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圣诞节的理解,是圣诞老人在每年12月的24日晚上,爬进烟囱为听话的小孩送礼物。每家人吃顿温馨美满的饭,其乐融融坐在桌前团聚。但在同样的这一天,你们记得吗?一位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徘徊在马路上的那位女孩?

圣诞老人的小时候(圣诞老人漠视穷苦孩子)(1)

在这个本该与家人簇拥在一起,享受暖和篝火与美味食物的年龄,却不得为填饱肚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护住瘦弱身体里微弱的温度,在街上询问一位又一位的客人“您需要买火柴吗?”

圣诞老人的小时候(圣诞老人漠视穷苦孩子)(2)

第二天清晨,昨晚庆祝的痕迹在街道上还没有清理干净。小女孩,静静蜷缩在墙边,安详的闭着眼。身边还有被雪掩埋,露出半截的彩带。试问一句,圣诞老人你去哪呢?

圣诞老人的小时候(圣诞老人漠视穷苦孩子)(3)

你拥有12只驯鹿,雪橇上拉着满满的礼物。难道你只认准有烟囱的房屋,或者烟囱下面挂着的袜子吗?这样想来,她确实没满足你给礼物的条件。

圣诞老人的小时候(圣诞老人漠视穷苦孩子)(4)

圣诞老人的形象,起源于基督圣人典故。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根据亲眼所见的平民艰苦生活而创作。或许这就是发生不幸的根本吧。两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作品,本不应该拿起互穿剧情。但这只是希望大家能.....

记住,每一年的圣诞节夜晚,都有与这位小女孩相同命运的其他孩子,在世界各个地方,遭受着寒冷与饥饿......

圣诞老人的小时候(圣诞老人漠视穷苦孩子)(5)

图片来源网络 侵图删

,