。男人就会骂道:“好狗不在家中死,好猫要死挂枝头”。这骂人的话中意思是说:你如果是好人的话,要自寻短见就别死在自己家里,免得带来晦气。这当然不是真的让妻子去自寻短见,而是一种揶揄的口吻。
同样,当有人吵架时,一个威胁说要自寻短见,另一个则说:“好狗不往院里死”,也就是说,你是好人的话,就别在人家的院子里寻短见,免得给人家带来晦气。俗语说,骂架没有好嘴,这也不是真到让别人去自寻短见。
在农村,特别是旧时的农村,别看有一些人文化水平不高,骂起架子来,俗语呀,老古话,增广贤文上面的语句,有的人能够信手拈来,简直是一部活的俗语大词典,骂人的话不带一个脏字。怪不得一些民俗文化专家,把农村平常的骂架总结为“骂文化”。旧时农村骂架语言非常丰富,有“文骂”(骂人不带脏字)和“武骂”(骂人满口都是粗话)。因此,农村骂架也能看出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有高低之分。
像“好狗不在家中死,好猫要死挂枝头”这种骂人的俗语,在农村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我们在使用农村俗语时,先要理解其中的含义,要慎重使用,更不能随便乱用,要做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