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20日,康克清缓缓地走到了朱德的身边,强忍着泪水说道:“抢救无效,朱琦走了,追悼会都办好了,孩子们想回来看看。”

“……”

此时,距离朱琦的去世已经过了10天,而他也是朱德唯一的儿子。

88岁高龄的朱德听到这一消息后,顿时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妻子和儿媳,沉默了许久。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

过了一会儿,他有些吃力地说道:“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这一个儿子,这么年轻就走了,很可惜…太可惜了。”

一旁的康克清没有回话,含着泪用手轻轻拍了一下儿媳,而朱德也没有再说些什么,只是在脑海中浮现出了曾经和儿子相处的时光……

不搞特殊化

朱琦于1916年9月出生在四川,他是朱德第二任妻子萧菊芳所生,彼时,北洋军阀袁世凯妄图复辟,朱德便跟随蔡锷北上讨袁,所以,父子俩很少有见面的机会。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

朱琦(右)

后来,萧菊芳因病英年早逝,而朱德又前往了国外找党,朱琦就留在了四川泸州,由继母陈玉珍抚养,生活很是艰难。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朱琦也想到父亲的部队参军入伍,可还没等行动,就被当地的国民党军抓了壮丁。

幸运的是,抓他的部队并不知道他是朱德的儿子,最终,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朱琦被我党地下党同志成功地救了出来,随后就被送往了延安,此时朱德担任八路军的总指挥。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3)

父子二人时隔20年再次相见,都很是激动,但就在朱琦到了延安没多久,朱德就把他调往了前线。

彼时,朱德旁边的一些人都劝他把朱琦留在身边,因为就这一个儿子,可朱德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搞特殊化,前线正在打仗,总指挥的儿子不上前线,谁上前线!。

朱琦很理解父亲的行为,二话没说,就收拾东西赶往了抗日前线,而在作战时,他从未和身旁的战友说自己是朱德的儿子,只是凭借一腔热血在英勇奋战。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4)

朱琦

1942年年初,朱琦因为受伤暂时回到了延安休养,平时就和父亲朱德生活在一起。

有一次,曾担任朱总司令参谋的潘开文看到朱琦洗衣服时竟然没有肥皂,心里很是动容,于是,他便从总务处拿了两块送给了朱琦使用,在潘开文开来,这本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可恰恰送肥皂的一幕被朱德看到了,他知道肥皂是公家的东西,当即朝着潘开文大声呵斥道:“以后绝对不能再拿公家的东西给朱琦用,我的儿子没这个权力!

朱琦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诲,从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一次请求。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5)

1943年11月,朱琦在参加山西方山县的一次战斗中再次负伤,这次伤势十分严重,左腿达到了甲等残废的程度,也就是说,他再也无法上战场,只能回到延安休养。

可即便如此,在朱德的指示下,相关人员也没有给过朱琦一点特殊的优待。

有一次,延安举办了一场文娱晚会,首长们纷纷前往出席,朱琦也跟着父亲一起观看了演出,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当时,军委总部的同志知道朱琦腿部有伤,便让他搭了公车,准备把他送回住处,朱德看到后,有些不高兴,他指着刚到车上的朱琦喊道:“你下来!”朱琦只好下了车。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6)

可当朱德回到驻地后,却发现朱琦竟然和自己同时抵达了,他十分不解,因为按照朱琦的情况,回到地方至少还要很长时间,于是,他赶紧询问了开车的司机。

原来,就在朱琦被赶下车后,车上的警卫员于心不忍,便让他踩着车外的脚踏板,一同跟着车回来了。

这让朱德更加生气,他立即让警卫员喊来了朱琦,然后狠狠地把他训斥了一通:“你要记住,这不是小事!脚踏板是给警卫员踩得,他们要是不随车,万一车里的首长出了问题,这责任你能承担得起吗?

朱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低下了头,紧接着,朱德又说道:“孩子,你要记住你是我朱德的儿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7)

朱琦重重地点了点头,从这以后,朱琦再也没有坐过公车,即便是到建国以后,他也始终坚持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出行,朱德也为儿子的改变很是欣慰。

“儿子不当官,从工人做起”

1946年3月,在贺龙的主持下,朱琦与赵力平结为了夫妻,对于这桩婚姻,朱德很是认可,因为赵力平不仅是普通出身,而且为人踏实能干。

婚后,朱琦没有时间享受二人生活,而是跟随邓颖超前往河北参加了土改工作,之后两年,他一直在农村锻炼,在这期间,朱德时常给儿子寄去书信,督促他与群众密切联系,这让朱琦的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

1948年,朱德随毛主席一起来到了西柏坡,而朱琦也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即将到石家庄铁路局工作。

临行之前,朱德握着儿子的手,真挚地说道:“当工人是好事!你一直在部队工作,不懂技术,调到铁路局以后,不能当领导,搞管理,要从头学起。

此时的朱琦凭借自己的军功已经成为了部队里的团级干部,但与此同时,他经过多年的学习,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所以,抵达石家庄铁路局后,朱琦直接从一名练习生开始干起,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火车上的专业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当上了火车司炉、副司机、司机。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9)

火车司机,非朱琦

有一次,朱琦正在驾驶火车返回天津,到站后,他刚停下火车,就被一名工作人员给叫住了:“朱琦同志,首长请你到车厢去一趟。”

朱琦顿时愣了一下,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出错的地方,而且最近也没有和哪位首长联系过,那又是谁找呢?

来不及思考,他就跟着工作人员朝其中的一节车厢走去,因为时间匆忙,他身上的工作服都没有换,而且由于当时国内用的是蒸汽机车,朱琦的脸上和手上都被煤熏得一团黑。

但此时的朱琦早就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他觉得这些外在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一直牢记着父亲的嘱托“劳动最光荣”。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0)

走进车厢后,原本充满疑惑的朱琦顿时变得兴奋起来,因为来见他的首长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亲朱德,原来,朱德此时正在天津视察,想到儿子调到了这里工作,便趁着机会考察一下。

见到朱琦满脸黝黑,朱德很是高兴,他和朱琦握了握手,笑着说道:“呵,没想到,今天坐上你开的车了!工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朱琦听到父亲的称赞,心里很是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朱琦一直在火车上干了近二十年,期间从未申请过任何特殊的待遇,直到他因病离开的时候,职位也只是处级。

而朱琦的妻子赵力平也是如此,一直牢记着朱德的嘱咐,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心用事,夫妻二人从来没有给国家添过麻烦。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1)

一生勤俭,家风传承

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如果一个革命的家庭连自己的后代都管不好,那怎么能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呢?

这是朱德经常对子女们说的话,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朱德一直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

1955年,国家实行了军衔制和工资制,按照规定,元帅是有单独的工资的,朱德身为十大元帅之首工资自然是最多的,可他却在当元帅的21年时间里从来没有领过元帅的工资。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2)

朱德元帅的家属比较多,需要很大的开支,有时还会入不敷出,周总理得知情况后都经常劝他把元帅的工资领了,但朱德却一直推辞,宁肯少开支一点,也不拿属于自己的这份工资。

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为了国家的建设,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能省就省,有力出力!”朱德如实说道。

除了不要国家的工资,朱德元帅在生活上也一向节俭,他经常对子女们说:“工作上要向高标准要求,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有一次,朱琦的妻子赵力平回北京看望朱德夫妇,可刚一进门就发现工作人员在补被子,朱琦觉得自己会些针线活,赶紧走到跟前,看能不能帮上忙。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3)

赵力平

赵力平本以为这是工作人员的被子,可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公公朱德盖过的,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朱德元帅一直在用着这条被子,望着上面无数大大小小的补丁,赵力平不禁流下了眼泪。

还有一次,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朱德元帅知道国家正面临着困难,于是,他主动上报中央,要求把自己的另一份工资也缩减下去,从原先的649.6元缩减到了1960年的404.8元。

工资缩减以后,原本拮据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当时中央得知情况后,准备提供一些物资援助,但却都被朱德元帅拒绝了。

为了基本的吃饭问题,朱德元帅和夫人康克清一起在家里的空地上种起了蔬菜,全家人硬是靠着吃菜糊糊度过了灾年。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4)

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朱德如是说道。

朱琦深受父亲的影响,他在单位上工作的时候,也和父亲一样节约,将一生勤俭、一心为民的家风传承了下去,但是因为朱琦早年间左腿出现了严重残疾,导致建国后长期地工作还是压垮了他的身体。

1972年,朱琦患上了心脏病,妻子赵力平得知病情后,一直劝他在家好好休养,但他仍然在关心着工作的情况,思虑过甚,以至于病情逐渐加重。

两年后,朱琦因为病情加剧无法再继续工作,只能躺在病床上治疗,眼看着日益消瘦的丈夫,赵力平经常偷偷流下眼泪。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5)

此时已经88岁高龄的朱德元帅在得知儿子的病情后,心情也很沉重,毕竟老人家只有这一个儿子,尽管平日里对他那般严格,但说到底哪有父亲不疼孩子的。

于是,朱德元帅每隔几天就会让康克清往朱琦那里打电话询问病情,他期盼着能多和儿子说会话,可就在不久后,噩耗降临了。

1974年6月10日早上,赵力平在给朱琦喂过饭后,看丈夫状态还可以,于是,就和往常一样上班去了,这么多年,除了特殊情况,赵力平还从来没有迟到过。

到了单位以后,赵力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过了几个小时,不知怎么的,她突然感到浑身不舒服,歇了一会儿,不见好转,没有办法,她就告了假,准备回家休息一天。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6)

可刚一进门,赵力平整个人就愣住了,因为此时的朱琦已经没有了呼吸,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突发心脏病所致。

望着病逝的丈夫,赵力平难受极了,但她没有失声痛哭,而是强忍着泪水料理了丈夫的后事。

而在朱琦去世后的第一时间,赵力平就把这一噩耗告知了康克清,婆媳二人商量过后,最终,还是决定不把消息告诉给朱德元帅,因为此时的朱德元帅也病体缠身,而且年事已高,她们怕他听了消息后撑不住。

但事情瞒是瞒不住的,朱琦病逝几天后,朱德元帅突然意识到已经有好几天没和儿子联系了,出于思念,他赶紧让康克清给朱琦家里打电话。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7)

康克清明白是时候告诉他了,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而在康克清说话的时候,儿媳赵力平也提前一天赶到了朱德元帅家中,并且陪伴在二老身旁。

朱德元帅从参加革命的时候,就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准备,对于儿子的去世,他是有思想准备的,但咋听这一噩耗,心里还是难免痛楚,他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看着一直流泪的儿媳和强忍着泪水的妻子,朱德元帅不禁有些动容。

因为病体缠身,朱德元帅说话已经很是费劲,他有些吃力地说道:“你们开始不告诉我,这不对,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年轻就走了,很可惜。他上过中央党校,受过高等教育,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8)

一旁的赵力平听后更是哭个不停,康克清担心朱德元帅触情生情撑不住,这才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赵力平,示意她忍着泪水。

儿子离开了,生活还要继续,朱德元帅知道自己是全家的表率,他只能强忍痛苦,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几天后,赵力平见公公好些了,又回到了天津继续工作。

当然,也有不少干部劝朱德元帅把儿媳留在北京工作,这样也方便照顾二老,但朱德元帅却坚决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到儿媳的正常工作,他觉得儿媳在天津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两年后,90岁高龄的朱德元帅在北京病逝,而在临终之际,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朱德元帅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9)

他说:“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共产党员就是要要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生死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正是有了像朱德元帅这样的一大批为了国家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我们的祖国才会在世界的东方屹立不倒。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0)

仅以此文向朱德元帅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